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仙侠小说 - 遮天神王在线阅读 - 第79章 古代官职(2)

第79章 古代官职(2)

    等级权限: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太尉、司徒、司空、司马。(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郡王、国公。(武)将军、都统、提督骠骑大将军嗣王。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开国郡公。(武)辅国大将军、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各省布政使、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武)镇军大将军、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侍中、中书令、、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太子宾客、太常卿、宗正卿、太子詹事、上都护金紫光禄大夫。(武)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左右散骑常侍、内侍监、中都督、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骑都尉。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

    ……

    其他资料——

    折叠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职方

    太师、太傅、大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国、庶长、令尹、柱国、公主、驸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

    将军、洗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议郎、令史

    尚书、六曹、合阁、仆射、侍中、内史、刺史、州牧、别驾

    主薄、郡守、太守、长史、从事、督邮、县令、县尉、三老

    亭长、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录事、护军、可汗

    六部、三馆、学士、总管、元帅、留守、判官、巡检、提刑

    提辖、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厂卫、太监、都司

    知府、亲王、总督、巡抚、监司、州判、知县、提督、总兵

    参将、散官、流内、流外、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马、郎中令、大司农、大将军、执金吾、中郎将

    尚书省、尚书令、结事中、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关内侯、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秘书省、枢密使

    员外郎、著作郎、国子监、节度使、招讨使、都点检

    观察使、按察使、衍圣公、大学士、宣政院、集贤院

    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

    税务司、资政院、咨议局、******、枢密院

    三闾大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将作大匠、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绣衣直指、监察御史、同平章事、参知政事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都指挥使、钦差大臣、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总税务司、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

    ……

    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的对比——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组织部部长。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总理。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州同“知府”。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市长。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一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

    ……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

    ……

    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二、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进(用于较高职务)《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起复(恢复原职务)《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

    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三、关于调动职务的有:

    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汉书·翟方进传》:“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

    史。”《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四、关于兼职的有:

    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羊舌鲋,人名。)

    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署(也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史记·陈丞相世家》:“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五、关于降级免职的有:

    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汉书·贡禹传》:“免官削爵。”《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褫,音chì)谢庄《上搜才表》:“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革除爵位)

    左迁(降级使用,贬官)《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心犹恨之,遂左迁毓。”

    还有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带职退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