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都市小说 - 我来后,这世上有了厨神在线阅读 - 第226章 吃面条的讲究

第226章 吃面条的讲究

    等到四个外国人排队进入面馆,看到面馆里一样是人声鼎沸。

    同时也听到面馆里回荡着各种很奇怪的话语。

    “三号桌,一份鳝丝面,轻佻、大养、双青、宽汤、双码过桥。”

    这么一番呼喊过后,又听到面馆后厨出面的窗口里又重复给喊了一遍。

    似乎这成为了面馆里一种特色。

    凯瑟琳等人明显看出来,面馆很多顾客都很喜欢听喊这么一下。

    这不禁让四个外国人也都是感到非常的奇怪?

    查理问凯瑟琳:“他们到底在喊什么?”

    凯瑟琳把喊的内容给翻译了一遍。

    结果查理和菲利普、西尼尔都是一脸懵逼,完全不明白这喊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西尼尔想了想问:“这难道是什么接头暗号吗?”

    菲利普奇怪问:“吃面条还要先对上暗号?”

    凯瑟琳也是完全不懂?只能让大家先坐下来,然后等服务生过来招呼的时候,他们再问一问服务生喊的是什么意思?

    四个人坐下来,没多久一位服务生过来询问他们要点什么?

    凯瑟琳立刻抓住机会问了一下刚才喊的是什么?

    “请问,你们刚才喊的那些是什么意思?”

    服务生微笑回答:“那是客人要的面条的样式。”

    见凯瑟琳他们还是不太懂,服务生又给出细致的解释。

    “轻佻的意思是,面条要少。

    大养的意思是,面条煮的软一些。

    双青就是要两倍的葱花。

    宽汤是要汤多一些。

    双码过桥,就是要两倍的浇头,并且浇头要单独放,不要直接盖在面条里。”

    听完了服务生的解释,让凯瑟琳更加目瞪口呆了。

    当她又给同行其他三人翻译一遍后。

    三个人自然是跟着一起目瞪口呆。

    凯瑟琳抓紧又问:“为什么要这样喊呢?”

    服务生笑着说:“这其实是传统面馆的话语,老板让我们恢复起来,让客人感受到吃面的乐趣,同时这样喊过后,也可以尽快让后厨明白客人点的面条有什么样的要求。”wap..OrG

    听完了服务生的解释,凯瑟琳他们真的是被震撼到。

    四个人进来之前,也就只吃过意大利面。

    对于中式的面条还真的是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听完了刚才的那么一喊,更加是让大家非常感兴趣了。

    接着,四个人在服务生介绍下,点了四种不同浇头的面条。

    听服务生在他们桌子旁边呼喊,四个人不禁面带笑容,觉得这样吃面条还真的是很有趣,体会到一种很独特的文化。

    四个人不约而同,都按照服务生推荐点了过桥。

    目的是为了分别尝一尝不同的浇头味道。

    在等待面条的时候,看到之前点的三号桌面条上桌。

    看到面碗里就只是清汤的面条,是窝起来呈现出一种古代女人盘起发髻样子,上面撒着很重的葱花。

    同时旁边是一盘非常扎实的浇头。

    凯瑟琳四人看着浇头,觉得很像是他们视频里看到的响油鳝糊。

    而接下来,凯瑟琳看到点面条的那人开始吃起来。

    那人首先不是把浇头倒进面条里去吃面。

    而是先倒了一杯酒,就着面前的浇头开始喝起酒来。

    这一幕看在凯瑟琳四个人眼里,恍然之间明白了,原来浇头是可以当下酒菜吃的。

    有趣的是点面条的老人,一边喝着小酒品尝着浇头,时不时还会吸溜上一口面条。

    这种吃法真的是很独特,但是那种怡然自得的样子,又让凯瑟琳他们四个觉得真是非常舒服惬意。

    终于,凯瑟琳忍不住走了过去。

    “老人家您好。”

    老人抬起头,看着凯瑟琳这样一位美丽的外国女人站在面前。

    他微笑问:“你好,你的中文很棒。”

    凯瑟琳说:“谢谢您的夸奖。”

    接着老人说:“你是想问问我,我为什么要这样吃面条?”

    凯瑟琳点点头说:“对,您吃面条的方式很奇怪。”

    老人笑着说:“我这就是我们这边以前传统吃面条的方式啊,以前我们都是点一碗面,然后浇头放在旁边,先就着浇头喝上一两杯酒,然后再把浇头放进面条里,把剩下的浇头和面条吃掉。”

    凯瑟琳听了称赞道:“这样吃法很有趣。”

    老人说:“这样子吃啊,主要是省钱,一碗面,一份浇头,一壶小酒,你看看,有菜、有饭、还有酒,是不是很好?”

    凯瑟琳竖起大拇指说:“很棒,您的状态真的是很棒。”

    老人笑着说:“哈哈哈,这要感谢冯正啊,冯正开了这家面馆,让我这种老头子有了这样一个好去处,每天不来吃上一碗面,喝上一杯小酒,我都觉得少了点什么,就喜欢到这来吃。”

    说着老人准备再倒上一杯酒,结果被旁边服务生给拦下来。

    “老爷子,咱们是说好的,一天一杯,您不能再喝了。”

    说完,服务生把老爷子的酒壶给收走了。

    老爷子倒也不生气,笑呵呵说:“行,不喝了,一杯足够,吃饭。”

    凯瑟琳有些好奇问:“老人家,他把你的酒壶抢走,难道你不找他要吗?他们只是服务生。”

    老人笑着说:“他们不是抢走,那边有一个柜子,是专门给我们放酒的,我这酒啊不能多喝,我女儿过来跟冯正说过,让他管着我,每天只能喝一杯,我今天喝了一杯,所以不能再喝了。”

    凯瑟琳明白过来,对冯正的这家面馆有了一种全新认识。

    等回到位置上,跟同行其他三人交流了一番。

    其他三人也都是惊讶不已。

    与此同时,菲利普很快发现:“难怪这家面馆里,大多数客人都是老人,原来这里的老人都很怀念这种老味道。”

    凯瑟琳、查理和西尼尔也发现,面馆里确实是上了年纪的人比较多。

    再回想一下,包子铺那边自然是孩子比较多。

    西尼尔说:“真是看不出来,原来冯正的两家馆子,面向的客人年龄段都不一样,包子铺主要是让孩子们吃,面馆就主要是让老人吃。”

    凯瑟琳说:“不,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无论是包子铺还是面馆,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被传承了。”

    菲利普赞同点头:“是属于他们的美食文化传承。”六二六二的我来后,这世上有了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