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逆水行周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取山之名、取水之阳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取山之名、取水之阳

    旭日东升,黄河北岸黎阳津,黎阳关守军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昨日,敌军袭击黄河南岸白马津,若不是浮桥北岸守军当机立断纵火烧桥,又把固定浮桥的铁索弄断,对方搞不好就得手了。

    为了防止敌军趁夜渡河搞偷袭,黎阳关守军熬了一夜,不敢掉以轻心。

    作为黎阳城的门户,扼守黎阳津的黎阳关,位置十分重要,若敌军从南岸白马津渡河北上,黎阳关守军要予以迎头痛击,不能让对方在北岸站稳脚跟。

    黎阳津和白马津,这两个渡口名称,实际上指的却是黄河上同一个渡河地点。

    这处重要的渡河地点,其北岸是河北黎阳地界,故而对于河北一方来说,常称这处渡口“黎阳津”,而南岸是滑台地界,对于河南一方来说,则称渡河之处为“白马津”。

    古往今来,围绕白马津或黎阳津爆发过许多战斗,若是严冬季节,黄河冰封,人们可以踏冰往来黄河两岸,但除了冬天,其他季节渡河就得乘船。

    近一年多以来,因为兵马频繁调动,为了方便大规模军队通行以及物资输送,黎阳津和白马津之间的黄河河面搭建了数道浮桥,后来精简为一座,成为沟通黄河南北两岸的要道。

    如今连接黄河两岸的浮桥已断,北岸黎阳津的守军无法得知南岸情况如何,为防备敌军渡河,于是加强黎阳关防备,不能让对方轻易渡河。

    如今天色大亮,一夜无事,守军将士松了口气的同时,不由得开始担心接下来的战事会如何发展,因为黎阳位置很重要,是邺城的南方门户之一。

    黎阳所处之地,源自先秦黎国之地,城池筑于黎山之南,黄河以北,正所谓“山南水北称为阳”,黎阳城本该称为“黎阴”,之所以有现在的名称,是因为取山之名、取水之阳。

    黎阳城以黎山为基,东侧为故城,而北面百余里外就是邺城,黎阳一旦被敌军攻占,意味着京城直面逆贼兵锋,可今朝廷官军主力一在河东蒲津、一在河南郑州,真到了那个时候,两处大军根本就没办法及时回援。

    所以,黎阳不能有失,朝廷必然会派出援兵,加强黎阳津和黎阳城的防守。

    正如白马津不在滑台城边上一样,黎阳津当然不会紧靠着黎阳城,两者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要分兵把守,黎阳津处有黎阳关,为高齐时之石济关,因为修筑于石济水入黄河处河道而得名。

    周国灭齐国后,石济关更名黎阳关,为黎阳城南面门户,南来敌军渡河之后要想进攻黎阳,就得先拿下黎阳关。

    黎阳关距离黎阳城不算远,和关城互为犄角。一旦有事,黎阳派出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而在黎阳关上视野辽阔,能将黄河河面以及南岸远景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的黄河河面升起雾气,白茫茫一片,位于黎阳关上的士兵,看不见南岸陆地,这种起雾的情况倒也常见,一般来说待得太阳升起,雾气自然就消散了。

    在那之前,为以防万一,黎阳关守军在渡口岸边布设木桩、拒马等障碍物,以便尽可能对可能渡河来攻的敌军造成麻烦和不便。

    届时对方会因为登陆不畅,大量人员聚集在岸边,先上岸的不好前进,接踵而来的船只靠岸后,船上兵马无法上岸,如此一来,己方就可以“半渡而击”,轻而易举将对方打退。

    忙碌的身影之中,有一个年轻新兵停下劳作,抬头看看眼前大河,有些疑惑的问身边老兵:“李叔,守住黎阳津有用么?”

    那老兵没好气的说:“有没有用,都得守不是?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赶快干活!”

    “我就是想不明白啊...”

    “你...说,有何想不明白的?”

    “这黄河那么长,哪里不能渡河,何苦集中在区区几个要津处渡河呢?”

    老兵听到这里,直起身用手点了一下新兵的脑门:“我问你,你家里有院子么?”

    “有的。”

    “有围墙么?”

    “篱笆墙算不算?”

    “算。好,现在再问你,你回家,是翻墙进院子还是走院门进去?”

    新兵想了想回答:“当然是走院门,不过翻墙也行。”

    “那么,你若是扛着一袋米进院子,是翻墙还是走院门?”

    “当然是走院门了!”

    老兵一拍大腿:“这不就结了?你方才说得没错,黄河河段那么长,从哪里渡河不是渡河,可那只是零星人马可以随意渡河,若是大军行动,必然带着一大堆辎重,就如你扛米回家一般,不走院门还能翻墙?”

    “这黄河就如同围墙,各处要津就是院门,三两蟊贼可以翻墙过来,偷了财物又翻出去,若是打家劫舍的强人来了,当然要走院门,把值钱的大件东西从院门搬出去。”

    “还有,你莫要以为渡了河上了岸事情就成了,如不是正经的渡口,上了岸数十里可能都没有人烟,路也没有,到处都是泥潭、沼泽、芦苇荡,你的辎重怎么办?有马都运不出去!”

    新兵恍然大悟,心中疑惑终于烟消云散,回头看看雾气蒙蒙的河面,有些担心的问:“李叔,你说逆贼会不会渡河过来?”

    “谁知道呢?我说你怎么啰啰嗦嗦的?干活!”

    “不不..我..我是家里独苗,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李叔你可答应过我叔叔,要照应我的!”

    “就你命金贵!”老兵骂骂咧咧的,生怕引起别人注意,一把扯着新兵继续做事,边忙边说:“打仗,管我等鸟事?见势不妙就投降,不要傻乎乎冲出去送死就行了!”

    新兵还是有些纠结:“可可可...逆贼若是来了,若是把官府占了,那可如何是好?”

    老兵啐了一口唾沫,低声骂道:“换谁做大官,不都要收租调?他们若是把人都杀光了,谁来种地?谁来做牛做马?你,听我的话,打仗时能躲就躲,看情况不对就投降,没错!”

    说着说着,忽然不远处的黎阳关上响起锣声、号角声,正在河边忙碌的士兵被吓了一跳,随后见着督将气急败坏的冲过来,嚷嚷着“敌袭”,再往河面上看去,个个目瞪口呆。

    南边河面上,渐渐稀薄的雾气之中出现大量船只,船上旗帜招展,人影重重,一看就知道是大批军队正在横渡黄河的势头,还是正对着北岸黎阳津而来。

    虽说知道敌人迟早要渡河,可大家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快,黎阳关上响起急促的鼓声,隔空敲打着士兵们的心脏。

    所与人拔腿就往岸上跑,向着不远处刚立不久的木栅跑,他们要在那里组成第一道防线,阻止试图登岸的敌人。

    那新兵回首看去,只见河面上几乎布满船只,宛若鱼群般向北岸汹涌而来,想起自己家中父母,想想自己还没娶亲生子,不由得双腿发软。

    黎阳关上,一柱浓烟冲天而起,不一会,远处的黎阳城也升起一柱浓烟,随后,不断有浓烟出现,一柱比一柱远,那是沿着官道向北布设的各处烽燧,正在以接力的方式,向百里外的邺城传递紧急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