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山沟中的军阀在线阅读 - 第二九六章 这次完了(十六)

第二九六章 这次完了(十六)

    三六式步兵战车通常选择在距离苏军坦克、自行火炮不到五百米的地方用高初速的钨芯穿甲弹射击。

    钨芯穿甲弹由于其造价和生产数量,一直都是配属于少量王牌部队。教导师作为王牌部队,自然配属了钨芯穿甲弹。而其钨芯穿甲弹的配属数量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平均下来,每一辆能够发射钨芯穿甲弹的车辆都配属了至少十发,少部分甚至配备了超过三十发。而那些普通部队,就只有王牌才能配备了。

    制造钨芯穿甲弹最难的地方就在于钨的处理。

    钨是世界上熔点最高的金属之一,钨在三千四百一十摄氏度左右会融化,在五千五百五十五摄氏度会沸腾。

    而想要达到这么高的温度,高耐火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相应的模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应的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串东西要拥有。

    可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国家能够拥有这些东西呢?

    细数下来还是那么几个——中国、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奥地利、意大利,就这九个……呃,不对,应该还要加上加拿大,应该是十个国家才对。

    其中,英国丢掉了本土,只能依靠海外领地、殖民地来生产军需产品。法国早已败亡,其工业生产已经全部为德国所用。奥地利、意大利是德国的小跟班,其生产的军工产品和德国军工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兼容/性,目前正在加紧改造中。德国、日本都陷于钨矿或者钨矿成品不足导致部队不能大规模生产钨芯穿甲弹。

    苏联倒是有钨矿,但这开采难度和需求量简直让人发疯,苏联只好少量生产,生产出来的钨芯穿甲弹苏联也只配给王牌使用。

    细数下来,只有中美加三国能够凭借国内储藏量巨大且开采难度不大的钨矿,大规模生产钨芯穿甲弹。

    而中国无疑牢牢走在了最前面。

    中国的钨矿储量达到五百五十二万吨,为国外三十个产钨国家总储量(一百三十万吨)的三倍多,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再加上先进的钨资源冶炼加工技术,相同种类的钨成品,中国的要比外国的质量好、价格低。可是由于国家统一后,西国党颁布了禁止重要战略资源出口的法令,中国所产的钨,无论是最初的矿产品也好,还是成品也罢,都没能出口到国外。

    主要还是害怕这些钨被制成武器来打中国。

    目前世界各主要交战国中就只有德国对钨的需求最大也最为迫切。因为德国急需将钨做成穿甲弹,用来对付苏联的坦克。

    对德国陆军来说,苏联人的坦克像打不完一样,眨眨眼就冒出来很多。而己方的坦克却是损失一辆少一辆,下一次补充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再加上苏联的坦克也比较难以击毁,德国陆军就更是头疼了。

    德国不是没想过向中国购买大量成品钨,但是中国以运输的安全为由婉拒了。只是表示愿意像上次大战时那样,用潜艇运输。

    对此德国也只好答应下来。有总比没有强吧?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对钨的需求越来越大,德国也数次向中国再次表达了购买大量成品钨的意愿。可中国也已战争急需为由婉拒了。

    看到中国实在是不想给,德国只好自己想办法。一方面从占领区里找钨,另一方面从黑市上买。

    这样一折腾下来,德国发现在德国控制区内,钨还真的没多少。最多的一处就在德国海军的弹药库中。

    说起来德国海军的弹药库中有钨还是西联的功劳。当年西联秘密向德国出口了以钨为主要材料的复合穿甲弹。这种穿甲弹被德国海军视为主力舰对战的绝对利器。唯一一次大规模使用就是卑尔根海战的时候。

    一战结束后,德国再次向西联订购了一批复合穿甲弹,西联也爽快地交付了。

    二战开始后,德国海军的主力舰一发复合穿甲弹都没打过。因此德国陆军对此就上心了。

    德国陆军向德国海军表示,希望海军将这些复合穿甲弹交给陆军,陆军则愿意在其他方面做出补偿。

    德国海军对陆军的要求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答应,另一派则明确反对。

    赞成派认为未来的海战是航母的天下,战列舰的用处大大降低。与其留着这些到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发射出去的复合穿甲弹,倒不如趁着现在有人要,卖个好价钱。

    反对派认为这些复合穿甲弹是花费巨大才得到的,给陆军就是在浪费海军宝贵的财富。

    其实赞成派和反对派的争论就在于未来的海战中究竟是航空母舰是主力还是战列舰是主力。

    也不知德国空军从哪里得知了德国陆海军在商量复合穿甲弹的事情,德国空军也掺合进来了。

    对德国空军的不请自来,德国陆军可是满腔怒火——这是我们海军和陆军的事情,你空军来干什么?

