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九章 连环套
书迷正在阅读:韩娱之阴阳眼、人类的故事-The Story of Mankind(英文版)、僵尸萌妃来袭、最强都市王、娇妻如云:大院深处、抢妻:关东红盖头、毒宠之天降胖妃、夺妻:蚀骨柔情、恨长歌、孽恋:绝色老板娘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时下,古玩收藏与交易已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后,最为热门和时髦的投资方式之一。 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将其作为闲暇时的一种“雅嗜”大加追捧。殊不知,在诡谲而神秘的古玩行当中,时时上演着鱼目混珠的欺诈诡计。特别是一些“眼力”不高却出手阔绰的新入门玩家,很容易成为骗子攻击的目标。 而就在这望湖楼古玩城中,这位李总不仅生意做得精明,而且还有一些眼力,然就是这样,他还是这样一步步陷进了骗子精心编制的“连环套”中。 张天元站在一旁听着李总唉声叹气地讲着自己的故事,这对这个事儿大概有了些了解。 李总是西凤市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这些年来,他经营有方,身家丰厚。因为平时身边有一群热衷收藏古玩的商界朋友,他也逐渐迷上了古玩,并决定“试水”收藏几件拿得出手的物件。 他最先做的,就是在望湖楼古玩城中购买了几个摊位,做起了古玩生意,打算先摸摸这一行的情况,了解一下古玩这个东西,免得日后受骗。 还真别说,他这生意做得是相当不错的,因为望湖楼古玩城当初扩建的时候他就在里面投了钱,故而他在这里↑租赁一个摊位,那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别人只当他是玩玩,却没想到他玩得越来越大。 2012年7月,李总到银通区铜柱县洽谈恒温冷库合作项目,认识了古玩市场的“拉纤”人,也就是负责卖家与买家联络、说合并收取佣金的介绍人贾骨。贾详说拥有着悠久历史的银通区铜柱县有一个信誉口碑都不错的古玩收藏家,他手上有一批刚刚出土的秦汉时期青铜器准备出售。 李总一听就来了兴致,心动不如行动,生意还没洽谈完,就急匆匆地按照贾骨的提供的地址、联系人,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铜柱县。当天午后,他就在铜柱县东郊一个村子里,见到了当地收藏家陈彤王。 话说这陈彤王,虽是偏居乡野,却绝不像是普通平凡的农民。一件老式的月牙白对襟上衣,一条黑绸裤,纹丝不乱的头发,很有些仙风道骨、世外高人的儒雅。 特别是说起话来咬文嚼字、出口成章,对现今收藏界流行的各种宝物如数家珍,完全是资深玩家的派头。 再看陈彤王的家,更是不落俗套、古色古香,清一色的红木家具,与周边民宅的建设格局和装饰迥异。从繁华大都市初来此处的李总,犹如进入幽谧的桃花源一般,更是有了“奇人高人在民间”的感慨。 明白李总的来意后,陈彤王从里屋拿出了一个黑匣子。他戴上白手套将匣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用层层红布包裹着一个小巧的铜马车,斑驳的绿色铜锈清晰可见。 随后,陈彤王向李总诚恳地道出了青铜器的来历和“挥泪”出售的“隐情”。原来这是他本家的一个侄子,在窑厂打工刨土烧砖时挖出来一批青铜器,这架铜马车就是其中的一个。因家中老人生病无钱医治,才不得已放到他这里“寄卖”。 对古玩心痒多时的李总,觉得自己遇到了“捡漏”的好机会,心中便涌起了将宝物收入囊中的冲动。但毕竟是在尔虞我诈的商场搏击多年的商人,李总还是暂时按耐住了欣喜,并告诉陈彤王想请西凤的朋友来“掌眼”后,再商谈买卖事宜。 李总说的朋友,正是他公司的副总张六一。张六一是一位多年的古玩收藏“发烧友”,甚至可以说是李总古玩爱好的“启蒙者”,尤其擅长鉴定瓷器和书画,并持有陕州省收藏家协会颁发的“会员证书”。所以,李总对张六一的鉴赏眼光和能力深信不疑。 同年7月23日,接到李总的电话后,张六一立马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次日便乘飞机抵达铜柱县。虽说玩宝物的年头长些,但毕竟是术业有专攻,张六一将铜马车反复谨慎地打量考究后,对宝物的真伪优劣还真的有些“莫衷一是”。 老道的陈彤王看出了张六一的疑虑,便一改之前拒人千里、高高在上的“仙人”风范,表现得格外热情好客。他体贴入微地说,远道而来的朋友就是贵客,买卖不成情意在。随后,陈彤王邀请李总和张六一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美其名曰“古城铜柱寻宝鉴宝之旅”。 在陈彤王的热情引领下,李总和张六一饱览了素有“要看帝陵。便道银通”的银通区大大小小的景点。 