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在线阅读 - 第622章战后分配是大事

第622章战后分配是大事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22章战后分配是大事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

    虽然随着秦军王龁所部的整体退却,以及函谷关外孙崮所部的及时撤离,在军事上,赵国可以说是已经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但秦赵之争,争的不是小孩手中的一个糖果,而是整个华夏!

    这也就注定了,这场斗争一定是漫长而艰巨的。

    也因此,一时军事上的胜利,固然可喜,但军事之后的善后工作,也同样重要。

    当然,这就不归廉颇和李牧管了。

    战场之上,二十五万赵军,如今分成了三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首先自然是还在秦国境内的孙崮所部,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策马扬鞭,尽快回到赵境之内。也只有他们归来,这次的战役也才能真正算是完美地画上一个句号。

    其次,则是驻守在洛城之中的李牧所部。

    洛城作为周王畿中最有价值的城池,也是最为坚固的城池,在秦国已经占据了宜阳城的情况下,势必会成为阻击秦军继续东出的重要节点。

    因此李牧所部也很简单——加固城池。

    周秦之战中,城池在秦军猛烈的进攻下多出损毁,虽然秦军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是稍作了整修,但因为秦军一直处于进攻态势的缘故,实际上航城池并没有整修得足够的坚固。

    而李牧的想法里,不仅要把洛城恢复原状,还要建得更加地高大雄壮。要把洛城打造成如同函谷关一样的城池关隘,彻底地锁死秦国的发展。

    应该说,李牧的想法是很超前。

    虽然秦军才刚刚退却,李牧便已经想着下一场的战事了。如果真的能以洛城堵住秦军东出之路,那么秦国便只能从南面的楚国入手。

    以楚国的沟渠纵横,即便是最终败了,也会狠狠地拖住秦军的脚步。这也就给赵国的继续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时间。

    唯一的问题是,洛城处于天下之央,地势平坦,四周几乎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当然给来往的商贩带来了便利,却也导致洛城根本不适合驻守防御。

    也就是说,即便是李牧将洛城修筑得再坚固,赵国在洛城之中囤积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像函谷关一般,以一关守一国。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不管怎样,一座坚固的洛城还是能给赵国如今所需要的,即便是不能给赵军来更多的安全感,却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毕竟,一座修整一新的城池显然会比一地的焦土更能吸引商贩的到来。

    至于这第三部分,自然就是廉颇手底下的数万大军了。而他们也是三部分大军之中最为忙碌的。没办法,因为秦军败得迅速,周王畿之地,数十个城池,都等着他们去接收。

    当然,与此同时,李牧也是将战斗和周王畿如今的情况,飞鸽报给了邯郸的赵括。

    得知秦军不死心的占据了宜阳城,赵括倒是并不意外,如果秦军一点后手都没有留下,那才真的会让赵括紧张起来。

    对于这区区的几座小城,赵括是真的没啥兴趣把它们夺回来。虽然能让秦军更快地通过崤函通道,但归根到底,秦军想要继续前进,还是要在周王畿的地盘上做过一场。

    既然如此,现在去跟秦军拼命,似乎也并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事实上,赵军如今的这二十五万大军,如今也都是疲惫之军——千里南下,又转战百里的李牧和孙崮所部,连续作战防御的廉颇所部,都已经有点儿像是强弩之末了。

    这时候去找秦军拼命,简直是在自己找死。

    对于赵括而言,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这周王畿之地,要怎么办的问题。

    没错,字面意思。这好不容易

    打下来的周王畿之地,赵括并不想要留在赵国的手里。

    原因很简单:得不偿失。

    要说利益,周王畿之地虽然并不算太大,但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粮食的产出便是一笔不菲的收益了。

    再加上作为天下之央,来往商户几乎络绎不绝,赋税之足便是如今的赵国之内,也只有邯郸郡能勉强压上一头。

    因此,周王畿之地绝对算是一块肥rou。

    但,赵括却一点不眼馋,很简单的道理,正因为足够的肥,所以才会被人盯上,尤其是秦军,从起冒着巨大的危险也要守住宜阳的举动就知道,他们绝对没有放弃对周王畿的贪欲。.

