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超时空航班在线阅读 - 五 长征开始12

五 长征开始12

    邓总师的女儿曾经问过父亲:“长征的时候您都干什么了?”邓总师回答了三个字:“跟着走!”

    后来这个桥段在影视作品中也曾经出现,不过问答的人成了彭帅和他的警卫员。

    现在,魏承恭也加入了这“跟着走”的行列。

    曾经,在意识到自己有机会跟红军一起,进行世界军事史上这独一无二的战略转移的时候,魏承恭的心情除了激动还是激动。然而等到现在,他真正步入了长征之后,才发现,事情远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浪漫。

    在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军事行动中,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这三个字:跟着走。

    “你们知道要往哪里走吗?”

    在一眼望不到头同时也是一眼望不到尾的两列行军纵队中,魏承恭闲得没事,向身边的战士们问道。

    “知道啊,北上抗日呗。”

    红军战士回答得理所当然。

    “那你知道要走多少路吗?”魏承恭又问。

    战士摇摇头:“那谁知道啊——管他那么多,跟着走呗。”

    “跟着走……”魏承恭喃喃重复道,沉默了一会儿,向这个战士道:“……如果我告诉你,要走好几万里路,你会怎么想呢?”

    “几万里?!”魏承恭周围引起了一阵小小的sao动。

    “我是说‘如果’。”见势不妙,魏承恭急忙把想好的托词说了出来:“同志你要知道,我们中国可是很大的,大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上万里,而我们肯定不能朝着目标对直走过去。要翻山越岭,要绕过白党的封锁线什么的。”

    “真要是走那么远的话,有些事情就要想一想了。”

    魏承恭心里咯噔一下:自己该不会动摇了这个战士的决心吧?

    “我们每天能行进六十到一百里。傅先生你刚才说有可能走几万里,就算两万……不,算三万里好了。三万里路,我们要走……”

    扳着指头算了一阵,这个战士得出了答案:“……差不多要走四百天,再加上沿途可能还有战斗,再加一百天算五百天好了。五百天,差不多一年半——这日子可是不老少啊。”

    魏承恭微微一怔:这战士算账的时候丝毫都听不出沮丧的情绪,相反,倒是隐隐有一种兴奋。

    “你……在高兴吗?”

    “当然,”战士诧异地回答道:“这种去几万里之外见世面的机会,我们乡下人活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得到,我当然高兴了。”

    魏承恭点点头,又问道:“同志哥你就不觉得走路辛苦?”

    “这有什么?”战士毫不在意:“不就是走路吗?俺们乡下人,走路什么的早就习惯了,怎么会觉得辛苦?”

    忽然有些明白过来:“是不是傅先生你觉得辛苦啊?你要是觉得走得累就把东西给我,我帮你背好了。”

    魏承恭背着淘宝上淘来的野战背包,里面是一些个人物品。听闻这战士愿意帮自己背包(而且这战士说着就要“动手”),脸上顿时有些下不来,双手抓紧了背包带:“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问……好吧,你刚刚已经回答了我的疑问了。”

    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两个战士:“你们……也是这么想吗?也不会觉得辛苦?”

    “无非就是走点路而已,有什么辛苦的?比起打仗来,算什么?”被魏承恭问到的一个战士白了他一眼,“你这个……(想要称呼“同志”,不过最后还是改了口)先生真是的,如果觉得辛苦,那就不要跟我们一起走好了,反正你也不是我们红军的人。”

    魏承恭笑笑,既没有表示不满,也没有反驳,看向另一个战士。这个战士看了他一眼:“傅先生,很感谢你告诉了我这些——这样我就可以计算,还有多久就能开到目的地了。”

    “傅先生,看你的样子,应该是个有大学问的人。跟我们不一样,”最开始跟魏承恭讲话的那个战士说话了:“我们都是庄稼人,懂得不多,想的也就没那么多。不过我觉得,傅先生你想得虽然多,可是最该想到的一句话,你却没有想过。”

