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节 战争的残酷(下)
我本想争辩,可最还是低头道:“是,杨大哥。” 杨林让方旭先退下,然后来到我床前温言道:“秦侍卫长的那一掌没有伤到你的经络吧?” 我道:“没有,脖子已经不疼了。原来打我的是秦侍卫长。” 杨林道:“你别怪他,他也是为了你好。” 我点头道:“这个我明白的。” 杨林道:“没事就好。你不光是忠王府的人,也是德胜营的一员。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我一震,连忙问道:“上面没有因为我而为难忠王和德胜营的兄弟们吧?” 杨林摇头道:“此事已经过去了。如今正是天王和东王共同倚重忠王的时候,不会为难他。对了,我来是看看你有没有醒来。如果没事的话,就去中军主帐,郭将军要见你。” 我惊讶道:“郭将军要见我?” 杨林那张钢铁铸就的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笑容,说道:“你捅了那么大的篓子,郭将军要见见你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别废话了,赶紧跟我走吧。” 一路上,当中军营的将士们看到我时,脸上纷纷露出奇怪的表情,有的像是佩服,有点像是惋惜,更有的像是不屑。 来到主帐,卫兵说郭将军之前不巧有事外出,请他在帐内稍等片刻。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当下来到营房中央的校场上练起了杨家枪法。 杨家枪法相传是南宋红袄军首领李全所创,原本是一种火枪和枪矛的结合体。短兵相接时候可以让火枪同时发射以击伤或扰乱对手,从而击败他们。李全死后,他的妻子杨妙真不用火药,转而将枪法发展创新,从而创出了更为精妙的枪术,一生南征北战,曾令无数名将饮恨沙场,罕逢敌手,被世人称为“杨家枪”。 整套枪术由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十二个基本枪术动作排列组合而成。其中每一式暗含三个基本动作,一气呵成,分别攻取对方的上、中、下三路;身形步法既可直进直退,也可圈打走圆,若练好了,足以在万军之中穿梭自如。 杨家枪有十路,我自幼跟随沧州大枪教师岳锋习得,这一路有一百零八个动作,三趟全力施展下来,我已浑身是汗。 “在练枪啊。”一个略显苍老的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我赶紧停下手上的动作,朝郭援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见郭援手中提着一柄康熙斩马刀,不由得惊讶道:“郭将军,您回来啦。” 郭援微笑道:“不用拘礼。你练的是杨家梨花枪吧。” 我在这位枪法名家面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是的。练的不好,让您见笑了。咦,您拿的是刀?” 郭援道:“阵前血刃,不仅要擅使长兵,也要精通一门短兵。我瞧你在阵前表现不错,来,跟我过过招。” 我愕然道:“卑职不敢。” 郭援沉声道:“这是军令,快拿起枪,向我进招!” 既然是军令,那我也无话可说。说实在的,能得到他这位天下用枪名家的指点,是许多使枪武士梦寐以求的事。 我勉强压抑住心头的激动,一声得令后猛的后撤一步,同时双手将长达丈二的枪身缓缓拉开。 郭援双手握着刀柄垂于腹前,狭长的刀尖对准了五步外的对手。康熙斩马刀有很多起手式,这是最高明的一种。人体的腹部等于棋盘中央的天元位置,其后招可以通达四面八方,令人难以捉摸。 一时间,一种强大的压力从刀尖上逼迫过来。我不知道郭援的意图,惟有先发制人。他后脚往上垫了半步,然后整个人借势腾跃过三步远的距离,丈二长枪宛如一条毒龙狠狠刺向目标。 这一式一共由三个动作连贯而成。如果第一枪就刺中目标的话,那接下来就不用说了。如果一刺不中,那么第二枪和第三枪将以更快更狠的势道袭向对方的要害,直到他中枪倒地为止。我便是靠着这一式在前日的白刃战中连杀三名清军士兵。 郭援望着来势,表情依旧如古井不波。当枪尖快要越过刀尖及近胸前时,他倏地一偏身,以双手缠头刀式震开了枪头,同时欺身上步。我只见得眼前刀光一闪,心中立知不妙,正要抽枪回防,但觉脖子一片冰凉,郭援的刀已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我撤开枪势,苦笑道:“将军,我输了。”我心中十分沮丧,没想到自己连对方的一刀都接不下来。 郭援收起直刀负于身后,微笑道:“你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么?” 我垂首道:“是我功力太差……我输的心服口服。” 郭援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道:“你是沧州大枪门的弟子吧。系出名门,本身功底十分扎实。若论功力,我无法在一招内胜你。但是冷兵格斗不仅是功力的比拼,更是技法的较量。你的出枪过于直来直往,不懂得伏藏和转圆的道理。” 我怔道:“伏藏?转圆?” 郭援点头道:“临阵用枪,要懂得伏藏。收是等待发出的伏藏,发出又收回也是一种伏藏;前进是退的伏藏,退是前进的伏藏;往左是往右的伏藏,往右是往左的伏藏;往上是往下的伏藏,往下是往上的伏藏。而且,有些更为微妙的伏藏就在圆上。枪法一旦圆了,上下左右都可以防护,身前三尺就像一个圆盾一般,别人如何能攻得进来?不仅如此,出枪转圆,两枪互刺,必定是转圆者胜。收枪转圆,即使是败象已露也有充裕的时间挽救。当然,做人也是一样,很多事情都要转个弯子好好想一下,不能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你明白了么?” 我心中犹如醍醐灌顶,将连日来来对于用枪的疑惑都一扫而空。这并非说杨家枪法不如郭援的鹰翼枪法。而是教授杨家枪法的岳老师,无论理论还是实战经验都要远远逊于郭援,与当年创编这套枪术的李全和杨妙真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经过郭援的一番提点后,我的枪法才算真正入了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