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对道德经第十九篇的误解
书迷正在阅读:此生我爱、尊主难惹:神妻不好哄、超能特勤组、情与道、宅门烟云、元气少年、军婚之少校老公休想逃、英雄联盟之瓦洛兰纵横、炼武玄尊、独圣
老子道德经文的第十九篇,也被世人误解了,被学术jian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 第十九篇原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从原文可以看出,又能被世人和学术jian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这些人抓住文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及“绝学无忧”不放。 以上词语都是违背当时以及后世的主旋律,违背现实生活的违禁词,都是违背主流思想的。 其实!有时主流思想并不是正确的。 如果主流思想都是正确的话,历史就不用改朝换代了。是不是? 在老子时期、在老子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是很乱的。不仅仅是很乱,是很混乱,那个时期被后人取名为“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不仅混乱,而且!时间很长。 其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几百的大周统治、教化,已经把大多数人的思想教化成为固定模式了。也就是说!脑筋急转弯转不过来了。结果!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成就了他们的风云人生。 世人都是“傻子”,还不由他们这些人叱咤风云? 历史也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都是不正确的。要不!就没有那么混乱了。 正确的思想被庸俗的智者给扼杀了,被君王的皇权给扼杀了。正确思想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只是受益于某些智者。广大地人民群众因为无缘接触到正确地思想,加上思想僵化始终对大周抱着幻想遵守周礼。结果!无法摆脱面临的生活、摆脱困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其实!这一篇是从上一篇延续下来的。单独地解读这一篇,不容易让人理解。要是结合上一篇来理解,就好懂了。 上一篇,也就是老子第十八篇,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是承袭“国家昏乱,有忠臣”而来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了:绝圣弃智这里的“圣”和“智”是两个所指。圣!可以解读成为君王、最高权威。智!可以解读为“忠臣”、为君王出谋划策的智者、大臣。 绝圣弃智的正确解读,是要我们放弃对君王的幻想,放弃对那些愚忠大臣的幻想。 为什么要这样呢? 老子说这句是不是要负法律责任?是不是他在反社会、反国家?反君王权威?是不是这个意思? 实事求是的来讲,老子说这话的意思确实是这个意思。 但是!老子并不是针对谁谁谁来说的,并不是针对某个君王,某个朝代的君王、某个朝代的国家来说的。而是!老子是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来说的,他老人家并没有针对谁。 所以!不要给哲学家扣帽子,制造什么文字狱。 哲学家是针对人类,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而实事求是的说了真话。 老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 老子是根据道家道理、现实生活情况而说的。 因为!这个国家不能保障子民的生存权利了,国家机器成为了束缚人民的枷锁。所以!必须放弃。 老子说这句话是有根据的,是根据前面一篇写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前面一篇,也就是老子第十八篇,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正是因为这样,才要“绝圣弃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才能有利于人民。 解读了“绝圣弃智”,后面的“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就好解读了。“仁”和“义”都是束缚人性的东西,自然是要放弃的。“巧”和“利”都是对自己有好处,但有可能影响了别人的生活。所以!也是要放弃的。 因为!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必然搞得那么复杂。 活着才是硬道理! 自然、平安、平淡、平静地生活,才是真。 而事实上!有了君王和智者的管理,社会并没有太平,反正!越来越乱。既然这样!我们还不如放弃,重新制定新的生存游戏规则,重新给人生定义。 还是那句话: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作为人,如果没有明白人生,活着都是白活。 再重复到原初!老子与庄子都一致认为: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个物种而已。人类只是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人的一生,只是来完成一次生命的过程的。
所以!人生没有必要那么折腾。不就是为了活着嘛?有必要那么折腾?我们还不如不折腾,用折腾的时间去享受生活,是不是?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仁弃义了,为什么还会民复孝慈呢? 仁和义都是周礼推崇的,用来规范社会道德和约束人民行为规范的。在历史的过程中,仁和义取过一定地作用。可走到老子时期,老子时期之前,就已经失去了作用,不能规范社会道德和人民的行为了,已经流于形式了。 所以!老子说要绝仁弃义。 那么?绝仁弃义了,怎么可能还会民复孝慈呢? 老子认为:孝慈是不需要社会规范的,而是人们自觉的一种行为。这是人的天性!天下没有母亲不疼爱儿女的,天下没有父亲不喜欢自己的儿女的。 因为!这是天性! 就连畜生,特别是雌性畜生,在生产之后都是护子的。只有到了认为幼崽可以独立生活了,雌性畜生才“六亲不认”。就连畜生都知道护犊子,难道?有了智商的人类,还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儿女后代吗?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这句话老子是针对社会现实提出来的,是有针对性的,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社会问题。问题的根源是:巧和利的结果,造成了贫富差别。一个社会贫富差别大了,必然会产生出盗贼。因为!贫困中的人要生存。还有!有了巧和利后,大家都想着如何投机取巧了。 盗贼并不一定是因为贫困,而有很多人是为了投机取巧地生存,想不劳而获而已。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这句话的意思是:以上列举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条,并不能概括整个社会的病态。这样还不够,还没有治理好这个病态的社会。 所以!我们要效仿自然、效仿万物、效仿道,不要想得太多,不要学习多余的知识。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只是为了活着而已。如果我们这样想了,我们的人生,还会有什么忧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