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都市小说 - 医道通天在线阅读 - 中意故事

中意故事

    御医的由来

    古代皇家享有的特权医疗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御医。御医,有些皇朝称为太医,是古代专门为皇帝及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因此,御医(太医),是早期国家体制下的医生职务称谓之一,专门服务皇帝及宫廷中的家眷。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封建帝国一去不返,御医连同封建帝制早就被历史文献尘封起来,束之高阁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大量的影视剧穿越千朝古代,看到御医的影踪。

    御医究竟产生于何时如今很难说得清楚。不过,医生最早的确是出现在皇宫里的。因为民间最早也有医生的身影,但是,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民间的医生最早并不叫做医生,而是叫做祭祀,或叫巫祀,开始多为部落首领兼任,他(她)们主要负责部落或宗族的祭祀,是被民间视为有特别“法术”、“与神相通之人”;他(她)们在主要负责部落或宗族祭祀的同时,顺便掌握一些“神草神药”知识以及民间偏方单方,往往以神灵的名义,常常“法术”,配以“灵丹妙药”、“祖传秘方”为人们治病疗疾,所以,这些民间略懂医术之人最早被人们称之为“巫医”,其医术被称之为“巫术”。而比较规范一点的医生应当说最早还是出现在皇宫里的。后来皇宫里有了医生这一职务之后,为了与民间医生相区别,便有了御医和民间医生的称谓。

    夏商周时代,有关医事的记载很少。从现存的资料中看,医生首先出现在宫廷中。在西周之前,医生都是为帝王服务的御医;到了东周春秋以后,一些民间医生才开始产生;战国时期,可以看到有关太医、太医令的一些记载,从而才对宫廷御医和民间医生有了一个初步明确的划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这算是御医正式的记载了。

    虽说都古代专门为皇帝及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师,但是,皇帝礼贤下士,特殊时期或危机时刻,比如皇亲国戚、老臣重臣或宫女生命垂危之际,会命御医救命或者医治重疾。也有将御医赠予重要的功劳勋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贴身保健治疗。比如,晚清一品经略督臣傅振邦,曾连连解围边疆吃紧战事,救国朝于危难。由于其阵前督战腕部受重伤后,同时还在肩负国家重任,皇帝便赐御医专门负责他的伤病及健康。后来另赐御厨,与御医共同负责治疗和保健工作。

    枸杞子的故事

    北宋年间,朝廷有位使者,在途中见一位年约十六七岁的姑娘手执竹竿正在追打一个白发苍苍、弓腰驼背、约八九十岁的老翁,使者拦住那姑娘问:“为何这样对待老人?”那姑娘回答:“这人是我的曾孙儿子”,使者惊道:“那你为何要打他呢?”答曰:“家有良药,他不肯服食,年纪轻轻就这样老态龙钟的,头发也白了,牙齿也掉光了,就因为这个,我才教训他”。使者好奇地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姑娘应声道:“我今年已有372岁了”。使者听后更加惊异,忙问有什么方法得到高寿的呢?姑娘说,我没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服用了种叫枸杞的药,使者听罢,急忙记录下来,相传到今。

    据民间传说,有一书生体弱多病,到终南山寻仙求道,在山中转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踪影。正烦恼间,忽见一年轻女子正在痛骂责打一年迈妇人,赶忙上前劝阻,并指责那年轻女子违背尊老之道。那女子听了,笑道:“你当她是我什么人?她是我的小儿媳妇。”书生不信,转问那老妇,老妇答道:“千真万确,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岁了,我是她第七个儿子的媳妇,今年快五十了。”书生看来看去,怎么也不像,遂追问缘由。那婆婆说:“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头发也黑了,脸也光润了,看上去如三四十岁。我那几个儿媳妇照我说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这个小儿媳妇好吃懒做,不光不吃枸杞,连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鸡鸭鱼rou,吃出这一身毛病。”书生听了这番言语,回到家里,多买枸杞服食,天长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岁。这虽然是神话传说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却是古今公认的。

    宋徽宗时,顺州筑城,民工们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献入宫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岁枸杞。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长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盘结粗壮,寺里人饮此井水,人人面色红润,至80岁而头不白、齿不掉。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为此做《枸杞井》一诗: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人们历来把枸杞作为进补的佳品,《本草汇言》中说:“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自古以来,常食枸杞而强身长寿的例子很多。相传蓬莱县南丘村各家各户都种有枸杞,村里人多长寿,活到100岁的老人就有十几个,县令得知此事报到皇宫,皇帝叫人送匾,称此村为“长寿村”。

    按《本草纲目》记载,古代的枸杞产于常山的为上品,到了唐代就生产于山东、河北一带,明代时是陕西、甘肃的最好,清代的极品枸杞则产于宁夏,其子圆、大小像樱桃一般,rou厚子少、晒干后也红润甘美。枸杞,性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常与熟地、菊花、山药、山萸rou等药同用。

    香港理工大学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中老年人每日服食少量枸杞,有助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几率。

    抓药的传说

    提起抓药,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然间一阵狗叫,只见有一妇女躺在地上,嘴里不断发出"唉呀唉呀"的痛苦喊声。原来这位妇女的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他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给这位妇女敷上,不大一会,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她的丈夫赶来,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药王的救治之恩。

    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到哪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从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后来,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更便于分类取药,店主也仿照药王的办法,将药柜内做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小抽屉里再隔成三个或四个方格,来贮藏放置各种药材。小抽屉的外边写上中药名称,以便记取,免于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药店买药时,有的地方仍叫"抓药"。

    中医药之祖

    我们都自称为炎黄子孙,视炎帝与黄帝为我们的祖先,实际上我们中国人都有中医学的文化基因,因为炎帝与黄帝也一直被奉为中医药之祖。

    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的神话故事流传久远,且至今不衰,《史记补三皇本记》曰:“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则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个传说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生动地论述了远古先民在生存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对客观事物,包括医药的经验与知识;其二,用“一日而遇七十毒”展现出先民们不畏艰辛,为探求真理而不怕牺牲的精神。神农氏作为创造者的化身不单是农耕之祖,更为历代医家奉为医药之祖。

    黄帝轩辕氏为最早统一“中国”的部落联盟领袖,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创始代表,而且也是最早向人们无私传授医学知识之人,因而也被后人奉为医家之祖。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的医学经典《内经》就是托其名而为《黄帝内经》,本书就是以黄帝问,其精通医药的臣子答的形式编写而成。相传岐伯为黄帝的首席大臣,精通医学理论,故二人问答最多,后世也将中医学称“岐黄医学”。相传雷公也为黄帝之臣,善医,精针,《内经》亦有君臣相问之篇,故后世有托雷公之名的典籍,如《雷公炮炙论》、《雷公药对》等。还相传有黄帝臣子精药物的桐君,精脉理的臣子鬼臾区、精外治法的俞跗以及少俞、伯高等。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医药学;其二,中医药学一开始就是善于总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博采众长的原创人体生命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