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话事人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刚到一件奏疏(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刚到一件奏疏(下)

    大明话事人正文卷第三百六十六章刚到一件奏疏当今通政司左通政的姓名,放眼整个朝廷里,那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他叫徐申锡,徐是申首辅曾用过的姓,申是申首辅恢复后的本姓,锡是另一个大学士王锡爵的锡。

    最关键的是,徐申锡居然还是苏州人,和申王二相算是同乡。

    所以徐申锡的姓名在朝廷里被引为笑谈,成为一个梗,这让徐申锡非常不忿。

    时间长了后,徐通政的心态就有点炸,变本加厉的反过来喜欢看别人的乐子。

    徐通政知道今天部院大臣、科道言官在东朝房开会,所以看到文坛领袖联名检举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的奏疏后,他觉得这是一个挑起乐子的好素材,就直接派人把奏疏扔进了东朝房。

    这样有一种趁着别人蹲茅厕时,把爆竹扔进茅坑里的快感。

    可以说,徐通政的目的达到了,这封奏疏把所有大佬们都整蒙了。

    十几个文坛领袖人物联名弹劾一个官员的事情,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尤其是左副都御史石星,开始怀疑王老盟主是不是老糊涂了?

    先前你王老盟主传话说,让自己把蔡时鼎这个巡盐差遣延期,现在反手就带头弹劾蔡时鼎,这不是坑自己吗!

    文坛大佬的联名奏疏里主要内容是,巡盐蔡御史横暴不法,指使家奴走私并栽赃扬州卫,激起了扬州卫兵变,幸赖苏州卫千户林泰来极力斡旋,没有酿成更大祸事。

    很多人都想知道,什么叫“林泰来极力斡旋”?似乎这句话才是奏疏的灵魂。

    但很可惜,奏疏里并没有详细说明具体情况,反而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

    王司徒笑完了后,又对礼部尚书沈鲤说:“这不只是民意,还是士林舆情,沈尚书说句话啊。”

    按惯例涉及到文坛的事务,一般都是要听听礼部意见的。

    沈鲤此时的心情,就真像是去年那次,眼睁睁看着左都御史辛自修被拉下马时的感觉了,十分无力。

    蔡御史能坐在巡盐御史的这个要害位置上,肯定是清流势力重点培养的骨干人物,而且清流势力在江北进行布局的重要人物。

    但如果蔡御史被一大帮文坛领袖联名检举,那就很难保住了。

    毕竟这些文坛领袖对舆论影响力很大,而清流势力又是非常注重舆论和名声的。

    关键是隔着两千里,沈尚书也弄不清楚,蔡时鼎到底干了什么蠢事,能让一堆文坛领袖级别的老前辈联名检举?

    衡量完得失后,沈尚书万般无奈,只好对左都御史吴时来说:

    “士林清议不可轻忽,还是先让蔡御史离职回都察院,接受考察吧。”

    吴时来嘲讽着说:“如果石副宪无异议,不再坚持让蔡时鼎继续巡盐,自然没问题。”

    石星只能装聋作哑,在心里埋怨王老盟主这个不知道是喝了假酒还是老糊涂的坑货。

    在扬州能呼风唤雨的巡盐御史,于朝廷最高层大佬三言两语之间,命运就被敲定了。

    此时此刻,远在扬州城的蔡御史还沉浸在首辅摆烂的喜悦中,感觉形势大好、优势在我,没见林泰来都不敢在扬州露面了么?

    东朝房里,申首辅另一个“御用打手”、掌道御史柯挺突然又跳了出来发言。

    “蔡时鼎遭到处分罪有应得,但是被蔡时鼎污蔑不法的千户林泰来,反而斡旋有功,该当有所升赏,不然就是兵部的疏忽!”

    兵部尚书王一鹗没好气的说:“等本部回到兵部就叙功!”

    柯挺又说:“从蔡时鼎之事可以看出,扬州盐务衙门只听命一人专权,致使弊端重重,应该有所改变了。

    扬州盐务各处关卡哨所使用之盐丁,皆归盐运司掌管,上上下下很容易勾连生弊。

    今后可以将盐丁更替为卫所官军,让卫所官军负责巡逻缉查,与盐政衙门官吏互相监督,方可使盐政清明!”

    户部尚书王之垣诧异的看了好几眼柯御史,这些词一听就是林氏风格,但是谁教给你柯御史的?

