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求贤
书迷正在阅读:当领主的我捡了个修仙界、魔猴记、斗破:从萧玉壁咚开始、相亲后闪婚豪门大佬宠上天、胭脂诀:判官娘子很倾城、从黑袍纠察队开始诸天无敌、开局加入时空调查局、狂欢国度、文娱天下、陈天明的穿越之旅
许县过去只是个普通小城,作为都城自然是不够格的,低矮的城墙也不够安全。重新营造自是应有之义。 把白马重建得极好的曹子恒,自然是许都新城的建造的最理想人选了。接到这个大活后,曹子恒用了三天,便拿出了一张很令曹cao满意的设计图纸——盛唐国都长安城的布局图。而许都的行宫,便就被曹子恒恶趣味的命名为太极宫。 当然,这栋匆匆而成的宫殿与后世盛唐的太极宫相比,除了城防与占地面积,其他的实在有点见不得人。 以砖石为基,水泥为柱支撑而起的太极宫大殿,较之木制的雒阳南宫还要高上两丈有余,其占地面积亦更大。铺上工坊新造的镜面琉璃砖,显得极有气派,当然,亦就只有气派了。 整个大殿空荡荡的,摆设亦就那么点,还都是些寻常的玩意。刘协东归雒阳之时,皇家的财宝几乎被李傕、郭汜二人抢了个精光,这栋用于议事的太极宫,自然就没有多少能摆上台面的装饰品了。加之工期紧迫,便是大殿正中刘协御座两旁的两根水泥盘龙柱,其外层的石雕装饰,亦不过是出于山野之间的普通石匠之手。 这样一座大殿便如如今的东汉朝廷般,远望恢弘大气,近观却窘迫寒酸。 一身乌赤深衣的曹cao正眯着眼观察着堂上的天子刘协。他如今亦有点看不懂这位年轻的天子了,昨日曹昂匆匆而来,说出来的分析让曹cao一夜没有合眼。 若真如曹昂所言,这一局,他们可以说是败得极为彻底。回想起当日首次见到堂上的这位年轻人,那在自己的逼视下躲闪的神态,让他记忆犹新。如今,这位天子难得小胜一场,却还是那副畏畏缩缩的样子。 演戏? 或许,他真的有点小瞧天下英雄了。荀彧从前提过之事,或许,真的是时候了。 想到此处,他向刘协一礼,出列道:“靖王血脉枝叶繁茂,流落民间的更不知凡几。难得出了玄德这样的忠义才能之士,此行伐袁,其功劳卓著,某此前便欲荐其于陛下座前,更早已承诺为其邀功。 只是九江之地为袁贼祸害,百废待兴,江东孙策又过于年轻,不能济事,迫不得已才没有将其召回。 却不成想,陛下较之臣,爱才之心更为急切。陛下那封诏书某已委派王誧携之前往九江,不日,陛下便能见到这位功劳卓越的同宗了。” 曹cao突如其来的妥协让刘协极为意外,仿佛此前的喊打喊杀不过镜花水月。 只听曹cao继续说道:“刘姓一脉枝繁叶茂,到底还有多少如玄德般才华横溢之辈隐于民间,实不可知。而出了刘姓,这天下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姜子牙),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陈平)更是不知凡几。 如今,董卓授首,袁贼病亡,大汉正值中兴之际,可朝堂之上,却越发空虚。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二三子其佐陛下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当得而用之。(注一) 特请陛下下诏招纳民间贤能之士以充朝堂也。” 曹cao此话一出,堂下顿时炸开了锅,那些往日显得很是听话的一众大臣,以越骑校尉种辑为先,都站出来反对。 尚书令荀彧则是诧异的看了曹cao一眼,随即又略有所思的垂下眼帘。 举荐制,汉代选拔文职官员的主要方式,以现任的中央或地方高级官员按照固定的时间期限、条件和名额,向中央和地方政府举荐认为适合担任官员的人,并为之背书。 这样的制度在现代人看来弊端明显,官员的权力会随着时间慢慢膨胀,那句“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的知名之言,根由便在这举荐制。而举荐的条件,亦把被举荐的人才限制在了士族这样的少数群体之中。 可,这只是现代人的眼光。在这个知识权力集中掌握在地方少数人手里的年代,举荐制的弊端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像是荀彧,他就通过举荐制为曹cao推荐了不少颍川的人才,奠定了曹魏前中期中下层的统治基础。 