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春试:皇上的问话
新科进士状告礼部贪污的消息在长安城中不胫而走,成为了长安百姓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匦使院的知匦使唐大人强压不住只好上报中书门下和御史台,御史台那边上报之后果不其然石沉大海,而中书门下这边萧靖大人认为此事案情严重,拟了折子便如实呈了上去。往常这样的事情大都被枢密院的王朝贵折中自己处理了,这次折子居然破天荒地递到了皇帝陛下的案头上。 皇上也破天荒地从乾宁宫走了出来面见朝臣处理政务。他懒懒散散地靠在龙椅上,问下面的中书令萧靖、门下侍郎柳时睿和知匦使唐大人道:“萧爱卿、柳爱卿、唐爱卿,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唐大人身为不入流的小官,就任以来基本没遇上什么事,更别说面圣了。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萧靖,又看了一眼柳时睿,埋下头来不敢说话。萧靖倒是没注意到唐大人的小动作,他拱手作礼答道:“回陛下的话,臣觉得礼部收受贿银,买放进士名额如确有实情,实乃重罪。科举者,为天下读书人进阶仕途之要道。礼部此行,一则有辱朝廷威严,二来阻塞上进士子之门路,三来,如今长安城中对此事议论纷纷,如不尽快处理,只怕会引发民怨。” 柳时睿看到皇上脸上毫无表情,站在一旁的王朝贵也不说话,思忖片刻道:“此事干系重大,朝野瞩目,如果还未准备完全便贸然三司会审,恐怕……于调查不利,何况万一查实,岂不是显示科举考试的确有失,如此朝廷的颜面何在?” 皇上面不改色地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王朝贵,“你呢?你怎么看?” 王朝贵用着他不阴不阳的声音答道:“此事陛下怎么问起老奴?老奴觉得萧大人此话甚是合理,既是大罪,理应走三司会审的程序。” 王朝贵作为陛下面前第一得意之人,自隆平年间以来一路高升,以内侍之身掌枢密使之责,各方机要文书,无不事先过目。外人传其名声,咒骂者有之,羡慕者有之,还有人说寒窗苦读十年,好不容易一朝中第,官场上再苦熬数十年,还不如一刀来得干脆。 其间酸意,不言而喻。 可要是见到这位名动朝野的枢密使,会发现他也不过是长着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的小老儿,算不得年迈,两鬓也有些花白。走路慢慢悠悠的,仔细一看还有点儿跛。 “可以,就这么定了吧。”皇上点点头,连唐大人的话也不问了。 恐怕柳时睿也没想到皇上和那位执掌四方文书的枢密使大人居然会同意三司会审,一时无言以对埋头苦思对策。 “陛下,”唐大人突然发声道,“如今御史大夫出缺,这三司会审该如何是好?” “哦?”皇上好像想起来什么一样,“对了,去年的案子,御史大夫之位一直空着。御史台那边都是谁顶着在?那就让他接着上吧。” 萧靖不动声色瞟了一眼低头汗涔涔的唐大人,又看了一眼正在想法子的柳大人,接着向上位者道:“陛下,臣觉得此事关系到我大唐的国本,士子不宁,百官则无所出,吏治更是无从谈起;吏治不清,则百姓蒙难;百姓蒙难,则国家有危。臣叩请陛下重视此次三司会审,以示朝廷的态度,方使天下士子归心,黎民顺服。” 柳时睿拱手道:“臣以为萧大人说的甚是有理,为显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臣建议陛下宜选择一位皇子监理此案。”
皇上思忖一会儿,看着身边的王朝贵道:“柳爱卿说得对,事关重大,是得好好办。这样吧,就让老六去监理此事吧。” 王朝贵在一旁道:“老奴觉得陛下和萧大人的话甚为合理。” “行了,没什么事就都散了吧,”皇上挥挥手,示意众臣都散了。由着一旁的夏公公回到了乾宁宫。 萧大人回府时,萧岚已经在书房里等候自己的父亲了。等到萧靖一回来,萧岚便迎上去问道:“父亲,朝堂那边情况怎么样?” 萧靖脱下紫金官服,看似毫不在意实则内心无比欣赏地扫了一眼萧岚道:“跟你所料基本不错,我只说请陛下重视此事,柳慎哲那个和稀泥的老家伙果然提出要请皇子监理此事。如今六皇子监理此案,肯定是不会纵容礼部。虽说有党争之嫌,但终归是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萧岚笑道:“您看这当今科举如此黑暗,父亲大人您还叫我去考?要不是当年父亲和兄长才华卓著,名声在外,礼部才不敢一边收银子,一边对咱们在科举中动手。换作是我,那可就不行了!” 萧靖叹了口气,知道他所言非虚,却又不知如何反驳。他收拾桌上的文稿,收拾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道,“说来奇怪,今天不仅陛下知晓了此事,而且向来明哲保身不涉党争的王朝贵也同意审理此事。你说这是为什么?” 萧岚狡黠一笑,“这朝堂中的是是非非我哪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