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是战是退
“娘的!这回算是阴沟里翻了船了!”,“张鹏翼狠狠地跺了跺脚,“老子这便去他老窝将陛下救出来。” “事已至此,也只能去陈府寻找些线索,说不定能找到圣上。”李岩虽表面上淡然自若,其实内心慌得不行。 王承恩更是把担忧写在了脸上,急切地问道,“若是……若是找不到呢” 王永吉深吸一口气,“若是实在找不到,咱们只能遵循陛下先前所说,趁早去到江南,尽力辅佐永王即位。” 王永吉也是十分地无奈,如今大明局势糜烂,山海关又失守,仅凭这些府郡估计恐怕难以抵挡气势汹汹的鞑子,更何况还有个福王朱由崧,随时可能假称陛下身死趁机篡位。 即使没这些外在因素,那陈世杰随便找个犄角旮旯藏着就够他们找的了,他们也无法将整个永平府翻个遍。 只得默默祈祷上天保佑皇帝平安无事,几人势单力薄,恐怕不是福王那家伙的对手,对拥立永王即位的事有些没把握。 …… …… 多尔衮亲自率领大军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终于在傍晚时分,开进了山海关。 此时他坐在总兵府的宝座上,一脸的愁眉不展,应有的喜悦在他脸上荡然无存,此番虽跟计划中的一样拿下山海关,但损兵折将,许多勇士牺牲在了这场战斗。 当时多铎身亡的消息传到,他便已经头晕目眩,再加上手下汇报出来的伤亡人数,让多尔衮的心情如坠冰窟。 接二连三的噩耗传来,多尔衮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多铎不仅是自己的兄弟,更是自己的得力干将,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后悔药吃的话,他宁愿不要山海关,也要留下多铎的命。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文涛和武略都十分优秀的多铎,怎么会败在文文弱弱的崇祯之手,据吴三畏说,三格和阿把达也是惨死在皇帝手中。 两人皆是他的心腹爱将,前者多次替他收买明军将领,从未失手过;后者功力深厚,潜入明军收集情报,次次遇到危险,次次机智化解,没想到这次全部栽在了崇祯那。 更让他头疼的是,平常只敢缩在城内,凭借坚固城墙防守的关宁铁骑,竟然一改常态,在城破后主动野战,竟将三万精锐八旗军杀得仅剩千余人。 这是何等的损失? 就算是关宁铁骑,也只能是打个平手,损失微乎其微,就算加上几千大顺军的帮助,也不至于突然爆发这么强大的战力,双方的战损比,竟然达到了恐怖的1:1.5! 按常理来说,以少数战胜多数,他应该高兴才是,毕竟本部只是牺牲两万人,就能换掉对方三人,稳赚不亏。 可问题是当时大明是人口大国,据说有两亿人口,即使明末战乱天灾,也能剩个几千万人,这几千万人按士兵与人口比例1:25,也能轻轻松松拉出一百多万人,这还是保守估计。 反观多尔衮这边,即使统一了整个女真诸部,又强行征召蒙古人入伍,掏空了大清全部身家,才堪堪凑出了二十万人,这可是全部身家啊,哪是说干就能干的。 一念至此,他开始有些恐慌,要是明军都像今日这般敢死敢拼,莫说是窥探中原了,明军有这般武德,不得将他爱新觉罗家的祖坟都给撅了。 豪格得知此事后,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呢,面上却装出一副悲戚的样子,“豫亲王战死沙场,本王也甚为悲痛,只是斯人已逝,王爷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为紧。” 多尔衮听得多铎二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强忍住抽搐的嘴,拱手道:“肃亲王有心了,本王就此谢过了。” 豪格嘴角突然浮起一丝恶毒的微笑,“可是,恩克伊这奴才失职,没能保护好豫亲王,这才让jian贼有机可乘,理应斩首示众。” 恩克伊跪在下面,心里早有赴死的打算,主将当众被杀,他身为护军统领,没能护得主将安全,当然难辞其咎。 范文程连忙阻止道:“王爷万万不可啊,大清能够拿下山海关,恩克伊当是首功,如果就因为失职就草草掉了脑袋,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多尔衮如何不知道豪格的用意,立刻反对道:“肃亲王此言差矣,恩克伊单刀砍杀数十人,勇气可嘉而且豫亲王也是被jian人暗算,根本等不及护卫,因此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此外,恩克伊不畏生死,拼死搏杀,本王非常地佩服,大清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勇士,所以另赐十个牛录统领,以示嘉奖。 我大清的八旗子弟应该人人效仿,切不可跟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只会躲在角落里叽叽叫个不停。” 恩克伊心中一喜,连声称谢。 豪格哪里听不出多尔衮的讽刺之意,心下暗怒,不过自己的同党济尔哈朗,此次留守在盛京,并未同来,自己一张嘴哪来说的过这么多张口,也不便发作,只好怒目而视。 范文程见这二人又要起争斗,连忙扯开话题,“二位王爷,且先听奴才分析,山海关拿下后,明朝便再无险可守。依奴才拙见,这当务之急乃是全力进军,一鼓作气拿下京城。” 多尔衮出征前本来还是信心满满的,只是今日一战便打掉了十分之一的兵马,京城亦是牢不可摧。 而山川险要之地更是数不胜数,按照这个速度死下去,还没等他们统一天下,大清八旗便死得七七八八了。 多尔衮这时便如xiele气的皮球,“此计策不可行,本王认为,我军尚还立足未稳,而京城城高池厚,应以山海关为据点,整军备战,再派些人收集情报,有十足的把握后再作打算,何必急于一时。” 范文程看得出他在打退堂鼓,急道:王爷怕是错悟了,我军此次南征,乃是耗空了多年家底,倾尽举全国之力出征,只得速战,一旦有拖沓,这后方粮草便会跟不上。 到时大军因为粮尽只好回师,徒劳无功不说,大清便是元气大伤,更引得朝野议论,唯恐动摇国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