这亦是荀彧得以位《三国志·魏书》文臣传第一列的最大原因。 当然并非什么人都有荀彧的心胸,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举荐的名额,乃是他们拉拢盟友的重要筹码。而作为盟友,自然是势力越大越好,大家族,才是他们举荐的首选。 曹cao的建议并未触犯他们的这个利益,可却是收缴了他们攻讦别人的利器——道德。 生于现代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古代人对道德的苛求与追捧。 曹cao如今的司空参军华歆求学之时,便因多看了两眼地上的金子,路过的豪华马车,便被有道德洁癖的好友管宁来了个“割席分坐”。这种在曹子恒看来简直可笑到匪夷所思的事情,却真真实实的发生于这个时代,并受到世人的传颂。 若是换到现代,管宁怕是要被网民们喷成生活不能自理,可在这个年代,其在辽东的声望以及那几近完美的德行cao守,甚至压得后来的辽东太守公孙康想求其辅助,却不敢张口,怕被看出心中那点割地称王的龌龊心思。陈公在《三国志》中如此评价管宁:欲官宁以自镇辅,而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 只是,道德完人毕竟少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有记载的便没有出过十指之数。而活跃于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上的生灵,德行有碍才是他们的常态。 所以,在这个时代,对这些手中无兵的文臣们而言,“道德”便是他们最为锋利的宝剑。他们最擅长的,亦就是挥动这把利剑,砍下政敌的首级。一旦天子下诏不求德行完美,只需才能卓越之士的辅助,便等于让他们收刀入鞘,赤手空拳的上阵杀敌,其时他们就真成百无一用的书生了。
堂下大臣们极力阻止,可堂上的刘协却已经乐开了花,在刘协的思维中,董卓、刘备等皆是极有能力之人,亦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起于微末。 “民间”这个离得他极远的神秘之地,是个能出人才的地方,曹cao的建议,于刘协而言,简直便是天上掉馅饼。他可是用了极大的意志力才克制住了要问曹cao今天是不是脑子抽风的冲动。 生怕曹cao醒悟过来的刘协压根不管种辑等人,招呼一直沉默不语的尚书令荀彧便要起草用印。 这时,退居太常后便一直不再理会朝堂之事的杨彪开了口。 “能力越大,所能制造的危害亦更大。陛下在这方面,吃到的亏还不够多么?” 听到杨彪这话,早年被李傕压迫时的屈辱涌上刘协的心头。那一位,做的可比董卓过分多了。 “可是……”刘协心中的不甘又怎么瞒得过场中的人精,杨彪叹了口气,道:“陛下求贤若渴,这是好事,可天子麾下之臣,怎能降低选拔要求。曹司空你说这可对?” “当然,只是如此之多的良才流于民间,不得为我大汉效力,殊为可惜。这样如何?陛下求贤,总不能谁来都收了,那些被刷下之人,便算是入了某的麾下,亦是缘分。”见杨彪开口,曹cao知道,他今日花费如此之多的口舌,所为的最大目的,怕是无法成行了。 有时候,出身,便是一种德行有碍。 退而求其次,“既然陛下不甘困于深宫之中,便让某看看,你的能耐吧。某拭目而待,陛下你的下一步。”曹cao如是想着,与刘协一礼,告别而去。 建安四年末,自袁甄联姻之后,刘协的一道招贤令再次吸引了天下的目光。众多自诩才华横溢之辈走出安居之地,奔赴到许都之中。 九江当涂,一叶小舟从这里出发驶向许都。船内,一名身穿破旧玄服的男子怔怔的望着船外清冷的淮水,喃喃自语:“便是得了爵,又能如何,亲人安在?” 男子手中,一叶信笺在寒风之中挣脱而出,飘落于淮水之上,其上的墨迹,亦渐渐化了开来:……刘几不愿开罪袁……为兄已出发往并州从军,若有不测……族中血仇,便拜托玄德……兄德然顿首。 注一:这一段拆自我们司空大人的《招贤令》,大意便是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相遇的时候,这些人才往往还没有名气,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如今正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