    换言之,只要秦军将河东河西郡重新打造完毕,势必卷土重来。

    而赵国的国策从来没有变化:先北后南,先易后难。

    说白了,赵括就是要用时间和自己来自后世的经验和科技,不断地拉开与秦国之间的差距,直到赵秦之间的差距已经无可逆转,才会是跟秦国决战的时候。

    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断,也不仅仅是因为老秦人实在是太能打了的缘故。

    想要利于不败之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下场,用地缘博弈试探对手的底线,用代理人战争消耗掉对手的实力。比如曾经的苏联解体,美国佬用的就是这招。等对手疲于奔命的时候,再从科技、经济上彻底碾压对手。

    而如今的老鹰,何尝不是想要继续用这样的方法遏制住熊猫呢!

    猴子、脚盆鸡还有菠萝等等围绕在熊猫周边的势力,齐齐地跟石乐志一样跟熊猫起冲突,为什么?

    显然在他们的后面,站着的就是老鹰这个大boss!

    赵括想用的,也是这招。让魏国、楚国,甚至是韩之国跟秦国去战。

    赵括当然知道,这几个国家根本不会是秦国的对手,但有赵国在后面支持,起码几个国家不会败得太快。而一旦陷入焦灼的对峙,那就是赵括所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了。

    不仅可以在这不断的战争中消耗掉双方的战争潜力,更可以利用不断的战争,停滞住其科技文明前进及国力提升的脚步,进而给赵国的蜕变与进阶赢得时间。

    如果运气好的话,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赵国还能渔翁得利地掌握这些弱小的国家的命脉。

    比如,韩之国的铁矿、魏国的粮食等等......

    毕竟,这些弱小的国家在面对秦国的时候,也不想被他一口吞掉吧。既然不想被吞,那势必要接受赵国的援助,这些援助自然不会是免费的啊!总得有些抵押吧?

    就如曾经的二战,举世皆输,唯富老鹰;又如现在的大毛和二毛,坐在幕后看戏的老鹰可是发了大财了。

    谁又不想做那只可恶的鹰酱呢?!

    既然如此,如果赵国继续占据着周王畿之地,恐怕要不了一两年的时间,就要被迫和秦军再度交战,这显然不是赵括所愿意的。

    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这块土地交到魏国和楚国的手上。

    可是,这样超前的想法,赵括是真的没有把握能够说服自己的大臣们。

    土地,对于任何一个华夏儿女,都是致命的诱惑,哪怕这些大臣已经身居高位。毕竟,这么大块的地盘,就这么轻易地给了他国,是人都得疯了。

    更何况,为了这块地盘,赵军数十万兵马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辗转千里,更是损失了数万的兵马。

    即便以赵括在军中的威信,恐怕也难以压制住汹汹的舆情。

    更何况,楚国和魏国也不是傻子,这么大的一块馅饼下去,他们也不敢吃啊!

    思来想去,赵括认为,唯一的办法,还是要由魏、楚

    提出,然后自己再装作不情愿的样子,跟两国进行换地。

    而理由嘛,赵括已经帮他们想好了:战前的约定就是最好的理由。

    战前,赵括为了笼络魏、韩、楚三国形成四国联军,曾经承诺过,再打败秦军占领了周王畿之地后,赵国不取一城,以周王畿之地而酬三国之助。

    如今虽然联军被秦军打败了,但赵国却是又用计将周王畿之地给夺了回来。

    如果无耻一点,牵强一些,也能说是联军之战的继续。至少联军在其中也是有所功劳的。

    当然了,抛弃了联军的韩之国肯定是分不到酬劳的,但魏国、楚国,耗费了如此大的兵力、粮草,向赵国讨要些好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唯一的问题是,兵力已经大损的魏国和楚国还敢不敢向赵国要地,还敢不敢继续顶在秦国东出的必经之地上。

    这看似是两个问题,实际上却只需要一种解法。

    只要稍稍让两国认识到,赵国依旧需要他们,依旧会和他们绑定在一起,就已经足够了。

    在利益的驱使下,哪怕明知秦国不好对付,但只要赵国也在其中,魏王的胆子就会打起来,很快就会有所行动。

    而魏王的行动,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影响到楚王,到时候,赵括只需要顺水推舟,大事即可成矣。

    当然了,首先要做的,还是让他们记起来赵括战前的承诺来。

    至于这点倒也不难,以国书的形势通报给二国如今周王畿的战况,并且重申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再加上安插在各国朝堂的细作们稍作提醒,以魏王的贪婪,很快就会意识到可以试着跟赵国要一要这地盘。

    想及此处,赵括当即将平原君和负责暗卫的赵平唤进了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