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宗教学院
有了印刷术就得印刷书籍,而且还得有人看,这才算知识传播。 你传播知识,教育是最快的方法。而且你培养官员、律师等,这些都是需要会读写的职业,你就必须要有教育机构来负责培养。 中世纪的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为了培养僧职人员,教会在地方兴办僧院学校,在教区设立主教学校。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中世纪的大学从14岁就开始基础课程,6年的学习时间到20岁取得学士学位。之后的5年学习医学和法学。取得艺术学硕士后,才能学习医学。6学年后才能取得医学博士。最后才是学习最为高深的神学。一般再需要15-16年学习完整个课程。所以一般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在漫长的时间中都需要家庭亲人的经济资助,非普通人能担负起的一笔费用。 多布罗加的教育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达契亚和黑海岸边的希腊定居点在公元前就已出现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在这之后就被废弃了。 彼得来到一个类似修道院的地方,那里已经有人在等他了。 “尊敬的殿下,愿上帝保佑您。” “愿上帝保佑!” 和彼得交谈的人名叫尼古拉,是修道士,也是学院的院长。 作为曾经的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瓦拉几亚和多布罗加的民众较早的信仰基督教。东西教会大分裂后,这里就和君士坦丁堡一致,信仰东正教。许多东正教教堂则在13世纪晚期开始建造。一些教堂还展示了罗马式的的建筑。有的还被涂上了虔诚的肖像描绘了教堂的创始人。 在攻占多布罗加后,这里的主教马上就向彼得表示忠诚。而彼得也没有多难为他们,要知道就算是听命于领主的东正教,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个时期,教会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知识。东正主教虽然不能像天主教那样呼风唤雨,但是教堂和寺院对经济的发展也是有部分助力的。 彼得刚到多布罗加时,这里的人口还十分稀少。只有一座小教堂和几个修道院,虽说多布罗加专制国努力发展,但是其重点还是在首都瓦尔纳。 而在彼得成为这里的领主后,其人口大涨。这也让教会的信徒数量上涨,因为来到这里的移民都是从巴尔干和摩尔多瓦来的,都是东正教徒。 康斯坦察曾经的小教堂已经进行了扩建,并且在其他城镇都在建设着。不过这一切都是和彼得进行绑定的。这些主教没有胆子敢和领主对对碰,因为整個教会都是听命于领主或者皇帝。 而彼得和教会达成了一笔交易。彼得可以出资为教会修缮教堂,而教会需要出一些人来加入他建设的一个学院进行教习。同时也提供一个房间用作图书馆。 主教对彼得的举动摸不着头脑,他不知道领主为什么要这么做。唯一能够自我说服的答案就是想要多培养点官员和艺术家。 “尊敬的殿下,学院的扩建已经完成,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学院中进行学习。” 目前的学院拥有神学、文学、医学三个学科,就读的人数为100人左右。别觉得少,这已经是这个地方能拿出最多的资源了。 为了寻找书籍,彼得也是头疼。他让商会做生意时留意那些贩卖书籍的机会,从神罗和特拉比松地方购买了一些书籍。 当然,彼得也从金帐汗国那里获得了一些书籍,比如波斯著名医学家阿维森纳的《医典》《痊愈》,阿拉伯科学家海什木的《光学书》,以及贾比尔、肯迪、比鲁尼、伊本·赫勒等著名科学家的作品。由于现在的中东处于乱世,所以这些书籍都被别人出手换钱。这也让彼得捡了漏。
现在在学院学习的人都在翻译这些从国外购买的书籍文稿,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所以才有了学院扩招。 而在招募学者中,君士坦丁堡而来的学者最多。因为他们的君堡市长无法抵抗奥斯曼,还得给他们上供,而自身的收入又有限,所以他们的薪水也就没那么多或者自己想办法了。说到底就是钱闹得。 一些希腊学者来到多布罗加,他们发现这里的领主对知识分子太好了。不仅可以有足够的钱拿,还支持各种学术研究。 这不就得了吗,保证了生存就可以进行研究了。何况他们从君堡出来的时候还拿了不少希腊罗马时期的手稿。正好可以拿来宣传和研究。 在得到学院扩建完成的消息后,彼得向旁边的多布罗加主教问道。 “主教,新来的的移民他们怎么样?” “殿下,他们都是不愿意在异教徒手下生活的可怜人,如今来到了这里。就像迷途的羔羊回到了家一样。” 主教滔滔不绝地说着情况,彼得也是安静的听着。现在多布罗加东正教徒占绝对多数,而奥斯曼要是入侵,那么就可以凝聚起最大的力量。 除了宗教,大部分在这里的移民也是获利非常大的。他们不用每天提心吊胆,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行当就行。对于入侵,相信他们也是可以同仇敌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