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链式防守(五)
“这个教练不简单啊”马庆国倒是没有破口大骂,反而是称赞了弗兰克·施密特一番。 “老马,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杜青不满道。 “果断坚决,懂得取舍,最重要的是不讲究面子,这种人要是开公司也是一把好手啊” “有这么牛逼?” “有” …… 虽然全场球迷的鄙视早就传到了弗兰克·施密特的眼里,但是他仍然稳若泰山的坐在教练席上,仿佛外面的谩骂针对的是另外一个人一般。 这个小狐狸。 海科不自觉的在心里又将他抬高了一个位置,作为一个仅仅37岁的主教练弗兰克·施密特做的足够好了。 四年前他才33岁的时候就选择了挂靴,担当了当时正在业余联赛的海登海姆的领头人,短短两年他就带领了海登海姆杀入德丙,当时也引起过一阵sao动。 不过这两年海登海姆在德丙也没折腾出什么浪花,与耶拿的实力倒是一直不相上下,几次交手也互有胜负。 没想到平淡了两年的海登海姆这个赛季再次化身黑马,一路披荆斩棘杀到了前三,弗兰克·施密特相比以前也更加的果断狠辣。 在耶拿换下比约恩及斯特芬,并用新阵型克制住海登海姆后,弗兰克·施密特竟然一丝犹豫都没有,直接摆起铁桶,这一下确实搞得海科无比痛苦。 两个攻击型队员都被他撤了下去,弗兰克·施密特一下就反抓住了这个弱点。 这一下又轮到海科苦恼了。 铁桶阵他不是没有办法破解,但是此时他不想冒这个风险,海登海姆虽然阵型顿时收缩,外面看似铁桶,但是他们的两个前锋也一直是在中圈附近防守。 过了中场后他们就不再回撤,而是坚定的留在中圈,随时等待进攻的开始。 后防与前锋之间虽然有些脱节,但是海科凭着丰富的经验还是看得出来其中的暗藏杀机。 于是海科只能任由队员们自由发挥,他决定再仔细看看比赛情况。 弗兰克·施密特见海科没有什么动作又安心起来。 说实话现在的他跟海科是麻杆打狼两头怕,他留两个前锋在中圈其实也是在赌,他赌那个门将对于刚才的进攻有忌讳。 没想到他赌对了,那个叶信让队友在禁区内犯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守点球的厉害,只是因为没有把握守住两人的同时奔袭。 其实那种进攻并不容易踢的出来,海登海姆想踢出上半场的那次攻击说实话是有了几分运气。 不过他也拿准了海科的心理,每一个德丙的教练他都调查的一清二楚,海科虽然这个赛季显得比较张扬,但是骨子里典型的德国人的谨慎还是瞒不过他。 这种情况下海科选择零比零平局有很大的可能性。 弗兰克·施密特的半真半假的吓唬果然有了效果,至少耶拿现在没有全力攻击的想法。 这两个钉子不止扎在了球场上,也扎在了海科的心理。 攻还是不攻,这是个问题。 海科此时陷入两难,全力攻击的话他不是不相信自己的球员,0-0-10破解铁桶怎么的也是有效果的,进球应该不难,但是如果出了失误,海登海姆十有八九能踢出漂亮的反击。 而叶信刚刚也明确表示自己没有把握守住这种2V1进攻,所以中圈的两个海登海姆的前锋让海科迟迟不敢放手一搏。 如果自己进一球,海登海姆没进球,那是耶拿赚了。 但是如果自己进一球,海登海姆也进了一球,就算是平局,那么耶拿也输了,长久建立起的零封神话将被打破,这无疑对队员们的信心是一种打击。 而这种打击效应可以扩散,不止叶信的球迷,估计耶拿的球迷也会有点丧气。 更让海科担心的是叶信是不是被进了这个球后状态会下滑,因为很多门将就是由于某场比赛失球一个后变成了惯性失球。 零比零的话未必不是一场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海科满含深意的看了弗兰克·施密特一眼,如果此人一早就料到自己的选择的话,那么海科就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博弈专家。 不过就算如此,海科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任何战术改变,而海登海姆的弗兰克·施密特也是一样,最终在耶拿久攻不下中海登海姆坚持到了终场哨声的响起。 0:0 海登海姆成功从恩斯特·阿贝球场取得一分。 “唉,耶拿的主教练咋就不敢上呢,有叶神在,怕个什么劲啊”杜青无奈的说道。 马庆国却是摇了摇头。 “海科这么做有他的道理,零比零的结果对耶拿是一个好的选择” “哦?怎么说?”杜青看马庆国一脸看穿的表情顿时来了兴趣,据他所知马庆国是好几十年的球迷了,而且在论坛里分析足球也头头是道。 特别是上届世界杯中几支八强的队伍他全部预测准确,无一不让人赞叹。 “这就得从海科这人的年龄性格上说起了……” ******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也是热闹非凡,记者对于两个主教练的交锋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请问韦伯先生,最后还剩近30分钟为什么耶拿没有采取任何的战术措施”一个显得很年轻的记者站了起来。 “小伙子,不要这么拘谨,你可以叫我海科的”海科本来听到他的问题是不太爽的,但是一看是耶拿日报的,顿时换了一副脸孔,不过也顺便巧妙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额”年轻记者一时有些发蒙,今天来这里的本来不应该是他,只不过由于平时采访足球的记者今天生病,所以这次采访就轮到他了。 只是海科这个回答让他半天不知道该问点什么。 其他人可不会等你,立刻又有人问道。 “请问沃吉的那一次犯规是不是叶信指使的,我们可有不少人听到‘犯规’这个词”说完场中的其他几个记者也纷纷点头。 “怎么可能,你们听错了,那是叶信的一句家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