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万鬼伏煞阵
书迷正在阅读:截屏系统、凤归天下:王妃要出逃、龙武帝尊、我是主神小器灵、都曾来过、暴走大陆争锋、通天异客、TFBOYS之盛装新娘、天途无归、永夜君王之另一历史
世人皆说女人是胡搅蛮缠的,而一旦男人胡搅蛮缠起来,比女人还要可怕。 或者更准确点来说,不要脸的男人,十分的可怕。 王莹见吴三省又开始放荡起来,立刻转移话题道:“说正事儿,这里的情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吴三省是个偏执的人,处女座,一旦认准一件事,他就钻牛角尖探究到底,在恋爱方面是这样,在捉鬼驱邪方面,亦是如此。 从吴三省口中,王莹得知了这个济河县的历史过往。 滨海市济河县位于渤海湾,在北宋时期这里是宋辽的边界线,是北宋和辽国的战略缓冲区域,所以这里的大大小小战争从未停止过,也可以说,这里是尸骨成骸的区域。 战争意味着流民迁移,在北宋时期,还没有滨海市,但已经有了济河县。 对的,济河县的历史要远远超过滨海市,滨海市的建立还是在明朝朱棣发动兵变称帝以后,重新规划版图才设定的滨海市,那时的滨海市也不叫滨海市,叫天渡城,意为天子的渡口,当然,这一点也不重要。 书回正传,当时的济河县位于古燕地,属于燕州的一部分,当宋辽金三国战乱不休的时候,燕州的大小县城里的百姓或南迁或北迁,总之,都会逃离这片战争缓冲区,除了济河县。 无论外界的战争有多残酷,战乱却从未波及到这里,因为这块巴掌大小的地方有个魔咒,所有踏进这片区域的人,全部都会丧失理智,成为一个僵尸。 更早的传言是辽国在这里设立巫术,用于培养僵尸士兵,以对抗宋金的联手。 具体这里的僵尸成因已经无从考究了,或许是坊间传闻那样,也或许是别的途径,总之,这里是宋辽金都不会踏足的区域。 后来宋金联手,灭掉了辽国,按照当初的盟约,燕州归属北宋,而事实上,燕州曾有短暂的几个月归属了北宋,宋徽宗还亲自来燕州视察民情,按照古时候的词汇叫天子巡视。 宋徽宗虽然是个软骨头,也很昏庸,但他自大呀!他巡视到济河县时,周围的文官武将横档竖拦,就是要绕过济河县这片区域。 然而宋徽宗这个自大的皇帝,他当时应该觉得十分的不爽,老子是天子,天下虽大也莫非王土,难道老子的天下老子还不能踏足? 真是岂有此理,要知道为了这燕州,他宋徽宗可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与狼子野心的金朝联手,灭辽瓜分到的疆土! 当时的宋徽宗应该极为的不爽,所以对手下的大臣说,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一定要平定这里的邪异,朕要亲自踏上这片土地! 然后大臣们就请来了当时的茅山第三十三代天师宋大仁,宋大仁见了济河县这片区域的煞气,吓得差点脱了道袍直接跑路! 对的,当时的宋大仁确实是被吓得够呛,如若不是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三派茅山道士在争茅山正统,或许宋大仁直接撒丫子跑路了。 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如果被龙虎山或阁皂山的老道解决了,那么天下茅山的正统,可就不是茅山派所属了! 宋大仁想到了这点,只得硬着头皮不上也得上了。 说起这个宋大仁,吴三省对他十分的鄙视,可以说当时茅山派的没落,这个宋大仁难辞其咎。 然而这个宋大仁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他本身的道行不怎么样,但邪门歪道,还是懂得蛮多的。 就比如,这个原本煞气十足的地方,换做正统的茅山道术,可能很难将煞气封印或驱除干净,但宋大仁这个亦正亦邪的老道,采用了更加极端的做法,那就是以怨气镇压煞气! 大破辽军时,曾俘虏了数万辽军战俘,既然这些战俘留着也是浪费粮食,还有兵变的风险,那干脆直接全杀了埋在这里镇住煞气好了! 对的,当时宋大仁提出的方案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用坑杀战俘、利用这些战俘的怨气,抵抗这里的煞气! 用宋大仁的话来说,这是以毒攻毒之法,虽然不治本,但至少能在短时间内压制住这些莫名其妙的煞气! 如此歹毒的提议,当时负责的将领居然同意了,而且全盘照做! 按照茅山史书上记载,当时宋大仁自创了一个万鬼伏煞阵,济河一中下的土地是空的,下面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地宫,而那座地宫,就是万鬼伏煞阵的根基。
煞气和怨气彼此消耗蚕食,终于令这里太平了起来,为了彻底镇住这里的煞气和怨气不外泄,宋大仁向宋徽宗提议,建造书院镇压。 自古书生或者学生身上的阳气都比较的重,因为还在上学的少年,都是荷尔蒙分泌过剩的年纪,正是一个人最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神马牛鬼蛇神都不畏惧的年龄段。 宋徽宗同意了建造书院,并且给这个书院命名为济河书院,名字的取意来自于贯穿济河县的济河。 只是还未等这个济河书院建成,金国出尔反尔,攻打燕州,宋徽宗灰溜溜的逃回了开封。 之后靖难之变事件后,北宋彻底亡国,开始了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代。 当时的坊间一度传闻,北宋灭国,与宋徽宗沾染了济河县的煞气不无关系! 这也是朱元璋在攻占了元朝首都大都之后,不肯在大都建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学识不高或者准确来说文盲的朱元璋是个迷信的人,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可不能就这么被济河县煞气弄丢了! 之后的数百年里济河县一直风平浪静,直到朱元璋攻打元朝首都大都,济河县的封印被破坏,煞气外泄下,再次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僵尸事件。 刘伯温到底用了什么方法镇压住了济河县的煞气吴三省并不知晓,刘伯温是不世出的高人,与茅山没有什么渊源。 而明朝刘伯温重新封印之后的济河县再次进入了风平浪静阶段,一直到最近,这股僵尸风潮,再次席卷而来。 讲完这几段济河县的历史,吴三省掏出了一卷牛皮卷,展开后对着王莹介绍道:“这是北宋时期的济河学院建造图,后来在这片土地之上建造的学校,都是按照这幅建造图仿建的!” 看到建造图的一瞬间,王莹的眼前顿时一亮,若有所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