    “什么话?”魏承恭下意识地反问道。

    “老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时候想得越多越坏事,不要去想那么多,闷头做事,不知不觉的,反而就能把事情做成了。就想这一次北上抗日,傅先生你说路远,路不好走,要我说,根本不用去想这些问题,闷头跟着同志们走,等同志们都到了,我也就到了。”

    ————

    “这就是这些战士们的想法吗……”被这个红军战士教育了这么一课,魏承恭心里默默赞叹着:“真得像魏巍说得一样,这些战士,单纯得可爱。他们没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想法,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他们认定了一个目标,就一直走下去,前仆后继,义无反顾……他们很单纯,他们很平凡,然而千千万万这样的单纯和平凡汇聚到一起,就成了不平凡——就好像现在的长征,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分解又分解后,也不过就是数万人持续了几百天的‘跟着走’而已。”

    ————

    “傅先生,”身边那个战士忽然向魏承恭道:“你是不是要一直跟着我们行军啊?”

    魏承恭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算是吧——我大约要陪你们走完一半的路。”

    他的意思是他每走一个周,可以回去休息一个周,不过这个战士误会了,还以为魏承恭走到一半就要跟红军分手,点头道:“那也够了。傅先生,看你的样子,一定是念过大书,有大学问的人,对吧?”

    “有什么事吗?”魏承恭反问道。

    “没什么大事。”这个战士用左手把背包拿了下来,看样子是想要拿什么东西。单手cao作有些麻烦,魏承恭就想帮他拿着枪,不过战士却把背包递了过来。

    “除非有上级命令,否则在行军中我们是不能把武器交给别人的。”这个战士看着不解的魏承恭笑了笑,“这背包里有识字课本,傅先生你帮我拿一下好不好?”

    “你……想在行军路上学识字?”魏承恭接过背包,很快就在战士的指点下拿出了背包里的识字课本——根据地小学采用的教材,一个多星期前魏承恭还见过。

    “是啊,傅先生你要跟我们走一半路,那就要走两百多天呢,我觉得够我把这本书学完了。”战士拿回背包背上,又接过课本,“前一次战斗中,我们连的文化教员被一颗炮弹炸伤了,上级说要给我们补充一个教员,不过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补充上来。所以我想,您既然要跟我们一起走那么远的路,可不可以教教我?”

    ————

    五长征开始21

    (标题的事情……嘛,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等我写到第六章的时候,就无关紧要了)

    做出跟这个战士类似打算的人不止一个两个。之前因为不确定这次“战略转移”(长征这个专有名词目前只在少数高层中流传)的目的地,大家还以为跟以前的战略机动一样:花上几天,最多十来天,跑上几百上千里,等到充分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再设一个口袋,把某一部疲惫不堪的敌人装进来,一口吃掉。

    这样的战斗多来几次,就能打破敌人的这一次围剿。之后,在敌人发动下一次围剿之前,部队就能回根据地驻扎下来,获得宝贵的修整机会,同时也是学习机会。

    现在听说这一次战略转移行程高达数万里,要走上一年多近两年,那也就意味着在长达一两年的时间里,部队无法驻扎下来——再想要像以前那样,等到有了比较稳定的环境再展开文化学习,是不可能了。

    那么,文化学习要暂时中断一段时间——好吧,是一两年——吗?

    当然不,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别的不说,现在部队中大大加强的炮兵,哪个不是高小毕业?

    “一年多的时间呢,我每天学五个字,等到了抗日前线,我就能认识2000字,听我们的文化教员说,这就基本够当炮兵了。到时候,我就可以真正的鸟枪换炮了,扛着一人扛大炮上前线,那玩意儿多带劲儿啊。”战士眼中满是热切。

    于是,魏承恭就暂时充当了这个连队的文化教员。

    看着周围这些求知欲旺盛的战士,魏承恭细心讲解的同时,也不由得感到一阵阵脸红:当初他读书的时候倒也算刻苦,起五更睡半夜什么的也是常事。但那都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而这些战士们,在如此艰难,朝不保夕的环境下,依然如此热衷学习,而他们学习的目的,却是为了能更好地cao作威力更大的武器,能够更好地出生入死……

