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征战岁月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战俘暴乱事件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战俘暴乱事件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战俘暴乱事件

    关于这次战俘暴乱事件,以常风的缜密思维,觉得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直属兵团攻克密支那的战斗中,防守密支那的日军,抵抗的相当激烈,突破外围阵地,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可激烈的巷战,打了整整两天一夜,四万多名日军士兵,负伤加上被俘的,也不过四千多人罢了。【精-彩-东-方-文

    也就是说,超过三万五六千名日军士兵,与直属兵团交战之中阵亡,而为了攻克密支那,参与密支那战役的直属兵团五个旅的部队,付出了超过七千余人的伤亡,其中,阵亡的超过三千余名,伤亡大的,是刘弘章的第一旅和楚子业的第六旅部队。

    而第六旅恰好是看押日军战俘的部队,这就不能不让常风产生极大的怀疑,他对师长唐秋离提及此事,也是为了引起师长的重视,现,部队有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师的前身,血手团的一贯传统,对于日本人,不留战俘。

    国内与日军作战的时候,不留俘虏的这种做法,常风没有感觉到多大的抵触和反感,亲眼目睹了日军,对中国平民百姓的肆意屠杀,包括山西的粟城惨案,河南的安阳惨案,河北的南宫惨案,雷州半岛的徐闻惨案等,常风都是亲身经历者。

    对于日军士兵的残暴和嗜杀,对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犯下的滔天罪恶,常风的内心,也时常有报复的冲动,也没有这么多的心里障碍,对待侵略者,只要他挥舞着滴血的刺刀,踏上中国领土的那一刻,就应该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怎么对待那些东瀛的畜生都不为过。

    可自从跨出国门,到缅甸作战以来,常风的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片土地,不是土地祖国,这里的百姓,也不是他的同胞,常风的内心深处,甚至想过,我们**师出国作战,按照师长的战略构想,是来取代英国人中南半岛的地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地人眼里,我们是不是侵略者?

    这些想法,非常痛苦的啮咬着他的内心,常风从一名大学生,一名普通的士兵,被唐秋离慧眼识珠发现了才能,先是**师参谋处工作,然后,担任参谋处长,进而担任苏鲁机动兵团参谋长,又被唐秋离委以重任,担任**师参谋长兼直属兵团参谋长,终成为**师的核心高层领导者之一,可以说,他是唐秋离的左膀右臂。

    常风的骨子里,还有中国文人的那种济世心怀,与刘铁汉、冯继武这些出身于原东北军的将领不同,与李洪刚、韩铁这些出身于**的将领也不同,与唐秋生、唐秋泉、山虎这些出身于血手团的将领们,也不同,从某个方面来说,常风**师的指挥系统里,是个特立独行的人。

    管经过多次的血与火的残酷战争,他骨子里的文人气息不但没有消磨,反而加根深蒂固,就直属兵团攻克密支那之后,他去战场了解情况,亲眼看到了,师长命令第一旅炮击的那一片居民区,就八个字,来说明他当时的感受“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整片居民区,几千栋房屋,被**师火箭炮和重炮,夷为平地,密支那北部到处都是断垣残壁,那这里的居民呢?没有人知道,也许是事先逃亡,也许是被埋葬凶猛的炮火之中,这样的场面,对常风的震撼可谓巨大,他第一次用不认识的眼光,看自己一直崇拜并信服的师长唐秋离。

    并且内心问自己,“难道我所熟知的师长,内心是个喋血和嗜杀的人?消灭日军没错,可不应该对居民区下达毁灭性炮击的命令啊?”这个想法,折磨得他很痛苦,也曾经竭力说服自己,这是战争,平民的伤亡所难免,师长这样做,是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快结束战斗。

    可常风自己很清楚,没有能够说服自己,有个实际情况,常风不知道,密支那的大多数青壮年居民,已经被寺内寿一收买加利诱,成了日军的辅从军,并接受了基本的军事训练,当**师的部队,攻击密支那的时候,这些居民,已经拿起了枪,与我们的战士战斗。

    巷战中,第一旅和第六旅的伤亡,大部倒是这些熟悉当地情况的武装居民所造成的,而两世为人的唐秋离,却深知这段历史,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军打着膏药旗,进入中南半岛和东南亚一带的时候,当地的居民,竟然夹道欢迎,把日本人当做是把他们从欧洲人的统治之下,拯救出来的解放者。

