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以工代赈
“臣,王沉,接诏!” 听到太监催话的王沉猛然反应过来,而后急忙朝着太监行了一礼,恭敬地从对方手中接过了两份诏令。 而这个时候,站在王沉身后的王氏家臣,以及不远处听到动静聚拢过来咸阳居民们,则是全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右更!这可是右更啊! 秦国二十等爵位制中的第十四等爵! 再往上一级,那可就是少上造了! 啥概念呢?正常情况下,武将通过军工所能获得的最大爵位,便是第十六级的大上造。历史上的白起和曾经的王龁,就长时间地停留在这个爵位。 至于再往后的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以及彻侯,则是属于宗室成员的专属爵位。正常情况下只有像吕不韦和魏冉这种权倾朝野的外人,才有资格得到。其他人哪怕强如白起,也只能在挣扎了数十年之后,才能得到一个“安慰奖”,武安君的称号,与功劳远不如他的王龁并列。 光看天花板似乎还不足以说明右更这个爵位有多么牛逼,那我们就再转换一下思路。 历史上白起在指挥伊阙之战的时候,爵位仅仅只是左更而已。而等到伊阙之战之后,他的职位则是直接提升到了国尉。又过了几年,等白起夺取了韩.国安邑以东的土地之后,他才被提拔为大上造。 这段历史可以提供一个极其有用的信息,那就是白起在担任国尉的时候,他的爵位级别并没有到大上造,最多也只是少上造,甚至是右更! 与王沉当前的爵位相同! 也就是说,以王沉如今的爵位和地位,已经有资格担任秦国的最高级别武官——国尉了! 当然,有资格归有资格,是否真的能够担任,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如今的王沉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又不曾立下过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工。贸然被提拔到国尉这个级别的高度上去,别说是本来就看王沉不顺眼的楚系贵族了,只怕就连那些与王沉一同处于吕不韦阵营的官员们,也会不住地吃味,进而中伤于他。 因此,王沉的这个爵位只能用来看看,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至少在咸阳是这样的,至于到了地方,那就又是另外一个说法了。 不过再怎么没有实权,爵位毕竟摆在这里。此时的王沉已经成为秦国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大量的游侠前来投奔于他。而他也将依靠这些游侠和门客,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网络。 只是说是这么说没错,此时的王沉却依旧对这道诏令感到有些不解。虽然他早就知道嬴政和吕不韦准备借这次机会替自己提上一级爵位,但是那也只是一级啊!如今原本说好的一级变成了两级,这让王沉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道诏令还是赵姬下达的,这就更让王沉有些理解不能了。 “莫非……她是想提升一下冬儿婚后的生活品质?” 久思无果之后,王沉只能将原因归结到冬儿的身上。毕竟赵姬本就不是什么特别聪明,有政.治眼光和手腕的人,因为私人感情而莫名其妙给别人提爵这种事情她确实干得出来,而且也真的这么做过——当初不就是因为王沉马屁拍的好,所以被提升了一级吗?如今赵姬“旧病复发”,王沉接受起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传令的太监很快退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王沉就能从容收拾东西启程了。因为王沉被升为右更的缘故,秦国朝廷还赏赐了他大量的财物。再加上那些前来拜访吊唁的官员,接下来三天里王沉都被迫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应付场面上去,片刻不得闲。 …… “呼~终于结束了!” 三日后的清晨,王沉深深看了身后的咸阳城一眼,而后对着身旁前来送行的郑国道: “小子这便要走了,按照礼制,在接下来三个月的时间中,小子都是没有办法返回关中的,因此学院只能被迫停课。至于那些学生,小子就拜托郑子了。还望郑子能够好生看管他们,让他们莫要荒废了学业!”
“哈哈,放心好了!你教出来的这些学生可都是宝贝啊!老夫又怎么可能会坐视他们荒废学业,更何况,按照秦国如今的情况,他们就算是想荒废学业,也没有机会啊!” 一旁的郑国闻言,不由苦笑着说道。 “是啊,以如今秦国的情况,他们确实没机会荒废学业。” 王沉闻言,长叹了一口气道。 如今已至年中,距离王沉入咸阳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与史书上记载的一样,这几个月的时间中秦国境内,除了巴蜀之外,可以说是滴水未落,以至于大片的农田被迫抛荒,农民们只能看着荒芜的土地痛哭流涕。 此时还未入秋,各家的余粮还能再稍微撑上一段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们就能心安理得地坐吃山空了。今年的灾情已经彻底浮现,所有的田地都将颗粒无收。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农民们几乎没有犹豫,就作出了两个相同的决定——开源节流。 所谓节流,很好理解。今天少吃一口,明天就能多吃一口。至于开源……其实就是指跑到秦国官方开设的工地上做工,以换取食物。 没错,通过做工来换取食物。不要觉得以工代振是什么了不得的高科技,至少在战国末年,中原霸主秦国就已经搞出了这套制度,并且多次将其运用在灾害中。 而秦国之所以发明出这套制度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法家不允许赈灾。法家认为上位者不能平白无故给底层民众好处,因为那会滋养他们懒惰的性格。为了确保底层民众一直保持工作热情,上位者就算是想要赈灾,也必须要让底层民众付出体力作为代价。 而这,便是以工代振这套制度之所以诞生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