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母亲的哀思
“昱没多久就要送去晋国当人质了,您不抽空多陪陪孩子,还一天到晚的处理政事,以后要想再见到昱可就麻烦了。” “我也不想的,可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和昱说话,他那么早熟,和我又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呢?” “我记得夫君您不是在以前和昱说过一些故事吗?” “现在他长大了,又跟着阅学习,怎么可能对我说的故事感兴趣呢?” “诶...” 月光下的小寝,姜娥掩面而泣。 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只不过孩子长大了,父母没有能与孩子平和交流的机会,许多想说的话也都搁浅在心里,无法表达,无法言喻。 现在的王畿因为昱制的纸和那些工具,商贾和游人都多了起来,王室也得以富裕并且施行仁政。 这和昱有很大的关系,只是他不愿意把功劳占据在他的身上。 他的成熟和懂事都让姜娥心疼不已。 “晋国会不会比洛邑冷?会不会有人欺负昱?会不会在那吃得不好....” 她的声音呜咽梗塞,每一句话都让壬臣这个当父亲和丈夫的人心疼不已。 “没事的,没事的。” 壬臣伸手用大拇指擦拭姜娥眼角的泪痕。 姜娥嫁给壬臣有二十多年了。 她是齐国的宗女,从小就无忧无虑,只会吟诵诗书,不懂农桑,不知厨具。 嫁给壬臣之后变得贤淑,懂得为丈夫分担压力,处理内庭的事务井井有条,待人从没有逾越过。 壬臣出去结交贤臣,走亲访友;是她在后面照顾好孩子和把持家庭。 壬臣有了妾室,她也没有丝毫嫉妒,反而同样的爱惜其他的孩子。 “是我亏欠了您啊。” 在面对姜娥的时候,壬臣从不敢以“本君”自称,也没与她有过争吵,这样的贤妻壬臣怎么能不爱护呢? 昱很懂事,他们都很高兴。 可是昱太懂事了,他们忍不住的担心。 天蒙蒙亮,清新的空气夹杂着天边袭来的柔风有着阵阵凉意。 “母亲,您可安好?” 这是昱在向姜娥请安。 没有封邑的王子王孙要每天向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的正妻问好。 昱总是第一个来,可是他的成熟让人总不把他当成一个小孩。 “我无恙。 昱,天有些冷了,记得穿好衣服。” “遵命母亲大人。” 昱看着那雍容华贵、美丽大方的妇人今天有些怪怪的。 她的眼角有些红肿,眼睛也有些血丝,脸色看起来也不太好。 “母亲,您是怎么了,怎么眼睛红红的?是身体有什么不适吗?” 姜娥笑了一下,用平常的语气对着昱说:“母亲没什么事情,只是天有些凉,出去的时候不小心给风沙吹进了眼,坐一会就好了。” “您好好休息,我去找夫子学习了。” “去吧。” 有多少的孩子把父母的感情当做不要钱的索取物,明明有些不对劲,可是昱却没有多想。 看着昱离去慢慢消失在眼前的身影,姜娥的眼睛明显的更红了。 她骗昱的,宫殿里哪有什么风沙,有的只是那母亲的哀思罢了。 姜娥原本不会女红,嫁给壬臣之后在日常管理那些女官中,也学会了不少。 “天气有些凉了,母亲给你做件衣服,不要在晋国受寒了。” 她叫来傅母(宫女,保姆),让她去取一些丝绸和锦缎。 虽然作为母亲她很想马上就为自己的孩子编织衣物,可是内庭还有不少的事也在等着她。 要想做衣服,还要等日入黄昏的时候。 “孩子啊,母亲不希望你被人欺负,也不希望你欺负他人,只要能好好的,不管是不是有贤能,能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瑜和季这两个混小子在穿戴好衣物整理过仪表之后,才来到了寝室外向姜娥问好。 作为庶子,是没有资格面见“正母”的,只能在门室外轻声问好。 “你们两个感情倒好,以后封邑了之后也会如同现在这么要好知道吗?” 姜娥收起难堪,作为父母是不会把她不好的一面让孩子知道的。 “知道了,严君,您放心好了,我们两个人是不会忘记彼此的感情的。” 姜娥走出寝室,轻声的教导:“兄弟之情是天下最珍贵的感情之一,你们要记住,兄弟是要团结在一起,相互友爱、彼此信任,你们之间的感情母亲看在眼里为你们高兴,希望以后也要相亲相爱的,记住了吗?”
“记住了。”“明白了。” “还有你们别给夫子找麻烦,要尊敬夫子,季子你上次走路的时候撞到了授业的弥宗为什么不道歉?” “那不是怕弥宗他会责备我吗?” “正是因为你不去道歉反而还溜走,这种行为更会让人生气,这种不讲周礼的行为要是你撞到了瑜不向他道歉,瑜也会生气的。” 季无处安放的手只能在背后揉搓,他看向瑜,发现瑜也在点头。 “如果你没有讲礼,那我也会生气的。” 季委屈巴巴的说:“我明白了,严君,我会跟他道歉的。” “要叫弥宗。” “知道了。” 季拉着瑜的手,飞快的跑向等候的御者。 他们要坐马车去跟夫子们学习,不想听姜娥说的话。 哪怕是那一些授业的夫子也没有姜娥这样天天指着他们的错误。 “真羡慕昱啊,他只有一个夫子,而且还听说可以出王城去玩,真的太有意思了。” “季子,要是我们能随便出去的话我一定要去晋国看看。” “为什么啊?” “因为我听说晋国的美女有很多。” “啊?你竟然喜欢女子?” “你该死啊季子!我怎么不能喜欢女子了?” 瑜和季的手脚来回折腾,在马车上不断翻来覆去。 御者无心理会两个王孙打闹,他要是真的笑出声的话,估计这么好的工作就没了。 姜娥同样的看着远去的两个孩子,忍不住叹息。 “要是班和昱能够像他们一样就好了,无忧无虑的,哪怕是多一些担心也好。” 她不是那两个孩子的亲生母亲,可是对待他们也是一样的认真。 责备并不是讨厌,而是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够听从她的教诲,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