    ————

    看着书走路,队列就难免走得不齐了,而且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向后“传染”(走在魏承恭的前方的战士们还好,不回头,不知道身后发生了什么;但是走在魏承恭身后的战士们,看见前面的战友们都拿出课本,开始读书学习,虽然还有些不明白是个什么情况(魏承恭的行程有几万里的话,最多往后传五六排,再远就听不到了),不过也都有样学样起来)。很快,总理从后方赶了上来。

    “周副主席。”看到总理过来,正伸出手指凌空一笔一划地复习刚学会的“日本法西斯的特点”几个字的战士急忙招呼——行军中,不用敬礼。

    “没事,继续学习吧,我来找你的老师的。”总理先向这个战士答复,然后才转向魏承恭:“我一猜就是你这里出的幺蛾子。怎么?觉得行军没意思,又捡起你的老本行了?”

    “不是……”魏承恭急忙要辩白,不过想一想这些战士之所以会想要在行军路途中学习,也是因为自己说的,长征行程将达到几万里之遥,于是辩白的想法也就没有了,低垂下头:“是,总理,是我莽撞了。”

    “咦,怎么一上来就做检讨啊?”总理并不明白事情的原委,不知道魏承恭已经透露了“军事机密”,听他承认错误,来了兴趣:“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魏承恭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说了一遍。末了,又道:“我不该乱说的。”

    长征这种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贸贸然说出来,很容易会造成军心动摇。所以虽然相比与原来的历史,中央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长征的最终目的地(原来的历史上,长征的目的是一直在变化的,一开始的设想无非就是突围,去与贺帅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会师;等到发现这个设想行不通之后,又想要到贵州一带开辟黔西革命根据地;等到发现贵州地瘠民贫,面临川军,桂军,中央军几面围攻,根本无法支持战争之后,又想要北进四川,与红四方面军南北夹击,****全川,建立四川革命根据地;等到被郭勋祺打了一闷棍,意识到四川不那么好进之后,又提出沿川、康边界逶迤北上,和四方面军会师,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策略;然而这个策略又因为张国焘的关系不得不再一次调整。如果不是在这里通过报纸得知陕北还有一块红色根据地,中央红军还不知道要走多久。而以当时中央红军的状态,真的很难想象他们还能向什么方向开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和他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救了中央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却也没有对部队公布,只是含糊地说成是“北上抗日”。

    “你确实莽撞了,这些事情确实不该随意给战士们提起的……”总理沉吟了一会儿,又展颜笑了起来:“不过,看起来我们的战士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并没有出现情绪波动,所以,也就无需在意了。”

    回过头,看着周围几个战士——他们应该听到了魏承恭和那个战士的对话:“同志们,这个该怪我们,一开始没有给同志们讲清楚。就像这位傅先生说的,我们中国的地方大得很,而我们这一次北上抗日,要绕行大半个中国,所以我们要走的路,长得很。”

    顿了顿,总理又道:“可是,这样做是有价值的。大家知道,我们红军,是依靠着工人农民的支持,才能在历次反围剿战争中取得胜利,没有发动起来的民众,就没有我们红军的生存发展壮大。”

    “可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比常凯申要强得多。面对这么强的敌人,仅仅发动江西福建地区的民众是不够的。想要跟日本人对抗,并最后战而胜之,我们就必须动员起更多的,乃至是全国的人民群众。我们绕行这大半个中国,就是为了更多地发动民众,把我们红军的主张,向全国的老百姓宣传、说明,让更多的人都起来抗日,只有这样发动起全国的老百姓,才能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他说到高昂处,挥舞起了拳头,“所以我们这支军队,在这一次的转移中,不单要行军、要打仗,而且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这同样是战斗的任务,是在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我们不再只是一支军队,我们还是一支工作队,宣传队,我们要让抗日的呼声,唱响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