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育秧
靖宁侯府里,老靖宁侯知道在靖平侯府里发生的事后,大为恼火,立刻让人把陈凤婉叫到书房。 陈凤婉自然知道祖父找她是因为何事,进了书房,抬头见老靖宁侯坐在椅子里面沉似水。下首坐着大哥陈凤桓,看她的目光带着审视,淡淡的,却锐利如刀,似乎能穿透人的内心。 陈凤婉盈动的双眸悄然躲避,如果说在整个靖宁侯府里她最怕谁,应是非陈凤桓莫属。她这个大哥自小聪颖多谋,城府极深,深得她祖父的疼爱和信任。可以说,陈凤桓就是靖宁侯府的未来和希望。 老靖宁侯一双老辣的眼睛盯着他一直寄予厚望的八孙女,声音深沉:“说吧!到底怎么回事?你明明知道自己迟早是要嫁入皇家的,为什么要招惹戎宁世子?” 陈凤婉弱弱的缩了缩纤美的玉肩,书房里的气氛让她有种窒息的感觉,开口声音如银铃敲击:“祖父,你听婉儿说,我和赤王的女儿赤姹郡主是好友,年节时我听她说,北狄国谣传戎宁世子生有反骨,他日必反北狄国,还有可能称帝为王。祖父,当朝太子已经和那陈碧青有了婚约,日后婉儿是否能够取而代之,也未可知。所以,婉儿不想把赌注全压在太子身上,婉儿接近戎宁世子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若是今日的戎宁世子有一天真的能荣登北狄国帝位,婉儿有信心坐上那皇后之位。” “呃”老靖宁侯眼中精光闪动,与长孙陈凤桓目光交流,自言自语道:“戎宁世子,帝位?”他有些心动,自己的八孙女即使做不成轩辕国的太子妃,能坐上北狄国的皇后也未尝不可。还不一样可以光耀门楣,气死老靖平侯那匹夫。 吃着碗里的,还想占着锅里的,胃口倒不小。陈凤桓拿起桌上的茶杯,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道:“婉儿meimei,做人不可三心二意,回去好好想想吧!” 竟然不同意自己接近戎宁世子,陈凤婉心中咬牙,面上却恭敬乖巧:“婉儿知道了。”转身出了书房。 走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陈凤婉仙子般美丽的脸上现出阴狠,她生来就是为了做皇后的,没人可以阻止她。否则······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不做上皇后之位,她陈凤婉誓不罢休。 靖平侯府里,不管陈聘心中是否不快,陈凤鸾和戎宁世子还是定亲了。只等着陈凤鸾年满二十岁,戎宁世子前来迎娶。 陈碧青对此表示沉默,有父母在,陈凤鸾的事还轮不到她cao心。 这段时间,楚骁兄弟和顾彦宠费了老大劲才给陈碧青寻得了一百余斤玉米种,和两千斤左右的红薯。比陈碧青要的数目少了一半,可见这两种作物在轩辕国稀有又低产。 竹林小院也晾的差不多了,陈碧青让人把玉米种和红薯直接送到了那里。又和楚骁要了两名护卫看着,安排苏小川兄弟二人住进去。 培育红薯苗至少要四十天的时间。时间紧迫,陈碧青打发苏小川到附近的村庄里找来十几名壮劳力,按一天五十文的价格雇他们在小院旁边的一片空地上建红薯暖床。 自小生在乡下的庄稼汉,除了有把子力气,会种庄稼,其它还真不懂。就拿陈碧青要建的红薯暖床来说,十几名庄稼汉,傻瞪着俩大眼,听不懂,也搞不明白,更不知道是要干啥用的。没辙,只能陈碧青亲自指挥着,先搭架子铺苇箔,垒泥墙,往苇箔上淌泥。泥墙与泥墙之间留了火道,用于填木炭使育秧床保持温度。 因为业务不熟练,十几个五大三粗的壮劳力,费了大半天的劲才勉勉强强把红薯育秧暖床建起来。我滴个天!陈碧青一说完工,十几名庄稼汉直接累趴下。这叫啥活啊!比搬石头还累人。万般费解的看了眼他们搭的泥架子,辛辛苦苦了大半天,都不知道弄了个啥?郁闷啊!一个个领了工钱,垂头丧气的走了。 陈碧青瞅了瞅红薯育秧暖床,嗯!还行,差不多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前世他们家种红薯的时候,她还小,只见过一次红薯暖床,记忆模模糊糊。管他呢!实用就行。
万事俱备,接下来就是把红薯挨个摆到暖床上了。这个活需要可靠又心细的人干才行,陈碧青这次转移了求助目标,她不找表哥和义兄了,直接找上义嫂颜氏。 颜氏还以为陈碧青来找楚骁,笑着道:“你兄长他上朝还没回来。”陈碧青从来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陈碧青摇头:“我不找兄长,我有事想请嫂子帮忙。” “呦!”颜氏揶揄道:“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们的女军师终于有用到嫂子的地方了。说,啥事?只要嫂子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陈碧青无语望天,这态度?咋说呢!痛快的简直没话说。轻笑道:“我想请嫂子给找些可靠又做事细致的人,会农活更好。明天我要用一天。” “哦!”颜氏想了一下:“从我的几个庄子上找人就行。明天一早一定把人给你送过去。” 事情办妥,陈碧青满意离开。 次日一早,颜氏送到竹林小院十二人,有一个叫闻管事的领头。 人到齐了,立刻下手干活。陈碧青关键时刻也不管平安紧皱的眉头,亲自下手教闻管事等人如何摆红薯。这活其实很简单,只要摆的仔细整齐就行,闻管事等人很快上手。 人多力量大,下午未时末,两千斤红薯摆满暖床。覆盖上土壤,挑水灌溉,铺上麦秸,再盖上事先准备好的雨布,压好雨布。火道里填上木炭,让暖床保持恒温,陈碧青安排苏小川兄弟专门负责管理,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看好温度,免得红薯秧子没出来,反而变成烤红薯。” 苏小川连连保证:“八小姐放心,我一定看好。” 陈碧青看着红薯暖床长舒了口气,但愿育秧能够成功。这是她种田的关键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