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六回 眼泪汪汪返家路
(当年父子四人走,如今义子送己归;回首前望皆是伤,北上途中泪汪汪。) 尽管在临别之时,面对抱病难舍且放心不下的李长善和流着眼泪说不出一句话来的善良大嫂,耿老爹表现出了一副挺坚强的样子,但铭刻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却在无时不刻地持续吞噬着他的毅力。 掐指算来,离开温暖舒适的家至今已经快九年半了。历经生死磨难,耿老爹现在终于踏上了归家之途。由于那个光宗耀祖造福乡里的美好梦想已经无奈地彻底破灭了,尤其是七年半之前痛失三个亲生骨rou的悲和苦,早已经犹如狂风席卷残云,暴雨横扫沙堡一般,把他那即将归家的喜悦心情给吹散、冲刷得一干二净,无影无踪了…… 思前想后,耿老爹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定眼看着精神抖擞的棕色大骡驾车朝着遥远的家疾步前行,而耿老爹的心里却在一遍遍地苦苦想着: 经历了近十年的别离后,自己那望眼欲穿的贤妻盼回去的竟然只有他一个人…… 一旦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后,她将会是如何得悲痛欲绝啊…… 小女儿再也见不到两个哥哥和jiejie了…… 还有,那苦苦等着耿正和耿英归去成婚的秀儿和大壮…… 耿老爹的心里真如刀绞一般疼痛难忍! 为了避免悲伤过头而再次导致神志糊涂,耿老爹只能强忍着。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偷偷地掉一些眼泪。懂事的尚武很理解义父的心情,总是在想方设法地寻找一些开心的话题,试图使耿老爹的归家旅途能够尽量地轻松一些。 正月初十中午时分,耿老爹和李尚武乘坐大骡车来到了武昌镇上。尽管当时已经是初春时节了,但老天爷似乎并不愿意把哪怕是一顶点儿春的暖意赐予心情沉重的赶路人。那一日天气阴沉沉的,还刮着很大的西北风,武昌镇的街道上很是冷清。而无力地靠坐在骡车一侧的耿老爹看到了眼前那些尚熟悉的街面时,又勾起了他不少对于昔日的回忆。不一会儿,大骡车就来到了父子们当年摆蔬菜水果地摊儿的地方,耿老爹的眼泪忍不住汹涌而出,他声音沙哑地对李尚武说:“武儿,停一下……” “吁—” 棕色大骡稳稳地停下来了。尚武心里明白,义父曾经多次给他讲述过的在武昌镇上摆蔬菜水果地摊儿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再仔细观看,义父说过的那块儿他们当年放午饭用的方方正正的大石头还在那里呢! 看到耿老爹流着眼泪想要下车,尚武赶快阻止说:“义父,您看看就行了,不要下车了好吗?咱们继续往前走吧,我饿得很了,咱们找个饭店随便吃点儿什么吧!” 看着尚武恳切的目光,耿老爹重重地长叹一声,无奈地说:“唉,你说得对,下车又能咋得啊!咱们继续走哇,我记得前面左拐有一个干热面馆呢,咱吃饭去。” 大骡车来到干热面馆前,尚武招呼棕色大骡停下,自己先跳下车来。正要转过车那边去搀扶义父下车,但发现耿老爹已经自己下车了,就把棕色大骡拴在面馆前的拴马桩上,向饭店里的一个伙计要来半盆儿凉温的清水饮它一些,再喂给它一些草料。父子俩一起进得面馆来,简单要了一个热炒莲藕菜,各吃了一碗干热面,又喝一些面汤。然后结算饭钱,谢过伙计继续前行。 话说这个给尚武端来半盆儿凉温清水的伙计的家,就在距离当年白百大家旁边不远的另一个胡同里。耿老爹父子四人当年在武昌镇上做蔬菜水果生意时,他还是一个顽皮的小伢子呢。由于耿家父子们当年做这个生意的时候,每天都会在附近走上几趟的,所以这个顽皮的小伢子经常会看见他们。因此间,这伙计今儿个看这耿老爹怎么看怎么有些个面熟,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直到耿老爹和尚武已经坐骡车走远了,这个伙计还在面馆里一边干活儿一边努力地回忆着:这个熟悉的面孔到底在哪里见过啊? 好兄弟白百大的家越来越近了,远远望去,院门儿好像是新修过的。耿老爹吩咐尚武,让棕色大骡放慢脚步慢慢儿地向前走去。一会儿,从旁边的胡同里蹦蹦跳跳出来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儿,耿老爹赶快招手叫住了她,尚武随即招呼棕色大骡停下来。 耿老爹指着白百大家的院门儿问这个女娃儿:“小丫头,那个院子住着的是谁家啊?” 女娃儿说:“是白婆婆家啊!” 耿老爹又问:“是哪个白婆婆啊?她家里还有什么人?” 女娃儿回答:“还能是哪个白婆婆啊,我们这附近就她一家姓白的。听我姆妈说,她守寡已经有些年头了。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叫小青。如今有上门女婿东伢子和孙娃儿小东伢一起过呢!” 耿老爹怔一怔,说:“哦,谢谢啦,你玩儿去吧!” 女娃儿说:“我不是玩儿去的。姆妈给了我一个大铜板,我要去拐子(拐子是当地方言,即哥哥)在的那个干热面馆子里吃面去!” 说完,蹦蹦跳跳地朝着干热面馆跑去了。 尚武看耿老爹失神地望着院门儿,就试探着轻轻问:“义父,咱们进去看看吗?” 耿老爹仍然望着院门儿慢慢地摇摇头,轻轻地说:“不用了,义父已经丢失了三个娃儿,进去见了她们,也只能是让大家伙儿再伤心一场啊!