    德国空军也是来要钨的。

    在目前的战斗中德国空军不但要和苏联空军争夺制空权,还要负责对地面的苏军坦克发动打击。德国空军发现,让装备有三十七毫米炮的Ju—87(八七)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苏联坦克进行打击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其装备的三十七毫米机炮炮弹能够击穿苏联坦克的顶装甲,杀伤里面的苏军坦克乘员,甚至是引爆炮塔内部的炮弹,从而直接毁掉苏军坦克。

    面对德国空军的反坦克用斯图卡,苏联也加厚了己方坦克的顶部装甲。弄得德军不得不在飞机上加装或者换装口径更大的火炮。目前主要是五十七毫米,最大的是七十五毫米。

    不是德国空军不想将口径更大的火炮加装到飞机上,而是七十五毫米已经是最大极限了。再大的话,火炮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可以直接让飞机在空中解体。除非德国换新飞机,否则还是算了吧。

    德国空军的说法让德国陆军也头疼起来。

    在以往的战斗中,空军对陆军的帮助巨大,往往陆军啃不下的骨头,空军能轻松啃下。而且空军还保证了陆军尽量少得到来自苏联的“空中礼物”——炸弹。

    可以说空军保护了陆军的脑袋也不为过。

    现在空军也来插一脚了,陆军也感到为难了。

    真正感到为难的是德军最高统帅部。三军都要钨,可钨就那么多,给谁多了都不好。

    商量来,商量去,这些钨最终还是被德国陆空军给瓜分了。

    作为补偿,德国海军从德国陆军手中拿到了新式坦克和装甲车,从空军手中拿到了大型远程侦察机、战斗机、俯冲轰炸机。

    拿到钨的德国陆空军将其全部变成了一枚枚钨芯穿甲弹而德国海军则将从陆军手中得到的坦克、装甲车编入了海军陆战队中,用于反击英美的登陆,至于那些飞机则编入了海军航空兵中,根据其具体情况,其中一部分被改装成舰载机,部署在航空母舰上。

    获得了大型远程侦察机的德国海军航空兵岸基部队,在英美战斗机不刻意打击的情况下,凭借大型远程侦察机的远航程,可以轻松监视英伦三岛周边一千公里内的地方。这大大提升了德国海军的远洋预警能力。

    只要英美舰队进入这一千公里的预警区,德国海军就能迅速做出决定——决定到底采取那一套应对方案。

    (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归正题吧。)

    使用钨芯穿甲弹的三二式步兵战车让苏军坦克知道了,什么叫做步兵战车也不是好惹的。

    “怎么回事?赤塔不是才刚丢没多久吗?中国人怎么这么熟悉赤塔城内的状况?其熟悉程度比我们都要强。”苏军快速部队的指挥官很纳闷。

    “我哪儿知道?”苏军快速部队的参谋长苦笑着回答道。

    苏军丢失赤塔的时间的确很短,按常理来说,夺取赤塔的部队的确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熟悉当地情况。但是,夺取赤塔的有教导师、近卫七团,他们能够做到在短时间内熟悉被占领地区的地形,从而进行布防工作。自然就知道选择何处为最佳的伏击地点、隐藏地点。

    三六式步兵战车主炮发射的一百零五毫米口径钨芯穿甲弹很轻易地穿透了苏军坦克、自行火炮的正面装甲,在其内部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光热引爆了苏军坦克内部的弹药,而苏军坦克内部弹药的殉爆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活下来的苏军坦克手们只能说是命大。

    其实当下世界各国的坦克,为了保障火力的连续/性,都将炮弹放在坦克乘员身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装弹手不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拿到炮弹,以免贻误战机。坏处就是,只要炮弹殉爆,坦克乘员难逃一死。

    三六式步兵战车的不断出击,打得苏军坦克、自行火炮完全没有了脾气。战斗又有回到了僵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