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乱世扬明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击(二)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上伏击(二)

    在威廉看来,渡海的明军这些一百吨上下的船顶多用来做通讯船,传递一下消息还行,用来运兵就够呛,用来海战更是开玩笑。

    17世纪早期的英国海军虽然还不是西方最强的海上力量,但是战列舰和线列战术的雏形已经出现,主力旗舰已经有三层火炮甲板、上百门舰炮,排水量一两千吨,就算没有编入线列编队的护卫舰排水量也达到了700-900吨。如果在海上与这样寒酸的船队相遇,别说炮击,就算直接撞上去,也是一撞一个准,不沉也翻。

    整个船队中唯一大点的就是位于船队中央位置何如宾的座船了,这是一艘三四百料的福船,排水量约两百来吨,漆刷得簇新,在前后老旧的货船中很惹眼。

    观察了半个小时左右,威廉心中有了底,便下令返航。“扬明”号划出一道弧线,大角度调头,劈波斩浪,飞快地消失在海平面上。

    怪船前后穿梭,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让何如宾座船上的众位幕僚都没吭声,眼看怪船离去之后,终于有人议论:“这怪船定是博辅贼人派来刺探消息的,被我大军威势震慑,悻悻而归。”

    何如宾抚须笑道:“十有八九就是。虽然船上满载军士,不惧贼人跳帮,但中途不起波折最好。终究是宵小之辈,见我大军堂堂之阵,最终还是不敢出手试探。”他对这怪船也有点发憷,但是作为大军主帅,此时自然要表现出对敌人的蔑视,免得涨贼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幕僚们自然一番附和,称大军所至,定所向披靡,贼人必望风而逃,顿时甲板上阿谀奉承之声如潮。

    “扬明”号离开博辅港前往珠江口侦察的同时,五艘武毅级战舰也鱼贯而出,驶出了港口,直奔琼山方向而去。官军渡海的目的地是琼山,只要顺着这个方向走,就能迎头碰到船队。

    此时的五艘战舰已经不是当初攻打刘黑子的沱泞岛那样寒酸了,不仅“临高”号配齐了所有火炮和炮手,“澄迈”号、“昌化”号以及新加入的“儋州”号、“崖州”号全部都武装到位,水手和炮手都以海盗俘虏为主。

    如同林传宗和刘黑子一样,经过32磅重炮的教训,加上固定月饷和分成的诱惑,海盗们都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支新兴的海上力量。

    夏天南这股势力崛起之前,在刘香等巨头的压迫下,这些小股海盗的日子过的并不如意,随着刘香势力日益膨胀,等待他们的下场不是被吞并就是被官府剿灭。眼下有这样一支船队接收他们,怎么看都比被刘香吞并强——半路加入刘香那样的大海盗集团,只能跟在后面喝点汤水,哪有这样优厚的条件。况且这家“掌柜”的船炮如此厉害,刘香也未必是对手。

    海盗们虽然首次接触西式软帆,但是稍加训练就能适应,只是火炮的cao作有点为难他们。这时候林伟业坚持选择大口径卡隆炮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

    海上炮战不比陆地,炮位都是固定的,调整的余地有限,船舷对着哪边,就只能打哪边。战舰上的炮兵比起陆地上的同行,更注重的是射速,而不是精准度,谁能在短时间内向对方倾泻更多的炮弹,谁就占了上风。即便如此,长管舰炮的装填和复位的难度对只会舞刀弄枪的海盗仍然是一种挑战。

    相比之下,卡隆炮的炮管短粗,装填简单,复位也容易,加上近距离发射,根本不用考虑炮口角度和射程的问题,对准敌船一顿乱轰就是,简单粗暴,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海盗出身的炮手们完全能胜任。

    在打击小股海盗的多次行动中,炮手也被慢慢地练出来了。一两次战斗就能让一艘船的炮手迅速上手,新加入的俘虏又成为下一艘船的炮手,通过后面的倒霉蛋来练手。通过这样滚雪球的方式,五艘船的炮手对简单的cao作已经完全掌握,在不考虑cao作长管炮的前提下,大部分炮手已经符合威廉心中的合格标准,至少对付远东海域没有舰炮的对手绰绰有余。

    这只舰队在临时旗舰“临高”号的带领下沿着海岸线航行,两个时辰后就通过了琼州海峡,离开了琼山,到达了徐闻近海一个叫罗斗沙的小岛附近。在这里,舰队放慢了航速,等待“扬明”号带来的消息。

    半个时辰后,“扬明”号出现在视野中,接近舰队后,船上放下一条小舢板,威廉带着刘黑子、林传宗等人乘坐舢板登上了“临高”号,刘黑子对着船上的水手们嚷嚷道:“官军船队已经过了南三镇,估计这会快要到东海岛了。”

    东海岛是雷州府附近的一个大岛,在这岛附近能够补充淡水,过了这个岛之后,一直到罗斗沙岛,都没有像样的岛屿和港口能够停靠和补充淡水食物。中途虽然经过徐闻,但这个年代的徐闻除了面向琼州的南面,其东部并没有大的港口,一些小渔村不足以容纳庞大的船队。根据刘黑子的说法,攻击官军的船队,这片海域是最合适的位置,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躲也没有合适的地方。

    威廉正了正衣领——虽然他穿的并不是皇家海军的服装,不过在皇家海军服役的经历让他做了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然后右手向前虚劈,喊道:“全速前进,把敌人的船队消灭在大海上!”

    舰队所有的船只接到命令后,调整了风帆的角度,帆布被风吹得鼓了起来,以当前最快的速度沿着徐闻东部海岸前行。

    17世纪的海上航行都要沿着海岸线走,明军的船队也不例外。只要确认对方的路线,沿着海岸线相对而行,双方船队错过的可能性不大,这也是夏天南敢于制定这样一个海上攻击计划的底气所在。若是在旧时空,拥有现代化航海技术的船队可以任意选择航线,茫茫大海上,上哪去寻找对方,哪怕其船只数量有三百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