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老姜未老
第680章老姜未老 巴里所认为利文斯顿天文台的“误判”当然是错误的,实际上不只是利文斯顿探测到了,汉福德天文台、意带利的VIRGIN天文台都探测到了GW180509的存在。 GW180509虽然功率很低,但它实在是太近了,而引力波是无死角扩散的,频率也正好卡在了整个LIGO系统的上限内。 然而几乎是在GW180509发射后的第5分钟开始‘山海’完全入侵了这些先进天文台,在那里的职员发现异常之前想办法抹去了GW180509存在的痕迹。 只有利文斯顿天文台的计算机系统因为部分升级,从物理上隔绝了入侵的可行性,导致出现了纰漏。 虽然‘山海’还是想办法尽量拖延了时间,却还是无法避免纰漏,现在只能通过严密监视来决定下一步行动。 “公开出去,不是好事。” 就在巴里着手排查故障之时,林炬正在和叶长思商议着对引力波事件的应对策略。 这已经是事发第三个晚上,其实第二天早上他就以于蔓怀孕为理由飞了回来,然后头痛无比地开始处理一个个接踵而来的大麻烦。 在发现利文斯顿开始调查GW180509之后,首要做的决策就是控制知情人范围。 这其中的利益纠葛光是文字描述就令人心惊rou跳,而且‘山海’还提出了一个此前一直被人忽略的因素:宗教。 第二,从第一条推测,外星文明敌意不算高,起码本身应该没有极强的抹除风险意识; 假如‘他们’认为太阳系文明能够达到信号触发条件,那如果真的要抹除潜在威胁,就应该在生命还处于原始阶段时就予以消灭,而不是静待威胁成长。 至少根据‘山海’总结到的最新情报,M事件甚至都已经引起了知情者的严重信仰不稳,值得警惕。 第三,土卫六与火星的异常存在存在严重关联。 GW180509证实了外星文明的存在,说明不但有外星人,而且他们还形成了智慧文明,并在很久很久以前科学技术就比人类先进得多。 最后一点很容易判断,能在火星上建造引力波发射装置的文明,物理、数学两项绝对已经进入极高水准。 经过连续三天的努力,他们提出了几条基础猜想: 但这只是我安全理想化的情况,根据‘山海’的推演,在不暴露基地的情况下,有65%概率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除了国内以外,宗教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证实外星文明存在引发的变数难以想象。 如此引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与以前的想象完全不同,最后完全一致对外的可能性也仅仅是存在而已。 虽然还不能说明外星文明是友善的,但至少在放‘发射器’的时候,‘它’应该没有敌意。 第一,外星文明放置引力波发射器时,太阳系存在生命; 主要依据在于信号的针对性,对于氢弹的针对意味特别强烈,因为150万吨当量氢弹虽然可怕,但太阳系释放能量高于此的物理现象多的是,一定是什么严格的筛选条件让核弹才能触发。 毕竟假如是抵御外星文明入侵必然需要发动全世界的潜力,那就意味着一次新的瓜分世界,只是理由正大光明而已。 当然还有个重要因素是:基地养的智囊团――宇宙社会学研究小组,他们利用‘山海’进行了大量分析,最后认为GW180509存在的‘恶意值’低于30%。 自感白吃白喝大半年的CSR小组终于来活了,从GW180509开始宇宙社会学这门学科终于可以宣布存在,然后就是立即开始发挥作用。 推演的基础来自‘山海’对全世界无孔不入的情报搜集能力,它认为全人类团结一致的概率只有5%。 抹除一群原始人多简单,远古时期人类少得可怜,就算一个个杀也要不了多少时间,更何况是能掌握引力波通讯的文明。 这进一步可以解释为触发条件是人为大爆炸,那前提是太阳系一定得有“人”,可能在地球,也可能是火星、金星或者其他星球。 按照理论上的最佳策略,当然是捅出去给常任理事会,然后由全世界的精英智囊来谋划,制定一个庞大的应对计划,集全人类之力抵御风险。 甚至20世纪及以前的时代,也有可能是那时候放下的发射器,毕竟人类此前无力侦测火星上发生了什么事,但在外星文明面前也是毫无抵抗力的。 还是那句话,太阳系被两波外星文明光临的可能性小到可以否定,真有那么多外星文明也就不会到现在还什么都找不到了。 第四,接收端就在周围,不会太远,最远不会超过100光年。 哪怕太阳系地处银河系的‘城乡结合部’,周围17光年的范围内也有50颗恒星,距离地球10光年范围内的恒星有10颗,能够容身的地方太多太多。 引力波的扩散速度依然是光速,要是接收端太远那基本就毫无意义,100个地球年几乎就能给科学时代的文明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假如外星文明有动作,就不应该把接收端放得太远。 这四条猜想主要作用是告诉其他人,基本上10年内不用担心外星文明突然出现,人类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决定。 技术上对火星与土卫六的探索自有章程,无非是早一些还是晚一些,基地完全能在接下来几年把那里翻个底朝天。 麻烦在于怎么应付地球上的情况。 如果派出宇航员去在火星上大挖特挖,有极大概率会导致外星文明的存在公之于众。 即使考虑大家联合封锁信息,那至少阿美、欧空局会得到信息,除非打掉他们在那里的探测器。 这可能就是两三年后发生的事,此外就是告知国内,如果非要暴露,至少需要早做一些准备。 但问题是基地的存在又怎么解释呢…… 直觉告诉林炬所谓的‘系统’应该并没有爽文配角那么简单,它的每一步都在诱导,林炬以及基地都只是它实现目标的工具而已,直接披露出去应该不是好选择。 林炬说完‘公开出去,不是好事’后,叶长思基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到了这一步,继续隐瞒外星文明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唯一需要斟酌的,是基地在其后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面貌,必须是正面且无害的,最大限度降低存在感。” 