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旧王已逝新王生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35章旧王已逝新王生三天的时间几乎一晃而过。 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随着冬日,如期而至。 换上了一身厚实的衣服,怀揣着昨夜才刚刚寄到的国书,信陵君再度踏上了前往赵王宫的路途。 显然,魏王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赵括的要求。 虽然心中还有着些许的不安,但信陵君还是只能稍稍按捺住自己的心绪,完成魏王交代的任务。 而在这三天的时间里,赵括那边也没闲着。 反对这次交易的大臣几乎是络绎不绝地出现在赵括的面前。 对于这样的情况,赵括也是无可奈何。这些个大臣显然都是为了赵国好,赵括又不能斥责他们,而东郡的重要性,他也不能暴露出来,唯一的借口也只能是长平之战了。 可是,这样的借口哄哄百姓还可能,对于赵国的这群老油条,哪里会信! 不信也没办法!谎话重复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更何况这谎话还是从如今赵王的嘴中说出的。 不信,也得信啊! 而随着楚国的使者来到邯郸城中,劝谏的声音终于渐渐熄灭,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再如何,赵国也不可能同时失信于两个大国。 只是,这边赵括轻松了些,那边的平原君却是要忙坏了。 确切地说,是他和信陵君二人,针对着换地的细节,一遍又一遍地讨论着。 大到城池及周边区域的归属,小到粮秣的给付时间和方式,几乎方方面面,信陵君都要争上一争。楚国的使者完全是陪跑的。 一方面,当然是魏国如今早已经不似以前那般阔绰,即便是一文钱,一粒黍米,信陵君也要为魏国尽力争取。 另一方面,信陵君也想在这繁杂的谈判拉扯之中,试图发现赵国其他的意图。 对于这样的招数,平原君显然也是颇有经验。不就是谈嘛,谁怕谁?! 嗯,赵括怕了。 倒也不能说是怕了,只是赵括根本不屑于理会这样细枝末节的争取。尤其在自己的根本国策面前,这样的细节争取,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于是,在听过两次谈判汇报之后,赵括便向平原君作出指示:成大事不拘小节,尽快敲定换地事宜。 得到了最高指示的平原君倒也没有直接同意信陵君的要求,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缓缓撤退和妥协。 而随着赵国的妥协,谈判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 终于,随着国书的交换,一场看似由魏国导演的,实际却是赵国在幕后指挥的换地大戏,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大戏的结果,可谓是三方各得其利,皆大欢喜。 最欢喜的当然要属魏国了,它得到了包括洛城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周王畿之地,同时赵国将在河雍之地驻军,策应周王畿之地的安全。 可以说,魏国已经拿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它所付出的代价却并不算太多。 首先是地盘方面,魏国东郡一十二城池,全都划归给了赵国所有。 其次是粮食方面,魏国一次性给付了赵国五十万担的粮草,而往后的十年内,每年的秋收之后,还要给赵国给付十万担粮草。 最后便是联盟方面,赵魏重申了合纵之要,并双双谴责了韩之国弃友从贼的行径。基于此,魏国承诺,在赵国进攻韩之国时,至少要以三万大军陈兵韩魏之边境,以为策应。 当然,赵国得到的也不少。 除了魏国的东郡之外,原属于楚国的淮泗之地也被赵国纳入了怀中。 这也是赵括所最为看重的条件。 有了东郡,不仅魏国国都 大梁将成为自己嘴边的一块rou,更重要的是,赵国已经在实质上对燕国形成了包夹的态势。若是把不断扩充中的草原之地算上,赵国可以说已经三面包围了燕国。 燕国现如今除了赵国之外,唯一的邻国就是齐国了。 齐国嘛,懂得都懂,自从五国伐齐之后便彻底的一蹶不振了。历史上,秦国罚燕、魏、楚之时,齐国都选择了作壁上观。而等王贲率军抵达临淄城下,齐王甚至连反抗的欲望都没有,直接出城投降。 显然,齐国能给到燕国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 更何况,有了淮泗之地在手,齐国若是想要援助燕国,赵国随时可以从他的侧背,给他来上一刀。 当然,更重要的是,淮泗之地在楚国的手中是块废地,在赵国可不是。 如今的赵人,最喜欢的可就是开荒了,淮泗之地虽然水患频发,但只要细细梳理,开垦渠道,不用数年,就会是另一个巴蜀之地。 而魏国的粮秣资助,加上东郡富裕的粮产,正好是淮泗之地的「原始投资」。 可以说,赵国在得到了淮泗之地之后,这才算是真正地有了跟秦国拼持久战的底气。 秦国的强大,无疑是秦军的强大造成了,而秦军的强大,却是广袤的关中平原和蜀中平原给予的。 而如今,赵国也终于拥有了除了邯郸郡之外的另一个产粮的大郡——淮泗郡。 是的,赵括将魏国的东郡和楚国的淮泗之地合并到了一个郡,称淮泗郡。 从此之后,赵国与秦国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那高耸入云的坚固异常的函谷关了。 