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铁血军阀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八章 编遣会议

第三百八十八章 编遣会议

    北平中南海丰泽园,一声怒骂打破了宁静。

    “娘希匹,打倒北洋军阀,又多了新军阀。”

    蒋介石从小汤山回来,便怒不可遏的大骂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人,尤其是白崇禧,在小汤山召开的编遣会议上,他们联合反对编遣方案,直言嘲讽他借裁军打击异己,暗地里却在扩军,到现在他的脸皮还火辣辣的疼,若非吴稚晖打和场,总司令的颜面就要丢尽了。

    蒋介石雷霆震怒,房屋中的军政僚佐噤若寒暄,李伯阳默不吱声,心里却在巨震,校长削藩未免太急了,现在国家刚统一,政府还没有个规章制度,即便要削藩裁兵,也得暗地里缓图,现在贸然宣布裁兵削藩只会打草惊蛇,可以预见的是,从此之后各集团军一定会大肆扩兵,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全国大战,灾难深重的国家实在太需要和平了。

    戴季陶劝道:“总司令无需动怒,裁军削藩这种事谈是谈不拢的,自古以来非得战场上见个真招不行。”

    蒋介石深以为然,军队是命根子,冯、闫、李三人视之如命,岂会拱手让之,他内心中有一个预感,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四人一定会爆发一场大战,而编遣的结果就在大战的胜负当中了。在蒋介石看来只有黄埔军为主的第一集团军才是国民革命军的嫡系,是代表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军队,而其他三个集团军,则是旁系杂牌军,是需要缩编裁撤的对象。令他寝食难安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这两个野心家的势力太大了,第四集团军拥有十六个军及六个独立师,兵力共三十万,与第一集团军兵力相差无几,随着二次北伐的胜利,他们的势力范围扩张到河南、河北,如此一来桂系的势力范围好比常山之蛇,由南到北横跨了整个中国。而更重要的是,李、白的政治野心更大,也更显而易见,他们根本不把蒋介石这个总司令放在眼中,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打草惊蛇了,就怕冯、闫、李三人联合起来,到时候我们就危险了。”张群不无担心的说,从今天的会议可以看出,三人隐隐有结盟的迹象,若三家联起手来,局势就一边倒了。

    “不会,我们是革命正统,他们没有人敢先对我们动手。”

    杨永泰扶了扶眼镜,摇头说:“再说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深,冯玉祥和李宗仁都想要平津、河北,总司令棋高一着偏偏给了阎锡山,据听说冯玉祥和李宗仁对阎锡山的怨气都很深,现在阎锡山两面得罪,只有联合我们一条路了,再说阎锡山在四家当中实力最弱,就算裁兵削藩,他也是最后一个,他肯定不会做这个出头鸟的,剩下冯玉祥和李宗仁,冯玉祥二次北伐空无着落,能谋划的地盘只有四个,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其中有两个省和李宗仁息息相关,以冯玉祥的性子,他喜欢背后攒措别人动手,自己在来阴的……”

    杨永泰借下的话没有说透,蒋介石一听便明白了,看来第一个跳出来的人会是第四集团军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了,不过这样也好,桂系的发展势头太大,与江浙数省离得太近了,这是肘腋之患,最先拿下桂系,再腾出手对付冯玉祥和阎锡山,就游刃有余多了。

    “畅卿先生,这事该如何办?”蒋介石眼中闪烁着精光,向杨永泰请教道。

    编遣方案是杨永泰参与制定的,对于当下的情形早有腹案,微微一笑道:“第四集团有很多军队都是唐生智的旧部,现在唐生智下野去了日本,总司令可暗地将他召回,允许他暗中联络被桂系吞并的旧部,此法十有**可成功,湖南是连接桂系地盘的重心,现在由何健驻守,一旦策反他便是釜底抽薪,桂系的一字长蛇阵便被拦腰截断,几十万大军亦将土崩瓦解掉,到时我们可以顺势而下,不仅消灭了桂系,还可将势力进入两广,为日后夺取西南赢得先机。”

    “再则,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要逼桂系先动手,要做到这一点,便要联合阎锡山以逼迫冯玉祥和李宗仁,由新一军在北方配合阎锡山牵制冯玉祥,这边只剩下桂系一家,我们再把唐生智请出来,不战便已经胜了一半。”杨永泰轻描淡写的说。

    此计谋一处,在场的人无不色变,李伯阳也是暗暗心惊,这个杨畅卿实在太厉害了,计谋之毒辣让他想起三国时期的毒士贾诩,环环相扣,令人防不甚防。

    “好计谋!”