谢廖夫率先说了一句,但并没有激起其他人的回应,反而都在沉思。 “还有种可能。” 肖冈田睁圆眼睛,提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设想: “基地的合同束缚力……似乎很强力,只要我们让一个有足够影响力的人签下,就能以指数级的速度扩散,最终……” 剩下的话他没有说,但显然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含义。 雇佣合同绝对是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在这种极端方法下甚至存在病毒蔓延般的掌控世界,这种可能一直都存在着。 然后包括林炬在内都是无言地轻轻摇头,虽然现在被约束的人思想怎么看都是完全自由的,但真那样做……说得难听些,就是让全人类去做系统的奴隶。 这是早就已经存在于潜意识的共识,肖冈田的话也没有了后续。 又过了好一会儿,紧闭双眼的叶长思突然睁开眼,出声道: “我们的存在就是非自然的,这一点不可改变,所以需要一个非自然、但是合理的理由,那这只要局限于已有的非自然因素就好了。 事实上,我们也是外星文明,而且知道外星文明是怎么样的。 假如基地的异常也归结于外星人,就归结于火星或者土卫六的外星人,那么是很有说服力的,我们也能拿得出相当的证据。” 基地确实见识过数不清的‘外星文明’,他们所获得的相当多技术都来自于其他可能存在的“世界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平行宇宙理论的可行性。 在无数描绘了其他世界线的只言片语中,基地见识到了各种奇怪的人类文明,它们实际上完全称得上是外星文明,假如各自综合一些特点缝合起来,那就绝对是一个挑不出刺、且完全经得起质疑的外星文明。 现实的‘证据’也很容易拿出来,例如C172甲型金属氢电池,又或者是14nm工艺的三进制碳化硅芯片等等。 实物与故事互相辅助,自然就能够编造出一个近乎完美的背景,虽然离奇,但外星文明不都已经摆在火星上了吗?
叶长思口述了一个非常粗糙的设想,但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其中的巨大可行性。 毕竟外星文明在本世界线真实存在,且就在太阳系边缘,不管怎么说也比基地诡异的来历容易接受些。 林炬的思维飞速运转着,然后看向了同样在认真思考的CSR小组。 杨仲凯前天30个小时没睡,休息了不足5个小时又爬了起来,看上去模样有些吓人。 “如果有必要,叶总裁的方案是有一定依据的。 不过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进行完善,暂时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除非一瞒到底。” “那就这样。” 林炬最后一锤定音,眼睛飘向了窗外深邃的夜空。 “台风号还有点时间发射,应该不算晚。” …… 合淝,EAST实验中心。 现在是5月16日,5月11日晚九章号再次登陆月球,24小时后就返回。 除了进入爆心区大量实地采样以外,他们还带上了李伟收集的12个加密硬盘,一回空间站就随着样本一起塞进黎明二号,加急送往天宫空间站,再由正好执行不及任务的团结号航天飞机带下去。 样本和硬盘在琼州的机场就被瓜分完毕,然后立即送上不同的飞机送到不同的实验室去,联合矿业静待结果就行。 合淝实验中心自然是最早完成分析的一方,爆破效果倒是没什么好说的,从传回的资料就大致确定炸矿可行,只是需要好好分析一下残留物。 重点在于属于自家的4个加密硬盘,在打开里面的数据之前,所有人都在祈祷。 4个试验方案分别摆在不同的角度,能够记录下效果的窗口很短很短,并不是瞄一眼就知道结果如何。 它们都在被人放入超算的数据库,以特定模型进行检验,然后才能显示出看得懂的数据。 这个时间很漫长,4个方案的设计者们都紧张地等待着结果。 “虞老,您有几分把握?” 艾铨忍不住看向轮椅上的虞老,后者此刻腰也挺直了些,仿佛年轻了几岁一样,清澈的眼睛透过树脂框眼睛看向角落里堆积的十几块写满的黑板。 听到艾铨的问题虞民笑了笑,头微微后仰了些。 “三成,不过这种事情……就跟当年一样,谁也说不准。” 最保守的4号方案也只有三成把握? 艾铨对自己的2号方案更加有些悲观,更不要说搞核聚变那帮人弄的1号和3号方案。 他不怕失败,但怕阿美也进行了类似试验且成功,而自家虽然不是不能继续组织更多试验,但原料的获取太难了,每一次失败都是巨额的浪费。 而在他不远处的符明东显然也有类似想法,每隔十几秒就拿起杯子抿一口,但艾铨怀疑他的嘴唇与茶水只是一碰即分,只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紧张。 可能过了很久,也可能并没多久,超算中心的人推开了门,手上拿着还残留打印机余温的A4纸。 他几乎立刻成为了十几个人的焦点,接受着共和国最顶级科学家们的集体注目礼。 没有刻意卖关子,超算中心的cao作员颤抖着宣读结果: “1到4号方案反应率经测算如下,误差不超过5%: 1号方案,1.12% 2号方案,1.44% 3号方案,0.02%!” 符明东和艾铨都双手合十聆听着,听到数字都浑身一震激动起来。 1号方案设计是2.2%,2号方案是1.65%,但只要高于1%实际上就意味着方案可行,只是细节需要优化而已,几乎可以认为是成功。 至于3号方案显然是出现了大问题,但没关系,结果已经足够好了,有两个可行已经是好到不得了。 cao作员一口气读完三个,然后以崇敬的眼神望向那位目光灼灼的老人,包含敬意地宣布最后一个结果: “4号方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