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往事随风飘散
厨子老许带着陈云舒回到了小院,将他安置好后,深深的看着眼前这个自己守了十五年的人,不禁一阵唏嘘。 他守着陈云舒不仅是为了报长林王当年的恩情,而是为了她在生前最后的一句嘱咐照顾好小舒,让他好好活着,这么多年老许只求心安。 他想起了往事: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值每年的元宵佳节,那时的老许还只是个穿着白衣儒衫的书生,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 就在元宵节这天,老许见到了令她这辈子都意难平的女子,为了她以致于后来的生活,老许都是为了完成她的遗愿而活着。 这一年是大庆乐康三年,乐康帝登基没多久,妖魔两族联合苗疆蛊族,大举进攻大庆王朝,誓要荡平中原之地,面对来势汹汹的敌族入侵,大庆王朝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有一人站了出来,那就是长林王陈铭安,那时候他还只是个连半点实权都没有最最普通的王爷,甚至连个封号都没有,但他一人却能率领七十万大军,与儒、道两大家联合,并立下了军令状,颇有唐朝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气势。 历经一年零八个月,再付出七十万人折损六十万人,无数儒、道两家高手陨落的惨痛代价,最终在一个叫长林的地方,进行了决战,后世称为长林之战,这一战杀了妖、魔、蛊三族足足五十万众,杀的敌军闻风丧胆,犹如丧家之犬,彻底粉碎了它们想染指中原的念想。 此战过后,陈铭安封为长林王,子嗣可继承爵位,可以世袭往替,儒家封为读书人唯一的正统思想,入朝为官取仕皆为儒家弟子,道门则封为国教,可在大庆王朝内传扬道法。 所以这年的元宵节实则是为了庆祝长林王一行人凯旋,特别举办的一次,可以说是史无前列,民间主要的活动有告庙(俗称出窝)、舞狮(狮子舞绣球)、舞龙(需十几人舞动)、彩船(或称耍旱船)、高跷(高约七十公分的木质长腿)、跑驴(骑驴回娘家)、大头娃娃(传统民俗道具)以及猜灯谜、吃汤圆等等民俗活动,是为了昭告天下,普天同庆。 当时还是个白衫儒生的老许,兴致不错地在各种民俗活动中穿行,突然老许看到了一群人聚集的地方,本着凑热闹的心态,他也好奇地向人群靠拢,走进一看原来这里正在举办行酒令。 正在老许觉得索然无味想要离开的时候,突然眼睛余光一瞥看到了身着淡蓝色的长裙,裙裾上绣着高洁淡雅的束束兰花,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将一头青丝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支梅花白玉簪。虽然简洁,却显得清新优雅的一名女子。 再观察片刻发现,这行酒令竟是这名外貌倾国倾城,气质优雅脱俗的女子所举办的,她是这场行酒令的行酒官,台上正在参加行酒令的皆是些气质不凡世家子弟,亦或者官宦子弟,文人雅士也不乏参与其中。 这更从侧面体现出了这名女子的身份地位非比寻常,这更加引起了老许的好奇心,只见这名女子对席上的众人说道:今天是中秋佳节,大家何不以月为题材,每人各赋诗一首如何。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从世家子弟到官宦子弟再到文人雅士,依次做出了诗句。在场围观的人,或称赞或评论的人皆有,但是就是没有特别突出,能使人眼前豁然一亮的诗句。 就在大家都觉得这场行酒令只能到这的时候,忽然席上的行酒官漂亮女子转身向众人说道:大家如果有好的诗词可与我们一同分享,诗词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人皆可作之,好的诗词就该被世人铭记。 就在围观群众沉默不语,席上的众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之际,老许默默地走向了席上,在席上众人面前施了一礼,面带微笑地看向漂亮女子说道:小生方才思索片刻,偶然得一拙作,既然姑娘刚刚说诗词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人皆可作之。 那小生就献丑一番,请大家指点一二了,漂亮女子看到了这名风度翩翩的白衫儒生也回了一礼说道:先生不用过谦,请。 好,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开个玩笑,我们继续。 听完老许也就不再说客套话,便开始吟诵起来:名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吟诵完全场皆惊,万籁俱静,众人都还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