我们父子四人当年在这个院儿里住了半年多,她们母女和三个娃儿的感情很深哪;还有白娘娘的女婿,都是很熟悉的……” 一刻,耿老爹慢慢地收回眼神,叹一口气果断地对尚武说:“唉,不进去了!咱们这就顺着前面这条大路往码头渡口上去吧。” “驾!” 尚武甩一个响鞭,棕色大骡“嗒嗒嗒”疾步往码头渡口去了。尚武注意到,在去码头渡口这一路上,义父的眼泪一直没有停止过。 到了码头上以后,耿老爹想起来当年父子四人南下前与船老大话别时,曾经说过返回时要再来看望这个难得的好人的,要不见一见哇!正在犹豫着,远远望到前面走来一个壮壮实实的中年船工,耿老爹赶快让尚武停车。两人下车来走几步,耿老爹弓身向对面走来的船工施礼问道:“请问这位兄弟,七年半之前在这个码头上执事的船老大还在这里做事吗?” 这个船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唉,半年前,这船老大突然就没了,现在是当年的船老二执事呢!唉,老大好人啊!他人好去得也很痛快,一觉就睡过去了,也算是老天照应了啊!人总有一死嘛,好死也是福啊!” 说完,摇着头走了。留给耿老爹的,免不了又是一阵伤感。 上一班渡船刚走不久,下一班渡船开船还需要差不多半个时辰呢。尚武就将大骡车停在一边,父子俩下车来活动活动腿脚,看着江面说话。耿老爹给尚武讲述了仗义的船老大当年用千盏荷花灯祭奠好兄弟白百大的感人之举,不无伤感地说:“真没有想到啊,这个船老大如今也去了……” 下一班渡船慢慢地靠过来接过江的客人了,尚武牵起棕色大骡拉着骡车上船,耿老爹跟在车后慢慢走上渡船。想着父子们当年继续南下前最后一次来江边祭奠白兄弟时,耿正曾经说过,父子们返回时路过长江,还要再给白幺爹拉一段二胡曲儿的。而如今儿女们生死未卜,自己身边也没有带二胡,耿老爹的心里既伤痛又愧疚…… 开船起锚的号声响了,渡船开始缓慢地向长江的北岸移动。忽然,三个人风风火火地跑上码头来了,并且一边跑着,一边还在朝着已经行至江心的渡船不断地招手呼喊着什么。站在渡船尾部的耿老爹定睛一看,猛然间发现竟然是小青和东伢子扶着乔氏跑来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七年半了,但耿老爹还是离着老远就一眼认出了他们。他们显然是也看见耿老爹了,都在声嘶力竭地向这边招手呼喊着什么。 耿老爹的眼泪再次哗哗地流下来了。尚武过来扶住义父问:“他们是?” 耿老爹哽咽着说:“他们就是白娘娘和她的女儿小青和女婿东伢子。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啊?” 呼呼的西北风刮得更猛了,在偶尔间隙的回头风里,断断续续地传来“耿大哥……耿伯伯……耿正他们……” 尚武焦虑地说:“我们听不清楚他们在喊些什么啊!” 耿老爹流着泪说:“他们在问我丢失了的三个娃娃们啊!” 耿老爹连连拱手,再颤巍巍地摆手,尽量大声儿地喊:“风大啊,太冷了,你们回去哇,回去哇……” 渡船在呼呼的西北风中艰难地向长江的北岸漂去,南岸码头上乔氏、小青和东伢子的喊声终于一点儿也听不到了;再后来,连人影儿也望不到了…… 渡船到达北岸了,父子俩乘坐骡车一路进了汉口镇。耿老爹抬起一双泪眼望去,街道两边已经是完全陌生的模样了。想着自己在武昌镇时曾经返回来看过的那个用一把大铁锁锁着的一楼店门和二楼上紧闭的窗户,以及旁边那个没有了院门儿和院墙的小院儿,店门上贴着的,字迹有些模糊了的给张老乡的留言,想起生死未卜的张老乡…… 再往前想:父子们离开小店时,耿英锁上店门时的神态,当时耿直和耿正兄弟俩的对话…… 耿老爹泪水总也擦不干…… 看到义父耿老爹痛苦不堪的揪心模样,尚武一心只想着快快离开这汉口镇!抬头看看天色尚早,就说:“义父,咱这骡子的脚力好着呢。我看啊,咱们走快点儿,今儿个还可以赶到下一个栈头!” 耿老爹明白尚武的意思,轻轻地说:“那咱就快些走,赶到下一个栈头住宿吧。” 这下一个栈头实际上就是耿正兄妹三人在腊月二十九那日晚上曾经住宿过的“远江村客栈”。虽然现在已经是正月初十了,但店里大多数请假回家过年的伙计还没有返回来,伙房里还是只有那个老师傅在招待为数不多的过往客人。这老师傅人挺不错,热情地招待耿老爹父子俩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又早早起来做了热乎乎的早餐。另一个年轻的伙计对棕色高头大骡也照顾得很好。 一早起来,天气有些好转了,父子俩赶早出发继续北上。尚武心下里想,与其让义父这样一路伤心,还不如尽快赶回到家里去呢!尽管明明知道回到了家里以后,与义母和义妹相见之时必将是一次更大的伤悲,但这是迟早都躲不过去的事情啊!这样想着,尚武快马加鞭一路北上。 由于棕色大骡的脚力相当好,加之膘肥体壮精神抖擞的,而且大平车也不算太重,因此一路上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吃力。辛苦赶路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进入二月中旬的时候,耿老爹和李尚武父子俩顺利地到达了黄河边上。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喜欢本章,请加入书架书签!也请您投推荐票、投评价票、 关注、做评论,多谢多谢!您的支持,将是我继续努力写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