    后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当地人不但不予协助,还为日军提供中**队的情报,甚至捕杀落单的中**人,这是一段惨痛的历史,因此,唐秋离对当地的居民,绝对没有什么好感,加上后世的记忆之中,东南亚各国的**和排华浪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那个群岛国家印尼猴子,和美国人的忠实佣人吕宋,是以残杀华人为乐事,对于欧洲人和日本人,他们倒是俯首帖耳、恭顺的很,不但没有丝毫的反抗,还以为他们服务而引以为自豪,唐秋离曾经百思而不得其解,以中国人的处事为人,温良拱让,何以屡次招致同样的灾难?

    后,他想明白了,就是因为这些华人的母国,不够强势和凶悍,再加上百年极弱、欧美的妖魔化宣传,才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他对**师部队,进入东南亚作战奉行的原则之一就是,当地人和当地的势力,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归顺,二是灭亡。

    没有什么亲善,没有什么谆谆说教和感化,既没必要也浪费时间,大棒和胡萝卜,任选其一,后世的美国人,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唐秋离信手拈来,做为自用,到省去了不少的时间。

    常风不知道这些,他只看到了居民被自己指挥的部队,毁灭的表象,而这次密支那日军战俘营暴乱事件,让常风非常的担忧,他担心师的部队,境外作战之时,会沦落成日本人那样的残暴和嗜杀,这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才有了派出军法处,调查日军战俘营暴乱的命令,他看来,这是不好的苗头,必须阻止,可是,唐秋离的态度,让常风吃惊之余,非常的失望,难道师长就看不出来,这个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和危机?日军俘虏暴乱,也许是有的,可四千多战俘都参与其中,就不能不令人产生怀疑,第六旅旅长楚子业,难辞其咎。

    所以,听完唐秋离浑不意的话之后,常风内心积郁已久的情绪,瞬间爆发出来,他盯着唐秋离,一字一句的问道:“师长,密支那日军战俘暴乱事件,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简单,四千余名战俘,几个小时之内,全部被击毙,无一幸免,这其中,不会有什么目的吗?”

    “因此,我坚持自己的命令,军法处必须介入此事件,倘若第六旅借口日军战俘暴乱,而行枪杀战俘之实,旅长楚子业,必须伏法!以杜绝部队枪杀日军战俘的苗头,否则,我们的战士,与日军士兵有什么两样?师长,您这是纵容这种暴行!”

    常风一口气说完这些话,激动得急剧的喘息起来,他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违抗师长唐秋离的命令,也是第一次用这种诘问的语气,对自己向来尊敬的师长提出责问,这不仅仅是抗命这么简单了,而是对于**师高指挥官,唐秋离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

    唐秋离吃惊的看着,自认为很了解的参谋长,他倒不是吃惊常风对自己的责问和怀疑,而是感觉到,自己还不是很了解这个年轻的参谋长,并且,从常风对自己命令第一旅炮击密支那北部,日军占据的居民区持怀疑的态度时起,他就感觉到,常风的内心,一定发生了某种变化。

    只不过,当时忙于指挥密支那以及胡康河谷战役,没有时间与常风详谈,唐秋离甚至想到,“人,都会有变化的,也许,常风已经不适合再担任自己的参谋长了,不过,应该给他一个剖白自己的机会,”他的心里,对于常风,还是非常看重的。

    现,常风的态度,让唐秋离明白,已经到了非谈不可的程度,他忽然笑了,对常风说道:“常参谋长,你先去对部队下达往甘高山脉集结的命令,然后,我让炊事班准备一些酒菜,我们把酒详谈,把你内心的想法,都倾述出来,去吧!”

    常风心里忽然一紧,非正式场合,师长向来都是直呼自己的名字,今天,却非常正式的称呼自己的职务,难道,这就是疏远的开始?也许,是自己离开**师的开始,反正,今天自己的话,已经与师长融洽无比的关系上,割裂出一道裂痕,他忽然有些后悔,后悔自己过于冲动。

    看着常风多少显得有些萧的背影,唐秋离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书生意气,打磨之后,可堪大用,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