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东亚战云起(上)
第三十三章、东亚战云起 一九四六年一月上旬,朝鲜半岛东海岸,咸镜道 朝鲜半岛地势多山,尤其是在朝鲜东北部的咸镜道一带,各种巍峨陡峭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在山上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苍天巨树。间或还可看到险峻的花岗岩绝壁从一两千米高的山岭上陡然直下。 如果从空中鸟瞰,或者信步游逛于山间和海滨之时,朝鲜东北部的山景和海景可以说是非常的秀丽,甚至于美丽得让人心折——险峰、奇石、苍松、劲柏。蔚蓝的晴空一望无垠,深邃明净……但这一切的风景,对于被迫长途跋涉于山道间的旅行者来说,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堪比噩梦。 ——到处都是无路可行的悬崖峭壁,少数横穿山脉的道路不仅蜿蜒曲折,而且沿途往往荒无人烟,难以补充食物和饮水。山地间大都是些羊肠小道,人员和牲畜只能一个挨着一个地通过,车辆更是难以通行。 尤其是眼下正值寒冬腊月,朝鲜北部的咸镜山脉和盖马高原,到处都在普降大雪。整个盖马高原都被茫茫白雪装点在一派银装素裹里:松叶、巨石、大地、山脉,如同披上了一身洁白的羽纱,显得美丽而又绰约。但对于那些在在山岭中蹒跚地行进着的,早已精疲力竭的旅人来说,这旖旎的北国风光还不如一口热汤来得诱人:山间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三十度,风雪交加的严寒气候,加上山高路窄的复杂地形,在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下,如果还硬是要翻山出行的话,那么就算还够不上死亡行军的标准,最起码也算是苦难行军了。 但即便如此,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冬日里,依然有一队队的旅人,艰难跋涉在这片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之间。其中那些从西向东而行的,主要是奉命撤退回国的日本关东军士兵,以及朝鲜各地随军撤走的日本侨民。 ——目前,处于政权交接过程之中的满洲国,局势虽然有些动荡,但因为没有爆发战争的缘故,至少几座大城市的秩序勉强还算可以忍受,物资供应也还凑合,至少没有出现明显的粮荒和饥馑。 为了让日本帝国遗留的满洲工业体系能够继续运转,而不是随着日本技术骨干的逃散就瞬间崩溃,接管东北各省的中国红军和苏联红军,并没有立刻强行遣返和编管这些年陆续迁居当地的二百多万日本侨民,而是宣布招聘留用日本籍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各方面待遇也尽可能从优。其余日本侨民在愿意遵守新政权法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三年之内继续居留。鉴于目前日本列岛的本土正打成一锅粥,除了军队必须服从命令回国参战之外,绝大部分普通的日本人都选择暂时待在满洲观望局势,想要等到世道太平一些了再说。 相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上,如今却是打成了一锅粥。根据与苏联的密约,日本殖民者的朝鲜总督府撤退到了釜山港,放弃了对大半个朝鲜的控制。苏联红军扶植的朝鲜苏维埃政权和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则随即接踵而至,疯狂地争抢地盘,彼此不断爆发冲突,眼看着一场混战就要爆发。 由于没有一股实力足够强大的政治力量,能够迅速接管整个朝鲜半岛,导致大半个朝鲜的社会秩序一时间全面崩溃,各路暴徒四面蜂起,那些身在朝鲜的日本侨民,反而还不如待在满洲的日本同胞那么安全。 于是,这些身在朝鲜的日本侨民,以及一些担心遭到清算的“朝jian”,纷纷跟在撤退回国的关东军身后,想要逃离已经变成硝烟战场的朝鲜西部精华地区,前往局势相对安稳的日本海沿岸各港口。接下来,他们或是跟着关东军找船回国,或是前往苏联在元山港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置的临时难民营,或者从暂时还在运行的东海铁路搭车南下,汇合撤退到釜山的朝鲜总督府,寻求安置和庇护……不管怎么样,总归得找条出路。 