最后,全程打酱油的楚国,绝对算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没有拿到洛城,却也拿到了周王畿之地近三分之一的地盘了。要知道战前,楚国的最高要求也才四分之一的地盘。如今却是拿到了比自己期望还高的收获,能不意外,能不惊喜吗! 至于楚国所付出的,除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淮泗之地外,就只有十年内,每年的一万担粮食。 十年,一万担。 总共加起来,也才十万担而已。 看不起谁呢!楚国怎么也算是当世第三大国啊,区区十万担,都不够楚王宫中一年浪费的粮食多,就这还分十年给? 说真的,楚王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恨不能把这十万担粮食直接送给赵国。 好在,楚国的使者倒也保持了理智。嗯,与其说是保持了理智,不如说是保持了对赵国的敬畏,对于赵国提出的条件,倒也没有敢进行驳斥。 不论如何,楚国也算是莫名其妙地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其结果就是,原本被所有人唾弃的弃军而逃的上将军,摇身一变,变成了功臣。 毕竟即便加上五万大军的损失,换周王畿三分之一的土地,也还是很划算的。 国书既然已经签订,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换地的具体实施了。 廉颇将军再度挂帅,领着足足五万大军开赴淮泗郡。 值得一提的是,廉颇所带领的部队,可不是青壮或是屯田兵组成的杂牌军,而是真正上过战场,和胡人、秦人都厮杀过的真正精锐。 与此同时,平原君也随即从各地召集开荒的民众,汇合着愿意投奔赵国的胡人,以及部分从周王畿而来的流民,再混杂着一万的屯田兵,组成了第二梯队,带着足够的粮食,奔赴淮泗之地。 这个冬天,会是属于淮泗之地的冬天,而这十数万的民众和屯田兵,会在淮泗之地开河修渠,开荒为地,将淮泗之地打造成为另一片屯田之地。
魏国方面自然还是信陵君挂帅,领着三万大军便接管了洛 城周遭的地盘。李牧随即将兵力回收,主力驻扎在轵城,至于河壅城,李牧只留下了三千战兵以作警戒之用。 倒是楚国方面,此次前来交接之人,却不是景家之人,而屈姓族人,副将更是昭氏族人。 显然,这又是楚国内部的一番力量交割,屈、昭两家短暂地联合在了一起,共同排斥了景家之人。 这或许跟景家的将军抛弃大军,独自逃回了楚国,也不无关系。 当然,期间秦国也是收到了三国换地的消息。只可惜,秦王除了表示诧异和不解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一来,秦军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互换和调动,除了固守函谷的几万大军未曾动摇之外,几乎所有的郡县之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兵力调动。如此规模的调动之下,秦国自然没有时间,也更没有兵力去管他国的事情了。 二来,三国开始换地的行动之时,已然进入了冬日,天气更是已经转冷,此时进军而战,显然不是一件好事情; 三来,也是最为重要的——三国换地,对于秦国而言,好处明显大于坏处。秦王根本没好友理由去阻止啊。 很简单的道理,从赵军的手里夺取一座城池,秦国必须准备比之更多的兵马才有一定的胜算。 可从魏国、楚国的手中夺取城池,即便是兵力少上一些,秦军都有很大的胜算。 怎么看,赵国的行为都是在给秦国送地盘啊! 这也是秦王无论如何也看不懂赵括cao作的原因。 而这也彻底反应了秦王与赵括二人的心理上的区别:如今的秦王的眼中,赵国已经占据了绝大的地盘,大到他几乎看不到其他的国家。而赵括的眼中,却是将秦国放到了最后。. 这倒并不是说秦王与赵括之间存在着什么眼界的差距,更多的还是秦国最近吃的亏太大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行军和交割,周王畿和东郡、以及淮泗之地的交割总算是宣告结束。 至此,历经数月的周王畿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秦国损失了三万多的军力,虽然只拿下了一座宜阳城,却也换掉了魏、楚、赵近十五万的兵力。 如果单从兵力的损失上来看,似乎也完全能够接受。 而魏国,虽然损失了最多的兵力,却是得到了周王畿最大的一块蛋糕——近三分之二的土地,以及洛城。显然称不上亏。 至于楚国,虽然也损失了近五万人,却也得到了周王畿之地的三分之一地盘,对于缺乏经济的楚国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 最后的赵国,损兵不过两三万,却是足足多了一个淮泗郡,若是加上灭了的林胡,赵国整整扩地了千里,更要周王畿之地数十万的百姓加持,可以说,此时的赵国,从国力上已经完全不输秦国了。 可以说,参战的四国,似乎都是赚的,区别只是小赚和大赚而已。 而那唯一受伤的,或许就是曾经的天子之国——周朝了。 八百年周朝,终于还是在这公元前255年的秋天,永远地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旧的王者已经逝去,新的王者的角逐还在继续着。 但无论如何,秦赵之间,攻守已然易形了...... 初九:潜龙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