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项目大发展(求月票!)
书迷正在阅读:重回高考那年之努力绽放、张万森,下雪了、论,炮灰的自我修养、万兽仙尊、我在人间修南天门、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入墓为婚:谈谈情考考古、忆那三年的青春、救命!隐婚老公当着全球撩我、御灵从斩身开始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三百零七章大工程大项目大发展吴县县城就是半个苏州城,位于整个吴县区域的东北角,只看吴县版图,这县城地理位置很“偏”。 而位于吴县腹地的木渎镇,才是吴县版图地理意义上的中心点,而且又有四五条水道交汇,也是吴县腹地交通枢纽。 如果吴县县衙不设在苏州城里的话,大概就会设在木渎镇,这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以林大官人才会大力经营潜力巨大的木渎港和木渎镇,将这里逐渐变为根据地,并以此辐射全县。 林大官人来到木渎镇,除了陪陪范娘子,还有巡视领地的意思。 在林大官人心里,木渎镇和木渎港是两回事,木渎镇是可以外包给代理人的,但木渎港必须要直接掌握在手里。 木渎镇主体在胥江北岸,目前木渎港也在北岸,林大官人站在岸边,但眺望的却是对面南岸,手里指指点点的画圈子。 原申氏义庄主管、被林泰来挖到木渎港当主计、现在又荣升为木渎港主吏的马英明,此时陪同在林泰来身边,介绍最近的情况。 “去年木渎镇沈家参与了暴乱,被抄没家产时,有数百亩田地纳为更新书院义田。 今年根据坐馆指示,我们陆续通过各种手段,将这数百亩田地都置换到了对面南岸,形成了完整的地块。 现如今站在这里,所能看到的南岸地块都是归我们所掌控了。 只有那一排柳树东边的十亩地,不属于我们所有。” 有点强迫症的林大官人问道:“为什么还夹杂了这片地?” 在一整块地盘上,却有一小片别人的地,怎么看怎么别扭。 放到涂地图策略游戏里,宁可赔钱也要宣战。 马英明无可奈何的说:“那是张幼于老先生去年早早买下的地,如今说什么都不肯转卖,就只能先这样了。” 听到这个,林大官人也想起了张幼于去年投机买地这件事,只能认了。 然后又开口道:“目前几百亩地也够用了,可以先在南岸开工修建新港。 等新港基本完工后,木渎港税关要搬迁到南岸新区,把过境船只都引到那边去。” “坐馆还有其他考量?”马英明心里很明白,如果只为搬个税关,也用不着几百亩地。 林大官人便询问道:“你说在南岸依靠新港,建一所织布作坊如何?” 马英明愣了愣,下意识的反问说:“那有什么意义?” 相对林坐馆现在的事业版图,弄几十张织机搞个织布作坊,简直就是用佛郎机炮打蚊子。 就好像是一个家资巨万的富豪,去路边摆地摊的感觉。 林大官人补充说:“我说的是数百张,甚至成千上万张织机的作坊。” 马英明又愣住了,刚才坐馆说起织布作坊,下意识以为是最多几十张的那种,没想到坐馆的数字那么大。 稍加思索后,马英明又回答说:“就算坐馆弄来上千张织布机,那又有什么意义? 现如今织布主力都是乡里农妇,江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布,一年能产出几千万匹布。 这活在家一个人就能干了,织机也好,原料也好,自家都能搞定,所以别人有什么理由要到坐馆你这织布作坊来上工?” 林大官人不禁仰天长叹,嘴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果然小农经济是阻挡工业化的障碍啊。” 如果织布技术不比别人先进,利润率不比别人高,又没有“羊吃人”之类的强制手段,那别人为什么要来给资本家打工? 他林泰来又不是理科生,不会发明新的织布技术,没法从技术上创造出可供剥削的剩余价值。 “如果织布作坊不好办,那就先试试丝织。”林大官人改口说。 马英明终于没再说“这有什么意义”了,点头道:“如果是丝织,也不是不行,现如今城里机户其实都是丝织。 一张织机需要三五个劳力侍弄,原料更贵,技术环节也更复杂,一般家庭还真做不了。 所以丝织业机房还是能赚大钱的,城里就有数百张织机的大机户,每年获利不亚于万亩良田。” 听到说可行,林大官人就狂野的说:“那我们也搞机房,也不对,我这叫工场! 前期就收着点,先规划个一千张织机的布局。” 马英明:“.” 坐馆你知道布局一千张织机,是什么概念吗? 那苏州织造局也就六个堂口,两三百张织机,千把织工而已! 