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京中名医
书迷正在阅读:大唐改革家、明末微官、穿越1640、重生之新农村、地府旅行团、执掌仙域、逆仙成道、重生逍遥道、豪门天价萌妻:纪少,借个吻、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英文版)
一干京师的名医们悄然间将目光落在了端坐在太师椅上的一位七旬老者,这时仁济堂的徐新学。 相比一干在京中各有牵挂的民间大夫,这位徐新学就很有意思了。 徐新学在京师名声很大,这番名声不是说徐新学如何为高门显贵推崇,而是指徐新学年岁名望极高。这名望不仅是医术上佳,救人无数打下来的。更是因为徐新学的仁心。徐新学治病救人,大多救的都是穷人。而且,救的人里头还有许多都是些读书人。因为诊金稀少,甚至不要诊金,低价甚至免费发放药材,于是徐新学在京师里名望极高。这样的名望不仅在医学界得到众人的敬重,更因为不少士子竭力宣传,以至于徐新学也为京师士林尊敬。 再加上,徐新学而今已经七旬了。这样的年纪等于是半身都入土了。这个年纪对于一些老者而言或许已经再无精力去顾及什么,但对于徐新学这样本就疾恶如仇,关心百姓疾苦的名医而言,却是另外一种心情。 在他看来,自己七旬年纪,还有什么可以顾惜的?若是为了权势而折腰,那自己这些年也就不至于关心贫苦,以至于到老也未得到多大的富贵。 可若是畏惧权势而放任权贵摧残百姓,那他这一把年纪也就活到狗身上去了。 想到这里,徐新学就要开腔,他打算挫一挫这位新君的锐气。让他明白,在医学这样专业的事情上,外行指导内行是行不通的。 就当徐新学下定决心的时候,忽然间,有人抢答了。 抢答的是胡波,他开口道:“老夫不才,竭力思索,能得九分便是上佳。” 徐新学一见胡波开口,顿时气势一顿。看到开腔的是胡波,他心思又变了。 胡波不是朱慈烺,人家亦是一代名医。在临清的时候就创下偌大威名,在外伤之上名气极大,绿林之中多少重伤都是他所医治。 让徐新学气势一顿的不止是胡波在外伤医术上造诣,而是胡波代表的另一个机构:陆军医院。 陆军医院是朱慈烺在崇祯十五年成立于当时山东镇里的随军医院,最初始时只不过十几人,但伴随着朱慈烺一会儿五千两一会儿一万两不计工本的投入,陆军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张,人才也不断充实,医学技术以及医院救治能力也迅速飞涨。 这样的一系列结果直接就让陆军医院救治的成果突飞猛进,尤其让徐新学心中赞叹的是陆军医院可不是军官们的专属医院。大多数时候,陆军医院都是接受普通军士治疗的。 徐新学知道皇家近卫军团的军纪极好,很多人猜想或许是朱慈烺带兵有方,麾下名将如云。可在徐新学看来,其中定然是有陆军医院功劳的。正是陆军医院不计成本地救治士兵,这才会让士兵归心。 伤了有医治,死了有抚恤,赢了有奖赏,士卒还有什么顾虑不拼命呢?既然打赢了就有奖赏,士卒就不会将心思花在小老百姓的身上。 就此,从军也就从了一段荣耀的经历。军人的身份含金量大增,军队对于维护荣誉自然格外伤心。 当然,徐新学关注的也不止是这一点。他还听说过陆军医院对民间的开放,这样一个军队机构,竟然也一样愿意将皇帝陛下投注无数钱财精力的资源给百姓开放,这才让徐新学为之赞叹。 最终在台基厂扎根的陆军医院规模徐新学是有所了解的。 他所在的仁济堂是京师一大医馆,开在内城明时坊,门面足足八间,他带下的徒弟数十,蔓延到京师各处的徒孙数百计,能出师独立就诊的亦是足足有十六人。按说,这已经是京师里排前的庞然大物了。 可是比起陆军医院却远远不如。