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修建码头
“杨先生,你觉得这条河咱们修还是不修了?”看着工部送回来的朱棣关于修运河的批复,朱瞻埈向杨溥询问着他的意见。 其实这条河修不修对于朱瞻埈来说是没什么所谓的,有水力加持固然能够提高工坊的工作效率,但没有也不影响什么,无非是效率低一点,花费的人工多一点而已。 至于说没有水力机械,就造个蒸汽机出来什么的,却也大可不必。 倒不是说朱瞻埈不知道工业化的好处,亦或者修仙的觉得做什么都要用修仙的手段,只是真的觉得没有必要。 蒸汽机确实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快速且大量的生产各种产品,但问题是生产出来了这些产品要怎么处理? 卖?明朝初年整个国家都还是稳定的小农经济模式,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已经能够满足明朝人的绝大部分生活需求,要到明朝中后期才有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 所以工业化的大生产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来说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因为市场没有这么大的需求。 英国能够在十七、十八世纪发明蒸汽机,开启工业工业革命,是因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产生了足够的市场需求,迫切的渴求生产力的提升。 但如今的大明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市场需求。 当然,把蒸汽机做出来,作为一种技术储备可不可以?这当然是可以的,用新技术的应用去倒逼市场扩大,人为去用大量工业化产品去催生市场需求,并不是不可以。 只是这对于朱瞻埈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至少在眼下是没有必要的。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科技水平?他是修仙的,大可把修行的根基打好了之后,再来搞科研。 赚钱?这确实算是一个理由,可问题是接下来他爹要干的活叫开银行,还是负责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有比这更赚钱的买卖吗? 要是搞实业能比开银行赚钱,金融巨头也就不会成为后世的万恶之源了。 所以对于朱瞻埈来说,眼下的这个工坊就跟大明的生产力一样,有条件的话就提升一下,没有条件的话也无所谓,现有的生产力够用就好。 不过朱瞻埈的态度虽然是无所谓,但杨溥却并没有这么想。 他在认真考虑了一番之后对朱瞻埈说道:“殿下,可否沿长江开凿一条水渠,引长江水入渠,将工坊搬到江边,以此来满足工坊的需求?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满足工坊的使用需要。” 军营本就靠着江边,如果将工坊也靠在江边,杨溥提出来的这个想法也确实可行。 朱瞻埈想了一下之后,便点头同意了杨溥的建议:“杨先生可以和工部的人核算一下,若是能够满足工坊的需要,就这么做吧。” “殿下放心,我会和工部的人处理好这件事的。”杨溥应下了差事,却又对朱瞻埈问起了另一个问题:“只是工部这边都还是小事,这修水渠的钱从哪里出才是问题。 朝廷拨下来的钱款虽然够用,运河改成水渠也花不了多少,可到底还是一笔开销,殿下您看是先用其他的钱款支应着,以后再补上,还是另想其他办法?” 要做事就逃不开一个钱字,无论是修运河还是修水渠,只要开工就得花钱,不过是花的多少的问题。 朱瞻埈手上当然有钱,只是这些钱是用来练兵的粮饷钱款,并没有这笔预算。 不过有钱就好说。 按照杨溥的计算,如果朱瞻埈铁了心要修运河,那这笔钱肯定是不够用的,毕竟修一条运河的开销实在是太大。 这也是他之所以要建议朱瞻埈把运河改成水渠的原因,最起码水渠的开支要小很多,若是朱瞻埈愿意去找皇帝求求情,也未必不是不能从皇帝那里把这笔预算要来。 实在不行,也可以先从账面上把这笔钱借出来,等水渠修好了之后再想办法补上。 至于说补上缺口的方法那可就太多了,不管是在招募勋贵子弟的时候收点孝敬,还是将来工坊盖好了干点私活挣钱,亦或是在给朝廷的报账方面做一些花账,杨溥都有办法解决这笔钱的问题。
毕竟修一条水渠的开销只有那么多,想一些办法补上确实不难。 至不济,还可以用勋贵将门捞钱的祖传法子,吃点空饷也能把账面抹平,只看朱瞻埈想不想罢了。 这要是放在洪武朝肯定是不行的,明初四大案里的空印案不过是官员们想给自己行个方便,都被老朱掀起了滔天大案,杨溥的这种做法肯定是要掉脑袋的。 但如今的永乐朝虽然也管得很严,官员们大多还有点节cao,可有些事情却也有了可cao作的余地。 只是对于朱瞻埈来说,这些方法却是他所不喜欢的。 他在想了一下之后,对杨溥问道:“杨先生,咱们建军营,这各种材料的运送是从水路运过来,还是从陆路运过来?” “水路?陆路?军营建造所需的材料物资,都是从南京城里户部的仓库拨给,是从陆上用车马运过来的。”杨溥有些奇怪朱瞻埈为什么要这么问,但也还是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补充道:“如果殿下觉得用车马不好的话,也可以在城里找个码头,用船沿着秦淮河运过来,只是这样的话就需要修个码头了。” 听到杨溥这么说,朱瞻埈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没错,确实要修个码头。” 杨溥脑子一下子有些没有转过弯来,不明白朱瞻埈为什么要这么作,但作为谋臣他还是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之后说道:“殿下若是只为了运输建造军营的材料,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从南京城里到这也没有多少路,用车马运输比建一个码头的开支要小得多……殿下您是另有安排吗?” “不错,杨先生你是懂实务的,你说如果我在这定淮门外修一个码头,允许商船靠岸装卸货物,那些商人愿不愿意出钱帮我修这个码头,甚至是修一条运河呢?”朱瞻埈看着杨溥,冲他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