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屠刀集在线阅读 - 重审韩信罪案/千古谁识诛淮阴11

重审韩信罪案/千古谁识诛淮阴11

    结束语

    有关汉初历史的原始资料本身就有很多疑点,到了韩信这里,就更像是进入了一个雷区,而且是个多维雷区,其中既有刘邦布的局,也有蒯通布的局,只要从中走一趟,很少不被炸得血rou模糊,即使是苏东坡、王夫之这样的大学问家也不能免。整理汉初历史的一大难点在于,现有的记载不可靠者为数不少,但还是要用这种不可靠的资料去推演当时的历史情状。这是因为资料稀缺的关系,因此,很多推演就未必能站得住脚。菜九执意打理的韩信死案,也摆脱不了这种用有问题的史料来推导史料的真伪的做派,因此若想定案,亦难矣哉。只是世上有许多事,并不能等到万事俱备才可以动手去做,那样的话,将无事可做。所以,尽管菜九知道事情不容易做,也只得硬着头皮勉力施为。至于效果如何,各位看官不妨各自评判。

    简单过一遍案情,大致是这样的。韩信死于反叛这桩汉初大案,自古以来就不那么令人信服,因为官方的造假意图与造假痕迹实在太明显了嘛。汉政权似乎有这方面的造假习惯。自汉灭利几到汉灭临江灭燕的内容来看,汉政权有为所谓政敌定反叛罪名的爱好,这应该是刘邦的创造,后被吕后信手拈来,用于铲除潜在的政治对手。应该说,反叛这个罪名真是方便得很,似乎一定下来,就可以占领舆论与道德的制高点,将对手抹黑且无法申辩。如果将这种手段用之于汉集团以外的人身上,在汉政权内部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非议,而将其用之于汉集团内部,比如韩信身上,效果就未必那么好。反叛确实是个非常简洁方便的罪名,汉政权在清除异己时大量启用了这个罪名,在当时确实可以省掉了很多口舌,只是这样一来,就让后世的人大费脑筋了。汉初定罪为反叛者为数不少,但真正反叛的并不多,欲加之罪者占了一大半。像韩信的罪名也是反叛,并且官方提供的案情较臧荼等人又详尽得多,尽管如此,韩信一案还是欲加之罪的成分更多一些。也正因为不能取信于人,所以才要把连累郦生之死这样不伦不类的罪名堆到韩信头上。

    在菜九看来,虽然刘邦是众望所归地在韩信死案上负了主要责任,但他实际上也是此案的受害者。因为无论从他的本心,从他与韩信尚属融洽的私交,还是从韩信所处的实际地位,刘邦实在没有必要杀害韩信而留下永世的骂名。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吕后趁刘邦出征之际,为消除日后篡权的阻力而杀害了韩信。刘邦回来后,也查不出韩信反叛的证据,但也不便推翻吕后的定罪及追究吕后的责任,所以在沿用既定罪名的前提下,对韩信的既往战功不作任何处理,也不禁止有利于韩信的传闻继续流传。又因为汉政权删除了一些确凿反叛者的功绩,使得一些无主功绩或被当局系附或被后人想当然地安排到韩信名下,久而久之,造成了韩信战功的虚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局面的形成,也算是刘邦对韩信的冤死的一种补偿吧。

    总而言之,因为韩信案所涉及面过宽,重新审理不仅是一件力气活,而且因为随处都会碰到不可靠的史料,还免不了要以之推导史实,所以也一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其中有肯定有不少失当之处,菜九力尽于此,还望书剑等资料高手予以斧正。

    题外话是,早在2004年,菜九就做过《菜九段力证****与韩信的联系与区别》一文,现在看来也有用有问题的史料排解历史之弊,比如菜九说:“林韩二人有联系也有区别。他们的共性是,都是打出来的,且都蒙受了不白之冤。韩信不愿意与樊哙絳灌为伍,****从来也不愿意与四人帮在一起开会。”这里菜九说****比说韩信更可靠,韩信的行为毕竟传说的成分多了一些。菜九以为,韩林二人的结局都是莫须有的反叛,结局截然不同。汉人在定了韩信的罪后,良心不安,故扩大了他的功劳。****则没有韩信那么幸运,他的功劳一度被彻底抹杀,最近虽然有所恢复,但那种羞羞答答的做法,与韩信受到相当力度的宣传,不可同日而语。在重审韩信一案时,常常也去看林案,只觉得其中高手如云,对材料的运用无微不至。且此等细致功夫,所需心力远胜于菜九,不禁暗自庆幸没有下力气去搞林案。但韩信一案是否真的能搞到不给他人留余地,也是越来越没有把握。以菜九之识力,也算尽力了,尽力了也就心安了。至于事件排比得当与否,当由方家断之。根据菜九在林案的经验,很多现在的一些林案高手年纪比菜九小得多,涉入比菜九晚得多,但悟出的东西比菜九多,这说明这样一个原理,只要你功夫下得足够,就可以有所收获。韩信的事情也是如此,只要下的功夫超过菜九,其所得肯定也会超过菜九,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对菜九摆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