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点眼药
北府军来了三个指挥。与禁卫军和其他军队比,其实北府军是个军官团。大家挤在一块,无不想门路混几年,转到其他部队换个实职。 可大家留恋京兆繁华,宗室勋贵子弟尤为如此,所以机会极少,当然你要申请去边疆,那是立马就办,戴红花,发奖金,鼓励大家向你学习。 当听说军机处成立,段侯大人叫派三个过来当队长。与运南三个不同,大家立刻意识到机会了。立马回家找老人寻门路去了。陈不欢和胡铁生每个人都被堵在家里了,最后两兄弟连自家人都没安排上。 这还是没大头打招呼的结果,虽说收了点钱,可得罪的人更多。 三个指挥,一个叫谢安,一个叫王导,剩下一个叫司马道子。 三人坐一起慢慢喝茶,也不急,知道早上都忙,三人说好了,报完道,一起请直接管事的领导张亮吃顿饭,搞好关系,把借调改成调入。 景和帝进了了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两天多了,头一回过来。首相吴再从松了口气,景和帝为人深沉,对人臣们来讲,不太好伺候。 大家一块喝汤,圣亲王生气:咋又是玉米面糊糊呢?不是说小米粥吗? 吴再从:抱歉!年纪大,眼花了!看着都是姓黄的,就没细瞧。 黄长亭也生气:啥叫都是姓黄的?我还没下锅呢。 大家齐笑,气氛融洽。 侍卫们过来收拾起了饭桌。 大家重新落座。 吴再从首先开口;军机处成立两天了,这两天我和老黄两个人实在忙不过来,陈开平自己衙门的事就多,他两头跑,也累得不轻。皇上是否可以增加几个军机大臣。 景和帝问:各部都在,有什莫忙不过来的? 黄长亭答对:要是常规事务,自然没什麽大不了的。可自打军机处一成立,一些棘手的事务就报上来了,很多都是我们决定不了的。 接着他递过来一份报告:这是东府翰林院递上来的报告,是驸马秦越主写的,这事就非常棘手。 吴再从形色不变,陈开平对日常公文往来,并不在密保局的检查范围,对此一无所知。心里纳闷:这是和老吴唱双簧呢?还是点老吴的眼药? 景和帝接过,先看节略,猛然吃了一惊,然后细读全文。 递给圣亲王,老人家不看,直接就问;你们是不是故意的?咋第一个就是秦家小子的?是不是拿他来堆皇帝啊? 话说得很重,吴再从不能不接话:这倒不是,秦越的报告交上来十几天,翰林院本来想这也不是急务,想压几天的。可这块彭忠勇兼管,老彭管钱,送来要求先处理的。 圣亲王博愣了一下脑袋,不在意了:原来就是钱上的小事啊? 景和帝对吴再从:你细讲一下,不明白处,驸马公主今天回宫,我再细问。 吴再从无奈,就对大家讲了秦越的报告。 秦越的报告主要由两部分,一是各路官风民情,二是关于获得官身后太学生的情况调查,有的是他巡查的,有的是别人报上来。 秦越的报告其实是个老生常谈,就是京兆繁华地区,积聚太多的太学生,偏远地区,却无人愿往。 但秦越厉害之处是,第一他算了笔账,第二他把攻击的矛头对准了文官摇篮京兆公官大学。第三,毫不客气地指责了景和帝。 秦越说这些年在京兆繁华等地闲置的太学生约有七万之众,相当于朝廷一千余万银元打了水漂。 第二,京兆公官大学管理混乱,形如菜市,各色人等常驻混迹于校园; 浪费严重,各种附设部门,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连十几所子弟学校的小孩都领有补贴; 老师学生急功好利,各个以为自己是宰相之才,稍不如愿,便聚会大骂朝廷。 朝廷大力巨资培养的精英团体,已经有了背弃朝廷的趋势。 秦越还以著名的破烂大学京西学院做了比较,认为京西才是在真正的认真办学。 第三,秦越指出,景和帝即位十年,就是问题最集中问题发展最严重的十年。
最后,秦越建议,不计毁誉,铁腕整顿,减少浪费,撤销京兆公官大学。 大家都惊呆了,圣亲王不在乎钱,也结结巴巴地说:一千多万银元,那不相当于朝廷一年的中央收入啊。 景和帝心情激荡,问陈开平:秦越说的可是实情? 陈开平听的时候就开始打腹稿,心想保不齐自己儿子也在后面附着名呢,听得皇上问。 便起身回答:这一千多万如何算的,臣以为让翰林院,官事部和财政部三头对面一算即知。 至于京兆公官大学,就我所知的部分,只怕比秦越所讲的还要糟糕,别的不说,就连我们密保局的人都争先恐后想去哪里任职。 老黄一炮打响,心里高兴,也就不再乘胜追击了,看出皇帝脸上挂不住了。 于是站出来,替皇上分忧,找回点颜面,挑挑秦越的错:秦越的报告也不是全无错处,比如说京西学院那段,这不是胡扯吗?在京兆都是什么人,才去那个破烂地方? 老陈这回力挺秦越到底:黄大人这话我可不赞成!我家的老二就打算去了。秦越大哥的继子文武双全,学校出了名的模范,听说也要去报考京西学院。可见不差。 圣亲王看儿子难堪,帮他解围:这事一会再议,先说说军机大臣的事。 景和帝长出了口气,他倒没生秦越的气。实在是让秦越的报告给惊住了。 他说:我与圣亲王商量过了几个宗室人选,再加上两名大臣就该差不多了吧。 吴再从赶紧奉承:两个王爷,五个大臣正合适。大臣里面,臣举荐东府彭忠勇。 黄长亭也接过话吧:臣举荐殿前总管段侯城! 老陈无意见,段侯城举荐京兆令许还三,大家认为他官小,给否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