    难道林泰来隔着两三千里,还能对你柯御史传音入耳?

    稍加思索后,王司徒突然产生了危机感,看来是林泰来在朝廷中另外暗藏了代言人。

    这时候,刑部尚书陆光祖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嘉靖二十六年的老前辈们,刚才丢了面子。

    明明自己刚才提起的是蔡御史弹劾林千户横行不法,但结局却是蔡御史出局。

    于是陆尚书又主动提起另一件案子,“先前苏州府上报请示,对首揆次子申用嘉治罪。

    刑部认为应当定罪,但都察院为何迟迟没有回应?”

    左都御史吴时来答道:“朝廷已经派了钦差前往苏州,现在肯定要先等待钦差调查结果,而后再议!”

    陆尚书反驳说:“苏州知府上奏的是人命案,而钦差调查的是苏州知府贪污案,岂可混为一谈?

    朝廷对人命案之裁决,和钦差调查的事项没有关系!”

    吴时来又道:“任何官司,没有只听一面之词的道理!故而不能只听苏州府奏报,还要等首揆表态。”

    这意思其实就是,如果首辅真的辞官,那还定个屁罪?难道首辅官职还不能顶罪么?

    陆尚书仗着辈分高,直接呵斥道:“伱身为都察院大中丞,却如此阿谀执政,唯执政之命而从,不配为风宪!”

    一直很低调的新任吏部右侍郎赵志皋站了出来,提醒说:

    “朝中议事,最好是对事不对人,大司寇你这话有些过了。而且你们强行要针对申家次子定罪,如此行事也太过了。”

    陆尚书凛然回应说:“我倒是以为,矫枉必过正!

    为了荡清风气,即便有所偏激也在所不惜,除非是立身不正,所以心虚之人!”

    大多数人都以为,赵侍郎还会顶撞几句时,赵志皋却轻轻笑了笑,只说了句:

    “大司寇记住,不是只有你们能偏激的。我就看着你们开了先例,如何后患无穷吧!”

    在大部分人耳朵里,赵侍郎这话有点软弱了。

    忽然又有个通政司官员,站在门口叫道:“刚到一件奏疏!南京左都御史李世达从苏州发来的!”

    东朝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吗,都知道这是一份很关键的奏疏。

    此后又听到那通政司官员说:“李世达奏称,苏州府府库官银账目不清,知府石崑玉无法摆脱嫌疑!

    又因石崑玉缘故,屡次激起苏州城千人以上规模民变,致使巡抚李涞两次遭受袭击,甚至被乱民扔进河中!

    幸赖苏州卫千户林泰来极力斡旋,没有酿成更大祸事,稳住了苏州城局势!

    其后知府石崑玉见局面不可收拾,难以洗清府库官银嫌疑,已经畏罪自尽!”

    通政司官员说这件奏疏的内容后,似乎没有引发出激烈议论,东朝房里依旧鸦雀无声。

    所有大臣们都被这封新到的奏疏雷得里焦外嫩,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比刚才那封十几名文坛领袖联名弹劾蔡御史的奏疏,还要夸张十倍。

    难道被派往苏州的钦差大臣李世达也喝了几十斤假酒?江左地区假酒这么泛滥了吗?

    就算是府库账目不清,正常cao作是可以报一个“查无实据”,这就是春秋笔法。

    结果李世达报的是“洗不清嫌疑”,屁股歪到了另一边的春秋笔法。

    对此所有大臣都难以理解,不明白李世达为什么这样上报。

    还有不能理解的就是,石知府到底遭遇了什么,居然直接自尽身亡?

    按道理说,石知府敢于查申家,胆子不至于这么小,抗压性也没那么差,怎么就会自杀?

    更诡异的是,钦差大臣李世达与石知府不是一伙的吗?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石知府自杀?

    甚至李世达的这封奏疏完全没有为石崑玉辩解,反而给石崑玉定罪,这更像是仇家的手法。

    最神奇的是,大家又听到了“苏州卫千户林泰来极力斡旋”这种话。

    在扬州城是你林泰来斡旋兵变,在苏州城还是你林泰来斡旋民变,怎么哪里都是你在斡旋?

    所以听完了李世达的奏疏后,大臣们反而更糊涂了,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表态。

    大佬不好说话,首辅的御用打手、掌道御史柯挺便率先开口道:

    “如石崑玉这般贪赃五千两的人,再给别人定罪,还能可信吗?焉知不是收了好处?”