在银通区秦兵马俑博物馆,他们看到了以镇馆之宝青铜牺尊为代表的一系列古代青铜器;在中国古车博物馆,他们见到了一架架发掘出的古车马。特别是在游览的最后一天,陈彤王带领他们从一处废弃的窑厂经过时,不经意地指出那地方是古代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遗址所在处,也正是那架青铜马车的“发掘地”。 就这样几天下来,三人慢慢熟悉热络起来,并有相见恨晚之感。而李总和张六一也逐渐卸下戒备,为陈彤王深厚的古玩专业知识所折服,并决定买下他手上的那架“青铜马车”。 同年8月1日上午,就在双方交易前,陈彤王显得格外厚道和仁义,进行了一番言词诚恳的“友情提示”。他说虽然自己凭借多年的经验认定这件宝物价值不菲,但到底是不是真品不能保证,还请两位朋友三思后再购买。但之前一步步的“循循善诱”,早已使李总和张六一放松了警惕,成为了愿者上钩的鱼儿。最终,双方以15万元的“友情价”成交。 陈彤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卖的虽然是假古玩,做的却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甚至经常能引来“回头客”。而李总,就成为了这样“任打愿挨”的受害者。 第一次交易后,李总把玩着手上的青铜器,是越看越喜欢,并想着一有机会就再购进几件“宝贝”。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在张六一的陪伴下,他多次重返铜柱县,并分三次买下了陈彤王手上其它的铜俑、铜兽、铜灯等21件古玩,并支付款项累计208万元。 2013年初春,在一次古玩收藏圈朋友的聚会上,李总乐呵呵地展示了自己购得的“宝物”。然而,一位朋友的提示警醒了他,古玩的真伪可以到专业的机构请专门的人员“验明正身”。
一开始,李总对此还不怎么在意。心道自己好歹也是个古董商人,怎么可能会被骗呢。所以根本就没有把朋友的警告放在心上。 他反而觉得这个朋友其实是嫉妒他,所以才会这么说的。 不过有一天,他的摊位上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莫邪,这人对青铜器非常在行,看了一眼他那些东西之后就说肯定是赝品。 他心里头不服气,可是却越来越不踏实了。 因为他让人调查过莫邪,虽然查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莫邪这个人,竟然是个盗墓贼,而且对于青铜器的鉴定,也是颇有造诣。 不久,李总找到了几位西凤的文物鉴定专家,证实其所购青铜器皆为赝品,是用化学方法“作旧”的高级仿制品。 转眼之间,重金淘来的珍宝成了赝品,宝物成了废物。李总万万没想到自己栽在了骗子的手上,他整天懊悔不已。而作为李总“参谋”和“军师”的张六一,也因为一连串的失误心怀愧疚,并主动辞职离开了李总的公司。 然而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军师张六一,其实也是整个骗局的关键人物,他早就跟陈彤王勾搭成jian了,两个人多次平分了诈骗来的钱财。 2013年6月间,不甘白白受骗的李总登门找到了陈彤王“讨要说法”,但狡诈的陈彤王却拿出了所谓古玩界“不承诺保真”、“买者自慎”的游戏规则大打太极。陈彤王坚称,古玩业的行规是“不打假”、“不三包”,只要一脱手就不能退货,再说当时自己也进行过“友情提示”,尽到了提示和说明的义务,对方属于自愿购买,所以钱坚决不能退。 李总幡然醒悟,这是狡诈的陈彤王费尽心机设了一个套,引诱他一步步陷入这个“连环计”中,即使发现也翻身不得。同年7月,李总果断到当地警察局报了案。 经警察人员侦查发现,陈彤王出售的“古玩”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出土文物”,而是从一个河南“文物贩子”手中买来的工艺品。 后来这位李总通过朋友还了解到,在银通区警察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关于陈彤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定性的问题一度存在争议。经办案检察官进一步审查发现,当年出手卖给陈彤王工艺品的洛州人证实,李总购得的物品正是他出售给陈彤王的工艺品。 法院审理认为,陈彤王主观上明知自己手中出售的物品不是出土文物,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购买其手中的“文物”,从而骗取巨额款项。陈彤王在交易过程中的“友情提示”行为,也是其实施诈骗的一种手段,其行为构成诈骗罪,由此做出上述判决。 说起来,这个李总也算是幸运的。毕竟最后法院的审判是偏向他的,否则的话,他真得是叫天喊地都无法申冤了,到了那个时候。才真正是叫苦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