陆军足足占了三处独立院落,房屋数百,正式医师就超过三百人,非正式的见习医师、护工、以及各类医护人员共计超过千人。再加上京营的地方,足足有上千张病床。 这样的地方,意味着每日能够接受超过五千人的整治。这样的医疗能力,开业只要一年就能超过徐新学四十年的功业。 在徐新学的心中,这就是功德,这就是本事。医治更多的人,让苍生更多战胜病魔,这就是医者最大的功业。 故而,面对胡波,徐新学气势落了下来,他缓缓开腔道:“老夫约莫能得八分真意。” 太医院的院正崔文朴道:“亦为七八分分。” 最终,余下的人目光都落在了吴有性的身上。 吴有性默然不语,其余人就更加不开腔了。 “可天下医者,岂能尽有如此本事?”朱慈烺指着陆军医院一群医生:“倘若一位名医一日能治百人,众人尽数上去,一天也不过千余人。但天下病患何止千万,大多数的病患,更是七日而亡……病情急如火……” 众人还是沉默。朱慈烺直指的是中医传统医疗的弊端啊,这等于是在隐隐认为,在场所有人一直以来坚持的那一套法子根本不行。 角落里,孔洛灵忽然感觉气氛有些奇怪。 他看向身边一个颇为俊朗的男医师,道:“周亦是,为何大家都不说话?有些奇怪呢……” 那周医师语调也有些奇怪,幽幽道:“孔医师……若是一个平头百姓指着你开的方子说不对,你是怎一般的心情?若是指着咱们医正说,咱们的医术都不对呢?咱们治病救人的法子,从根子上就出了问题呢?” 孔洛灵先是生气,心道外行指导内行当然要惹人恼。可转而他就更加生气了:“你们是觉得圣上说的不对?” 周医师也不开腔了。可在他看来,这位皇帝可不就是不懂装懂,乱来么? 唯有徐新学依旧不服输:“敢问圣上,所谓尽人事听天命。竭力想出医治之法就已经不易,难道要编出一个大家都懂,却毫无用处的医道不成?” “自然不是徐老大夫所言,在朕看来,九种表里辩证虽然上佳,却无法推广,实用性过低。我国医学远迈各国,但有一个问题。玄之又玄,理论各异,以至于验证困难,重复治疗效果亦是困难,如此,必须借助医者的个人经验。但在医疗之上,尤其是样本扩张,需要数千,数十万乃至百万的医者都学习的时候,就极易出现偏差。” “这一回,面对瘟疫。我们更是无法区分一点,这天下瘟疫病症,究竟为何?各类瘟疫是否为一种?又拢共有几种?如何染病,如何发病,如何病亡?就比方说大头瘟也好,探头瘟、瓜瓤瘟也罢。这些都是民间百姓对瘟疫症状的粗浅描述。纵然在一地之中能准确描述瘟疫,到了另一地,就南辕北辙了。如此,实际上的疾病种类依旧无法确切。这就会导致医治的时候无法对症治疗。所以朕提议,先将眼前的瘟疫了解确切,定疾病之名。”朱慈烺说到这里,总算在场之人气氛稍稍一缓。 孔洛灵紧紧握拳:“我觉得说得有道理啊!我等身为医者,应当以切实的专业素养定名,而非让民间百姓以个别症状命名!如此才能对症,对症了,也就可以下药,按法子治疗了!” “是对的话……却难保是正确的废话。”徐新学心中评论着,但看到朱慈烺的理论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一位皇帝朕的有一套。至少,这话他无法反驳。 吴有性终于开口了:“还请圣上示下。此番瘟疫如何分类,究竟为甚么疾病,又是要如何分门别类区分?” “瘟疫……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朕以为,这是所有烈性传染病的统称。这一回的瘟疫,朕提议命名为鼠疫!”朱慈烺拍拍手,侍从拿来一叠资料,上面有此次的病例副本,解剖结果。 朱慈烺率先翻开,让人分发给众人,道:“首先。传染性极强。” 孔洛灵身边的那周医师冷哼一声,心道:这不是废话? “其次,超过一半的死亡率。非烈性传染病无法达到。其后,关键的是淋巴结重大,所谓大头风,就是解剖后发现的颈部与耳朵后部淋巴肿大之症状。”朱慈烺侃侃而谈,发现众人都呆了。