单说织机成本,每张就是五两,一千张又是多少?这还不算其他投入。 这在伱林大官人的嘴里,还只是个“初期”规模? 还没等马英明想好怎么回应,又听到林大官人忽然莫名其妙的亢奋起来,像是表演一样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的说: “然后通过丝织业带动缫丝、刺绣等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南岸新区形成产业集群,依托木渎新港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海外,走向世界!” 其实知道点历史的都知道,海外贸易大爆发即将到来,这就是林大官人敢于上马大工场的底气。 马英明连忙道:“步子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林大官人用力的挥动手臂,坚定的说:“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还能成什么事?我告诉你一句话,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个地方要有大工程大项目,才能有大发展!” 然后林泰来还是不死心,又说:“不过丝织物毕竟是奢侈品,棉布才是影响力更深的大众产品,我们不能忽视了底层民众的需求啊。” 现在林大官人的手下们只要听到“影响力”三个字就头疼,感觉林大官人为了这三个字,总是干一些往外扔钱的事情。 明明这么大一个基业,结果财政状况一直紧绷绷的。 随后马英明又听到林大官人说:“虽然目前条件不成熟,但今后还是要多想想法子,把织布工场也做起来。 若能有个几万织布工人,年产数以百万计布匹,天下何处不可去?” 马英明很想反问,你坐拥几万靠你吃饭的人,想去哪里? 主要是林大官人忽然想到,山东是除了江南之外最大的棉花产地,也是最大的棉花“出口”省,又和江南有运河连通,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文章可以做。 如果不是林大官人的表现“一贯正确”,马英明这时候就想吐槽林大官人“好大喜功”了。 兜里都没积攒几千银子,却张口大工程,闭口大项目,到处做规划,遍地搞建设,一问就是超前,再问就是布局。 这种急切拍板上项目的节奏,马英明只在史书里的秦始皇和隋炀帝身上见到过 马英明感觉林大官人目前的精神状态,和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或者登基后的隋炀帝一模一样。 但是他看了看左边,税关主计宋全是林大官人的老长辈了; 又看了看右边,税关河快头目是林大官人的亲三哥。 最后马英明只能暗叹一声,自己还能有啥选择,只能林大官人想干什么,就跟着干。 反正下面第一步是先在南岸修建新港,这总能派上用场,不会白费工夫。 此后数日,林大官人就在横塘镇和木渎镇之间反复横跳。 不但在两处轮流过夜,而且居留时间要精确到刻,保证两边居留时间完全一致。 当然林大官人除了陪孕妇也不能闲着,以更新社坐馆身份,接见了新吴联各加盟社团、胥太水务集团所有组长级别以上头目。 在苏州城活动主打一个官方身份,但是到了城外广大乡村地区,却还是以社团身份为主,这非常具有大明特色。 一连过了七八日,时间已经进入七月下旬。 林大官人正在横塘镇林家大院,劝安乐堂堂主兼新吴联大龙头陆义斌不要退隐。 如果不是陆大龙头偶尔还在社团典礼上亮个相,很多社团伙计差点都忘了,新吴联名义上的大哥是这位。 今天大哥陆头领跑到林家大院,表示年事已高,准备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了。 义薄云天的林大官人当然不同意了,苦苦劝道: “老陆啊!一入江湖岁月催,只要进了江湖,哪还有什么退路啊!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你也不过才五十多,我看你老当益壮,好好养着,再干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正在这时,高长江从十里外的苏州城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 “苏州城里的事情,坐馆是不是又忘了什么?”高长江没好气的问道。 林大官人想了一会儿,疑惑的说:“该指示的工作都指示过了,还有什么能忘的?”