    蒋介石大喜过望,伸出了大拇指赞不绝口,原本的忧虑一扫而空,他看着智珠在握的杨永泰,心中生出了无限雄心,若天命不在己,又岂会有这样的谋士辅佐自己。

    “伯阳,你要去山东把军事抓起来。”

    蒋介石看向李伯阳说道:“你肩上的任务很重,不要给敌人可乘之机。”

    李伯阳沉声道:“学生明白。”

    ……

    7月底,李伯阳重回山东,整顿军务之余,忙碌的重点还是在‘新政’上,现在国家统一,各省处于暂时的和平中,正是集中全力发展工商业的时候,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在济南周边建立起了上百家工厂,几所大学也都陆续招收了新生,呈一派繁荣的景象。

    李伯阳推行‘新政’越久,越发现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他的确是天资横溢,智勇双全,可政务经济建设,这就需要很专业的知识了,粗放的经济建设往往事倍功半,且隐患很多,繁多的状况让李伯阳深刻明白了马上得天下,和马上治天下截然不同之处。在这一点上,李伯阳是开明的,他深知术业有专攻的道理,自己干不成就请会干的人来,派人打探了国内最知名的经济专家有哪些,而后亲自登门去请。

    请的头一位是享受盛誉的马寅初,他是北洋大学冶矿专业毕业,又在美国留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在中国的经济学领域是执牛耳者。李伯阳备了份厚礼去请,可惜马寅初已经受蒋介石的邀请担任了国名政府立法委员和经济委员,治理一个国家和治理一个省份,具有爱国抱负的马寅初选择了前者,不过李伯阳礼贤下士的态度感动了他,他为李伯阳制定了一个详实的经济建设计划,另外推荐了几位经济学大才。

    尽管没有挖到马寅初,可总归有了不小收获,李伯阳彻夜通读了马寅初的经济建设计划,与董思白、何思源等幕僚研究讨论,决定部分采用施行。另一面,何思源费尽辛苦请来了醉心于乡村建设的国学大师梁漱溟,梁漱溟对山东开展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很感兴趣,李伯阳对他礼遇有加,任命他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给予50万大洋的经费,由他任意在山东一个县开展研究。

    安顿好梁漱溟,李伯阳马不停蹄的去了天津南开大学,找上了任南开大学任教的何廉,这是马寅初为他推荐的财政部长,马寅初在与李伯阳谈及何廉时,曾推崇备至道:“何廉先生的才能,举国都找不到第二位,我谈经济可以,但论起cao作经济,就万万比不上何廉先生了,李将军若要找一个财政厅长,在没有比何廉先生更合适的人了。”

    辗转打听找到何廉的时候,他正在给学生授课,明净的课堂里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除了何廉讲课的声音外,只有学生做笔记沙沙的声音。李伯阳让杜汉山在外等候,他悄然进了课堂,在后排找了个座位坐下,他要听听何廉是不是如马寅初所说的那么有本事。

    何廉在讲台上引经据典,以浅显的语言将经济事例和书中经济学论断进行剖析,并夹杂很多经济学者的不同看法,以及他个人的见解。他对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极为抨击,直言北洋政府是借款政府,没有一个政府最基本的经济运行体制,这样的政府即便没有北伐军,一旦外国停止借款,政府养不起军队,也养不起公务员,他亦将自我灭亡。,

    学生们在堂下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忽然教室后面有人举手问:“请问何教授,国民政府也在和外国借款,如此说国民政府亦将走向北洋政府的老路吗?”

    所有学生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黑色中山服的青年正站起身举起右手,双目炯炯有神的盯着讲台上的何廉。

    “他不是我们班的人……”学生们交头接耳,都在猜测这个陌生的旁听者是谁。

    “这位……同学请坐。”

    何廉本打算叫先生,可看到这个青年岁数不大,也有可能是别的系的学生,点头示他可以把手放下,微微颔首道:“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好,问到了点子上,国民政府是否走北洋政府的老路,区别不在借款上,而在于对于借款如何使用,我曾经对北洋政府的借款的使用做过统计,北洋从民国元年到现在十六年间,共借得各国外债15.56亿大洋,其中最大的在借债国是日本,借款给北洋政府6.9亿大洋。这15亿的借款,有将近43%用于军政,有27%用于还旧债,而用于实业的只有28.9%,教育只有0.4%,这里同学们可能会问,投入实业28.9%还不够多吗?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北洋政府的最大问题,他的中央财政是瘫痪的,十六年间,无论是哪个军阀当权,都没有一个国家财政的概念,何为国家财政,两千年以前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现如今的经济政策是,对于国家而言,比起实业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一个没有工业的国家何谈富强,令人失望的是,我们现如今的钢铁产量甚至不如前清,同学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洋务运动至今数十年间,我们的工业是停滞的,而在世界,这数十年的工业发展是翻天覆地的,我们落后的太远了。如果说国民政府要避免走北洋政府的老路,日后要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发展工业,而建设工业的同时,配套的铁路也需要建设,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东三省……”

    何廉深入简出的分析着,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掌声,问话的青年若有所思,眼中闪烁着精光。

    时间过得很快,下课铃打响,学生们起身恭送老师,坐在后排的青年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