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玄幻小说 - 脸大超过脚大在线阅读 - 第一节 科纳村

第一节 科纳村

    在拉法帝国的西边,一群大山矗立在国界边缘,因为山的范围太广,涉及到周边好几个国家,好几种语言。不过,在拉法国习惯把自己统治范围内的大山群称谓米拉山脉。

    米拉山脉据说也是拉法国的最早发源地,各种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到处流传,但因为地势复杂,常年有迷雾在山脉中涌现,山脉中古老的树种和高大的植物以及很多珍稀动物生活得自由自在,也是拉法国少有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状态的区域。

    整个米拉山脉虽然其中的珍禽异兽不少、珍稀物种和资源很多,但山脉从未出现过大量人群居住的情况,也就根本没办法进行道路改造,居住在米拉山脉里的人范围覆盖很广却很散,彼此不知道有存在的情况都很正常。

    也因此在这里居住的人口数量,拉法国和周边的国家一直想统计准确却从未办到过。

    米拉山脉是这片群山最大的山体群,几乎占据了80%以上,这对于一切都依照数据说话的人口统计部门来说,从拉法帝国成立开始就很头疼,就算在先进的科技条件下还是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从空中很容易的就丈量出这片属于拉法国的领土面积,但实际这片土地里面的大山中从未有人真正的走完过。也因为科考队伍在强大的现代工具下偶然发现过还维持着好几百年以前的朝代的群居之地,从他们口中也知道类似几十人的小群居地,还是存在一些的,只是彼此并没有往来,更不知道准确的方位。就算知道也很难在这样一片群山里寻找到在更深处的村落。

    所有拉法国的历史记载中,国家统治者和机构只能是对这片土地拥有统治权,却没办法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在米拉山脉大山的范围中靠近拉法帝国统治区内的边境有一个村庄,因为处在拉法帝国实际控制的边境内,离边境线只有20多公里,多少能从边境的驻守军队情况,了解到世界的变化,而历朝历代的驻军也知道这或许是唯一可以接触到的对这片大山了解最多的人群,相互的尊重一直持续着,偶尔村庄里有人越过国界,军队也视而不见。

    当然,对于这个村庄的人口备案也成了首要问题,几乎每一个驻军到此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记住村子里的每一个人的长相、特征和名字。

    因为在村子里的人看来,这片大山不管是谁在统治,真正的主人还是他们。他们需要这片大山来养活自己,而不是靠政府和军队,因为离此最近的小城镇,至少也步行走上5天的时间。

    如果没有后来拉法帝国的大力发展,有了大型陆地越野车辆,同时为补给边境驻防,硬开辟出来的简易公路,他们几乎不会与外界有什么日常接触。

    科纳是这个村子的名字,文字却还是使用的拉法帝国的古老文字,也正因为如此,拉法帝国才在与周边国家划定边界的时候拥有控制权,虽然现在的拉法帝国文字已经与这个村子原有使用的文字有了差异,但从发音以及文字的来历都能看出来是出自一系的。

    正因为科纳村的生活范围接近边境,生活习惯各方面基本接近于当时代的小村落一样。科纳村里的人都姓“方”,有接近500人,算是比较大的部落,与之最近的邻国的部落都没有这样大的。所以在科纳村里外嫁来的女子都没有姓氏,只有名字。

    而科纳村也一直有条规定,虽然地处偏远,很少有外来男人,但凡外来的男人必须要改姓“方”,否则就不是科纳村的人,也无权享受科纳村的权利。

    据村里人讲,世代流传下来的记事里还是有一些外来的人留在了村里,原因也很多,但总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逃”和“避”。有的是逃跑的、有的是厌倦外面城市生活的,最后都成了科纳的村民,也使得这个村子没有出现近亲血缘造成的遗传问题。

    因为生活在大山里,村民的个性都比较直爽,也很彪悍,男女所从事的劳作也基本都一样,看不出父系氏族或母系氏族的标准模板。

    村里也有走出大山的,不过走出去的人不管生活如何,很少有再回到村里来的,但自从拉法国成立以后走出去的人有些年迈之后依然在临终之前选择回来落叶归根的,特别是最近的2、30年,回来的人明显增多。

