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话事人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动作频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动作频频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二章动作频频议论到这里时,蔡御史心里稍微轻松了点,总算确定了一个办法,有个章程了。

    按照那林泰来的习性,只要王老盟主来扬州开文坛大会,就一定能把喜欢虚荣的林泰来引过来。

    然后让这文坛大会开上一个月,能拖林泰来多久是多久吧。

    至于林泰来能不能捣乱成功,王老盟主会不会被打脸,复古派是不是被羞辱,蔡御史并不放在心上。

    他的目的只是尽力拖住林泰来,尽量让林泰来在扬州多滞留一段时间而已。

    想了想后,蔡御史又问道:“如果只有一个办法,还是有点单薄了,不太牢靠。

    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一并用上,多多益善,效果更好。”

    另一个师爷张先生说:“若东翁还想另求良谋,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蔡御史对两个师爷都很信任,点头道:“张先生尽管说来!”

    张师爷又开口道:“林泰来三番两次到扬州,堪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显然渴望进入盐业。

    从他的做法也能看出来,第一次到扬州,从郑家手里强租七千盐引,上次到扬州,从汪家手里强租五千盐引。

    由此可见,林泰来对盐引是贪得无厌,极为渴望的。所以只要有盐引,不怕吸引不住林泰来。”

    蔡御史点头称是,林泰来对盐引的吃相,简直如同恶虎抢食一样,说是生撕活咬也不为过。

    也正因为如此,去年汪庆登高一呼,好多人才肯附和汪庆,形成一个松散的反林同盟,那都是被林泰来吓怕的。

    然后又听到张师爷说:“东翁可以让盐运司放五千新引窝出去,招纳盐商认窝!

    我就不信,林泰来还能对此不上心?只要把认窝程序拖延着,总能让林泰来在扬州滞留一两个月。”

    蔡御史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也点头道:“这个主意也不错,总体可行!”

    “窝”在盐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思就是资格凭证。那么所谓引窝,就是盐商购买盐引的资格凭证。

    盐商从盐场买盐需要盐引,但是领取盐引又需要引窝。

    简单地说,盐引是一次性的,每年用完就作废了。

    而引窝是固定存在的“不动产”,每年都可以凭借引窝的窝数来领取相应数目的盐引,当然要先交钱。

    五千引窝的意思就是窝数五千,可以据此每年领取五千盐引。

    而且引窝是能够世袭的,就像田地一样,可以代代相传,又称为窝本。

    所以说,林大官人强租来的一万两千盐引,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一万两千引窝或者窝本。

    至于引窝怎么来的,当然是盐商花钱从盐运司买来的,这叫做认窝。

    当然引窝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价格很贵,一般没有大资本玩不起。

    比如想全部吃下五千引窝,总花费至少需要白银万两以上。

    这对林泰来而言肯定也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吃力就对了,越吃力越能让林泰来在扬州消耗时间。

    见蔡御史不反对,张师爷便道:“既然东翁也同意了,那我尽快与盐运司商议个章程,怎么放这五千引窝。”

    虽然蔡御史是巡盐御史,不是盐运司的主官,但是对于蔡御史的指令,盐运司不敢不听。

    在大明的最开始,巡盐御史只是负责对盐务进行监察和查账,和盐运司没有上下级关系。

    但是大明官场体制发展到现在,带风宪衔的官职权力越来越大,巡盐御史已经成为盐运司事实上的上司,和巡抚变成了布政使的上司一个道理。

    蔡御史心里也有数,这些年淮盐购销状况不错,所以再放五千新的引窝出去问题不大。

    长随蔡十全看到两个师爷的意见都被采纳了,唯独自己作为绝对心腹,没有表现机会,心里就有点急。

    他赶紧又说:“其实也可以给林氏盐业找一点小麻烦,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

    林泰来肯定要花费时间精力解决麻烦,这样也能把林泰来拖在扬州城。

    而且这样也能显示出老爷的威风,免得让外人小看了老爷。”

    蔡御史也同意了,又强调说:“但只能是小麻烦,不可大动干戈,以免林泰来狗急跳墙、铤而走险,本院可不想重蹈杨俊民的覆辙。”

    巡盐御史所以决定的事情,立刻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布置起来。

    在扬州城这特殊的一亩三分地上,巡盐御史是超于知府的存在,说话甚至比巡抚还硬。

    知府最多就是挖一下护城河,堆积出一个梅花岭,绝对不敢想着,请王老盟主到扬州开文坛大会。

    至于放出五千引窝的风声,在扬州城里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晚明并不是清代中期,扬州盐业的各种数值还没有那么膨胀,至少官方数据还没有膨胀起来,而且还没有出现窝本高度集中的情况。