高长江问道:“坐馆你有没有想起,你还需要去苏州卫上任?李指挥让我传个话,你什么时候上任?” 林大官人猛然拍了拍额头,“老高啊,可想我有多么繁忙!身为一个官员,居然连上任都忘了。” 转头就对陆头领喝道:“老陆!我都忙到这样了,你还要添乱,是不是真想一劳永逸啊?” 安乐堂堂主兼新吴联大龙头陆大哥退出江湖未遂,郁闷的走了。 林大官人又赶紧吩咐高长江说:“你回复李长官,我明日就去卫署报到上任。” 正好这段时间被两个孕妇折磨的精神衰弱,回城里解脱几天。 第二天,林大官人就跑到苏州城去了。 其实苏州卫的卫署和苏州府的府衙在同一条街上,只不过在府衙的门前叫府前街,在卫署的门前叫卫前街。 原本历史上若干年后,被你大清全都被改成了道前街。 林大官人原来经常路过卫署,但没有进去过。除了被一个姓年的城门把总抓过两次,也没和苏州卫的武官打过交道,毕竟业务上没有关联。 这次林大官人来到苏州卫上任,所有五品以上武官、经历司和镇抚司官员都出现碰面了。 掌印指挥使李天祐让经历司去办手续,然后把林泰来请到了正堂喝茶。 李指挥使开口道:“先前在枫桥时简单介绍过本卫情况,今天有时间,便再多说几句。 本卫正军六千多人,其中两千多人属于运军,由你分管,职责你也清楚。 其他四千人属于屯军,又分陆营和水营,主要负责守卫苏州城。 属于本卫的军籍丁口有个几万人,平常负责屯田和供应正军,或者去巡抚、金山副总兵等其他营地当差。 毕竟整个苏州府各县驻扎了七个营,差事还是不少的,但那些营兵与我们苏州卫无关了,我们只管苏州城。” 林大官人没有打岔,就认真听着。虽然他不是掌印指挥使,只管督运,但对苏州卫的基本情况还是应该掌握的。 介绍完了基本情况,李指挥使又问道:“先前你说要开一个苏州卫运军分署,可曾选好了地方?” 林大官人苦恼的说:“还在纠结之中。” 有远和近两种方案,远点就是把分署建在城外比如横塘镇去,近点就是还建在城里。 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林大官人一直也难以抉择。 李指挥使又问道:“你若建分署,必要有标兵,由谁来统领?” 这里标兵就是主官标下亲兵的意思,人数多了就是标营。 对这个问题,林大官人倒是没什么纠结,答道:“让城门把总年某过来就是。” 不知道该用谁时,就用熟人。 说完卫署的事情后,林大官人反过来问道:“今年是不是还有最后一批漕粮运往扬州水次仓?” 李指挥使答道:“预计月底或者下月初就启运,到时候你应该已经接手差事了。” 林大官人就说:“那我就亲自走一遭督运,而且烦请李长官调配好扬州水次仓的驻防仓军和仓吏,我一起带过去。” “好说好说!”李指挥使这边自然没问题。 所有能给军籍子弟找出路的差事,只要不是上前线当炮灰,都会受欢迎。 就是李指挥使总觉得,林大官人这个新上任的苏州卫武官,似乎对扬州事务的兴趣比苏州还大。 他哪里又知道,表面上家大业大、手下吃饭伙计可能上千的林大官人,资金链极度紧张,缺钱缺的快急眼了。 沧浪亭名胜复原工程、桃花庵扩建工程、济农仓私有化、木渎南岸新区建设等等项目,哪个不用钱?哪个不是资金运转周期很长的项目? 其它的像捐助府学祭品、赞助文化名人张老师采风等小开销,都懒得算了。 关键是,林大官人不喜欢稀释股权,从本地商帮引入风险投资。 更新社有申盟主一个名誉董事长就够了,不用再找那么多名誉董事。人心叵测,董事多了以后都是麻烦事! 于是江北明珠扬州城,就成了林大官人心中的彼岸。 感谢大家支持,继续求保底月票啊啊啊啊啊,官方推荐机制有大病,书友支持就是本书目前唯一的成长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