徐新学当即打断:“敢问圣上,这淋巴结为何物?” 朱慈烺愣了下,反应了过来,轻咳一声。他前世有个女友是医生,为了追求耳濡目染之下也有许多知晓,要真正行医是不行的,但拿来装装样子,有个全面的知晓是不错。当然,这个时代后世的事情是没法提了。 不过朱慈烺如何急智,当下就看了一眼手头卷宗上的名字,心中一亮,悠悠道:“哦,是这般。这是陆军医院解剖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唔,是这一位孔洛灵医师的研究发现。这位医师发现了颈部与耳后的症状,至于这淋巴结,朕认为,这是一类人体防线的免疫器官。用以抵抗外邪的切实物质。因为发现得新,也就直接命名了。这一次,还得多谢孔洛灵医师的努力呢。” 孔洛灵顿时感觉无数目光落到自己的身上,让她脸色腾地红了下来。 “是……是如此。”此刻的孔洛灵,满脑门的激动,双颊绯红,星星眼闪亮亮地,说话都不利索了。 京中各个名医还待质疑,李中梓开腔了:“莫非,就是圣上此前所言神镜所观察到的景象?” 朱慈烺愣了下,终于想起来是前些时候鼓捣的显微镜。只不过还只是样品,为了让李中梓、吴有性以及龚居中这些当代名医加入,这才亮出来的神器。 当然,李中梓帮腔,机会可难得,朱慈烺应下:“是如此。” 李中梓一脸释然。 这会儿,朱慈烺赶紧转移话题:“最后,是吐血而亡。所谓喉痹,以医家更专业的描述,应是气管以及支气管黏膜极度充血,乃至造成血管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变化,并导致病家迅速死亡。” 朱慈烺的名词都带着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但这里的人都是名医,自有一套理论不提,最关键的是都经验丰富,朱慈烺的描述简单易懂,各人自行替换自己理解中的词汇,很容易就明白朱慈烺说的是何物了。 吴有性终于又开腔了:“鼠疫症状之辫,殿下所言无误。只是未知各类瘟疫,殿下欲要如何归类。” “根据解剖与历来卷宗所得,朕以为,鼠疫可以以下分类。”朱慈烺道:“首先是轻型。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其次是腺型,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最终毒血、继发肺炎或败血症死亡。再次为肺型。此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历来欧罗巴的文献之中也曾见到,被称之为黑死病……其后为眼型、咽喉型、脑膜炎型。” 朱慈烺话音刚落,屋内就是一阵阵的翻书声。 厚厚的卷宗在各人的手中不住地翻阅。 “皮肤黑紫者,有此卷宗!” “那么,探头瘟与瓜瓢瘟就是殿下所言的肺鼠疫。大头瘟可能是脑膜炎型鼠疫。疙疸瘟可能是腺鼠疫……” “与圣上所言一一对应……” 太医院的一干御医纷纷赞叹,满脸都是叹服。 徐新学见了,却是心中不服这些太医院的人说不定都是在溜须拍马。 想到这里,徐新学开腔道:“所谓肺型鼠疫,脑型鼠疫,那岂不是瘟疫之毒都在肺部,脑部?若如此,如何证明毒气就在那里?” 朱慈烺道:“当然可以证明。来人,去台基厂,将全部的显微镜都拿过来!” 徐新学微微有些不妙的预感,但心底里,另一个声音忽然响彻:说不定,这是一场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