    “贪赃五千两”这几个字,刺痛了礼部尚书沈鲤,下意识的喝斥道:“住口!”

    人都已经死了,还要泼脏水?

    柯挺讥讽道:“我想起来了,石崑玉出任苏州府,似乎是沈尚书你举荐的。”

    沈鲤简直要吐血三升,比起蔡时鼎,石崑玉是更重要的角色,形象也更出众!

    为了培养“小海瑞”,他们也是费了不少心血。

    哪怕是斗争失败了暂时回家也好,总能有东山再起的时候,结果居然直接自尽了!

    本来为了反转效果,安排了别人污蔑石知府贪赃五千两银子,可是踏马的弄假成真了!

    他死活想不明白,李世达到底犯了什么失心疯,居然给自己人石崑玉定罪,还把石崑玉逼死了。

    沈尚书有点怀疑,江左地区是不是被鬼神力量下了诅咒?

    从王世贞到李世达,一个个都像是性情大变,不分敌我的自相残杀!

    柯挺直接开始痛打落水狗,提议道:“石崑玉虽然畏罪自尽,但该有的处罚不能少!

    应当剥夺其本人所有诰封,按照贪赃五千两重罪,将家产充公!”

    然后又对兵部尚书王一鹗说:“苏州卫千户林泰来斡旋民变,稳定局势,又该叙一次功了!”

    王一鹗无语,这功劳来的是不是太容易了点.

    又又来了个通政司官员,还是在门口叫道:“又新到一件六百里加急奏疏,是苏州府推官郭通发来的!有必要让诸公知晓!”

    众人兴趣不大,估计是个照本宣科的善后奏疏,没什么可关注的。

    “在知府石崑玉自尽后,苏州府推官郭通竭尽全力,不眠不休的勘查清楚了真相!

    郭通经过数百人的对比论证,已经证实今年府库肯定没有亏空五千两官银。

    所以石崑玉乃是清白之身,所谓贪赃五千两肯定是构陷污蔑!”

    众大臣听到这里,心情有点麻木,主要是今天被雷的太多了。

    哦,苏州府推官郭通还了石崑玉一个清白,然后呢?人都已经死了,留着清白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那通政司官员还在说着奏疏内容:“苏州城民愤大起,皆迁怒于污蔑石崑玉的巡抚李涞。

    故而又第三次冲击围攻李涞,将巡抚察院后堂焚毁!

    短短数日内连续三次遭受群殴,李涞不堪其辱,亦自尽身亡!

    幸赖苏州卫千户林泰来极力斡旋,没有酿成更大祸事,稳住了苏州局势!”

    众大臣:“.”

    左一个斡旋,右一个斡旋,怎么哪都有你林泰来斡旋?

    向来气定神闲、养气功夫十分到家的礼部尚书沈鲤突然失态暴怒了,厉声喝道:“李世达这蠢货在干什么?”

    通政司官员答道:“苏州府推官郭通的奏疏里还说,苏州城民众怒气冲天,皆以为钦差昏聩无能,冤枉了石知府。

    所以在围攻了巡抚察院后,又去围攻钦差座船!

    钦差大臣李世达气急之下跳水自尽,但是被随从救了上来,但已经重病不起!

    幸赖苏州卫千户林泰来极力斡旋,把民众都劝退了,没有酿成更大祸事,让钦差座船得以离开苏州!”

    大臣们除了瞠目结舌之外,已经失去反应能力了。

    到此为止,苏州城闹剧的三个主角官员,全都自尽。

    其中两个成功,一个未遂,所以最终是二死一重伤。

    从名声上说,两个是彻底身败名裂了。而另一个先身败名裂又被洗白,但是人却已经死了。

    这个结局,可谓是惨烈,而且是超出了在场所有大臣想象的惨烈。

    从严嵩之后,政斗就没这么惨烈的!

    有的人想起了赵志皋的话,难道赵志皋刚才说“不要太过分”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警告?

    不知是谁,大声吼道:“苏州城一定有问题!朝廷必须再派钦差,进行彻查!”

    那通政司官员又说:“推官郭通还奏称,苏州城百姓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恳请朝廷暂时不要再派人到苏州了!

    不然的话,若再激起民变,本地现有官吏已经无力继续斡旋了!”

    好像双倍月票到了?求月票啊,我还在构思新剧情,明天开始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