    随着返回的人的增加,朴实的村民也慢慢的对外界认知越来越接近,村子里也就慢慢的适应着和外界的往来。

    尽管对于村子里以前是怎么维系生活必须用品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从拉法国建立之后,驻军就成了科纳村生活必需品的托运交换机构了。也因此科纳村才接受了拉法国的管理以及适度的配合,比如人员情况登记,也拥有一张拉法国公民身份证明。

    科纳村被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村里的族谱和祠堂,从拉法帝国建立之后的200多年大家相安无事,除了自然灾祸之外,村里有100多年未曾搬迁,也因此是村里有着记录的时间比较长的一次。

    因为大家的相互容忍,科纳村也开始逐渐把很深远地区的一些劳作地逐渐转换到了居住地附近,虽然没有外界的那些奢侈的消费品,但走出去和外界打交道的村民也慢慢的变多了。

    村民的基本生活来源不再是深山里的野生动物和在城里觉得非常珍稀的野菜、菌类了。靠着山高地肥、阳光充足的优势,稻米一类的农作物、自己栽种的蔬菜、水果也慢慢成了科纳村的主食。

    或许是太多世纪以来的经历,村民以前经常深入老林去捕捉动物的事虽然渐渐的减少了,但却依然作为一种习惯在保持,只不过不是必须的生活方式了。

    但在科纳村里,村规依然比法律更重要,因为这里法律管不过来,甚至拉法帝国至今没有在这里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并非不愿,而是不得已。

    这个大山里的人从没享受过国家待遇,更谈不上福利,行政管理的根本还是税收,村里的人自食其力,靠山吃山,你怎么去收税。甚至,有时候国家的边境安全还需要这些当地熟悉的人来指导,毕竟在这里科纳村的“土著”才是真正的土地的主人。

    以前的朝代也有不顾艰辛前来设立行政管理的,可最后都不了了之。千辛万苦的安排军队来协助建立起了行政部门,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管理的人。

    或许是因为经历的多了,村里的祖训记载有怎么处理的方法,在对抗不了的情况下,整体就搬迁进了大山深处,找都找不到。原始村落的好处就在于没有任何拖累,房屋搭建都是就地取材,家具都是简陋的,村民没什么舍得不舍得的。

    于是,也不知道哪朝哪代开始,再也没有行政管理的部门出现。拉法帝国的开国元勋也曾经想要创造一个可能来改写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的事,可是在建国初期,根本没有那样的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创造的构想也就一直被搁置。

    最后经过元老们的讨论,作为特殊区域特殊对待,边境的驻军成了实际的治安统治和管理机构,可大家都清楚实际上也就是名义上的,无法做到行使实际的权利。

    国家和科纳村都保持这样的形势一直持续着,毕竟村民并没有推翻政府的能力,也根本没在乎过是谁在统治这个国家,只要他们能好好的活下去就足够了。

    拉法帝国第5军团第13师主要负责的就是米拉山脉的边防,13师下属的部队里有一支常年就驻扎在米拉山脉与邻国之间的边境,守卫着大约500公里的边境线,而且边境线基本都在两座山之间的山沟里或者山顶上,边境部队的驻地就在边境线挨着的区域根据地势和距离来设立相应的边防哨卡。

    第13师第7团2大队就驻扎在离科纳村最近的边境线附***时一个岗哨只需要一个小队驻扎的地方,因为这里居住人口较多的关系,在这个叫做蜂窝顶的地方驻扎了大队的兵力。刚满18岁的叶天民就是在这驻军的2大队1小队服役的一名普通士兵。

    在拉法帝国,通常只有平民子女参军才会被分配到这样偏远的地方,唯一的好处就是如果驻守边境超过5年,国家会安排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一直到老。

    当然也有一些非平民的子女参军被分配到边境线的,不过却不会像叶天民这样身份的人一样呆上5年,顶多就是来混一段时间,然后回到内地升职。

    当然以后也会有一段光彩的历史,成为这些人今后政治生涯里的一个亮点。李浩就是这样的一个身份,和叶天民一起参军分配到这里。

    一半年以后,在这个驻军只有一个大队的地方,李浩已经是1小队的副队长,而叶天民依然还是小小的一个普通士兵。

    好在李浩的家世也不是特别的大,所以还不会有太多让人厌恶的风气。在这一起来的一帮士兵中没什么矛盾,大家都心知肚明未来的路是各走各的,没必要去交错太多。但cao蛋的是无法预知的世事,很多发展根本就不能顺着预期的理想状态去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