    以当今的划分标准,拥有五千窝本就能称得上中等盐商了。

    这次官方一口气放出五千引窝,如果全部吃下,可以立刻造就一个中等富商家庭。

    巡盐察院这些动作,汪员外算是最先感知到的人之一,毕竟委托了汪员外向盐商募资。

    于是汪员外毫不犹豫的,立刻把远房亲戚陆君弼请了过来。

    说是远亲,但陆君弼还是偷偷摸摸过来的,与汪员外也是偷偷摸摸的会见。

    毕竟陆君弼现在的主要身份是林氏盐业的大掌柜,而汪员外则是反林同盟的盟主,两人名义上应该是为了利益而水火不容的关系。

    汪员外开门见山的问道:“巡盐察院动作频频,林大官人什么时候再来扬州?”

    陆君弼警惕的说:“怎么?你有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还是你不想看到林坐馆?”

    不怪陆君弼多想,五千引窝这块rou太肥了,而林氏盐业目前手里窝本都是租来的,没有属于自己的窝本总是不踏实,就好像大厦没有基石。

    此刻他还以为汪员外想趁着林坐馆不在,吞下这五千引窝。

    毕竟汪员外也是很有声望的人了,在盐商群体里也是具备了话事资格的大捞家。

    汪员外看到昔日远亲如此不近人情,心里有点生气的说:

    “去年一开始,我号召反林聚会时,尚有五六十人肯来;到了年底时,就只有三四十人了;而到今春,更只剩下二三十人了!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林大官人的恐惧又渐渐淡化了。

    如果林大官人再不来扬州,只怕这二三十人也剩不下几个了。

    所以我怎么可能不愿意看到林大官人?我比谁都希望林大官人出现在扬州城!”

    陆君弼无语,汪员外这番话倒也是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汪员外说出了自己的诉求:“面对新放出的五千引窝,如果林大官人想认窝又缺钱,我可以借钱给他!

    但是希望他能把先前租走的五千窝本还给我,不然我手里没剩几千窝本,说话都不硬气。”

    陆君弼这才说出了实情:“林坐馆已经在路上了,不久之后就会抵达扬州。”

    但现在面临复杂的局势,陆君弼觉得自己不能只干等着了,从汪府出来后就启程南下,主动沿着运河去找林大官人了。

    在这个时候,林大官人还在运河上慢慢悠悠的晃荡。

    制式漕船的标准容量是四百石,这次运送五万石漕粮,连带损耗以及其它,船队总共一百几十艘。

    这次傍晚靠岸后,随行的张凤翼老先生忍无可忍的来到林泰来的大座船。

    不过没见到林泰来,只看到了左护法张文,张凤翼抱怨说:“这路程速度也太慢了。”

    张文打个“哈哈”说:“一百多艘满载漕船的队伍,当然不能和单独座船的速度相比,老先生见谅则个!

    如果老先生着急,可以脱离队伍,先行去扬州城。”

    张凤翼心里吐槽,如果他们自行去扬州城,那边的一帮子暴发户谁认识他们啊?

    又忍不住说:“不只是这些缘故吧?本来可以夜航的,但听说伱们坐馆每天都要固定花费半个时辰,与一队五十人谈心,实在太浪费时间了。”

    张文反问道:“我们坐馆效仿古之名将爱兵如子,与士卒亲切相处促膝长谈,有什么问题?”

    张凤翼挥了挥手说:“不与你啰嗦了,我找你们坐馆去!”

    在岸上不远处,林大官人与五十名官军围坐一圈,对着旁边的军士亲切的问道:“去年多赚了几两?”

    那军士响亮的答道:“托长官的福,去年能往回运盐,能比往年多挣了七两,家里宽松多了!”

    林大官人欣慰的说:“为下属伙计们谋福利,都是我这个首领应该做的。

    听到你们都得到了好处,我这心里非常高兴,也不枉我在扬州打生打死了。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重整盐业秩序,以后这大概就是一个长久的活计了。”

    “多谢林长官给的饭碗!”那军士激动的说。

    苏州一般打工人年收入也就十多两,普通军士除了管饭外月薪只有九钱,每年增收七八两已经是巨额增长了。

    张凤翼走到近前,听到了这些对话,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求一下最后的月票啊啊啊,明天继续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