与此同时,也有一队队的朝鲜人,正在从东向西翻越这片纵贯半岛的绵长山岭,从日本海沿岸前往朝鲜主要城市和人口所在的西部精华地带。他们是从满洲和苏联远东地区陆续回国的朝鲜族抗日联军士兵,还有在苏军进占的元山、清津、咸宁等地,紧急组织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工作队,眼下正赶着前往西部接管政权。 为了跟盘踞汉城的“阶级敌人”赶时间、抢地盘,尽管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他们依然打着红旗深一脚浅一脚,争分夺秒地在雪地里艰难前进。由于一路在雪地里强行军,很多人的衣服都破烂不堪,脸被寒风吹肿了,流着血,不少人的耳朵被冻成紫色,还有人的脚都冻坏了,几乎穿不上鞋。 而更要命的是,即使都已经这样艰苦卓绝了,还是有人不想看着他们平平安安地赶路。 “……美国飞机!!!卧倒!!!空袭!!!” 伴随着远方传来的不祥轰鸣和近处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众人惊慌失措地各自找地方躲藏,或者筋疲力尽地直接趴在了雪地上。过了半响之后,一架银光闪闪的小飞机从西边飞来,但却没有对地面上的朝鲜人和日本人进行投弹或扫射,只是在几条漫长的行军队伍头顶上转悠了几圈,然后晃了晃翅膀,就掉头离去。 ——这是一架美国海军航空兵的侦察机,并不能承担对地作战的任务。 等到敌机飞远了之后,趴在雪地上的诸多朝鲜人才陆续起身,继续前行。但是,等他们走到一条悬空的危崖前方,却又不得不再次停下了脚步:“……该死的!美国佬的飞机把水门桥给炸了!这下可怎么过去?” 元山港,位于朝鲜半岛东岸,濒临日本海,面积约为九百平方千米,人口约二十四万。市区背山临水,南部为葛麻半岛,半岛内侧为德源湾,外侧的海面上有“薪岛”、“大岛”、“小岛”、“熊岛”和“丽岛”等二十多个离岛。外加拱卫海湾的小半岛,形成了天然的防波堤,湾内水深,潮差小,使元山成为天然良港。 俄国在侵吞中国远东地区,占据海参崴之后,就对元山港虎视眈眈,一度有夺取这个不冻港,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越冬锚地的打算。但是随着日俄战争的惨败,这个想法自然也就成了空谈。 另一方面,因为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太平洋舰队再也无力对日本构成威胁,所以在漫长的日本统治时期,日本海军基本也没有在元山建设什么军事设施,只是随着东海线的开通和近代交通业的发展,让元山逐渐被建设成一处规模不大的民用港口。 不过,如今的元山港内,却是一派战舰云集、军旗飘扬的肃杀景象——趁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入冬封冻前的最后一点时间,苏联人把本国在远东能够调动的海上力量,几乎都调动到了朝鲜半岛腰部的元山和兴南两座港口上,一边在元山港布置防线和军港设施,囤积各种物资。一边以最快速度组织己方的朝鲜流亡者回国接管政权,并且协助运走和安置撤退的日本军民。然而,由于事发仓促、准备不足的客观困难,以及大雪封山、道路难行的恶劣环境,即使有着日方的配合,这些工作展开的依然十分缓慢。 截止到目前为止,刚刚挂起牌子的朝鲜苏维埃政权临时中央政府,因为还没能全面建设起自己的地方政权和拉起一支规模够大的武装力量,如今依然被迫滞留于元山港,托庇于苏联远东红军的羽翼之下。 更要命的是,随着哈尔西舰队闯入黄海,组织“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还乡团登陆仁川,原本波澜不惊的和平接管行动,一下子变成了刺刀见红的武力斗争。而美国人的公然武力干涉和本国白色武装的兴起,更是让依旧十分脆弱和稚嫩的朝鲜红色政权,蒙上了一层前途黯淡的阴霾。 此时此刻,在元山港市区一座挂了“朝鲜临时苏维埃政府”牌匾的简朴木屋里,眼下还没有体型发福的金日♂成同志手里拿着电话,眼前摊着朝鲜地图,正被刚刚收到的一大堆坏消息给雷得外焦内嫩。 “……什么?美军和反革命分子刚刚爆破了京元线,还用飞机炸断了新义州的鸭绿江大铁桥和长津湖上的水门桥?可恶,这是想把我们封死在东海岸啊!” ps:有消息称,因为把圣德太子画成了猫,被批判“辱及皇室”,而有一集遭禁播,弄得档期开了天窗……我还以为现代日本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历史漫画,官方应该早就不在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