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四十九章 宣告
汴州城外,有个小小的庄子,名字叫做五里庄。 很普通的名字,很普通的地方,与大唐其他的乡村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儿住着的,都是汴州此地的漕夫与他们的家人。像这样的村庄,附近还有很多。 不发工钱,不发赈济,强行低价收买土地。官府的种种作为让他们愤怒了,但他们没有选择太过暴烈的行为,仅仅只是选择了罢工作为威胁。因为他们相信,大唐的朝廷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交代。 这是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个国家,叫做大唐! 李玹穿着一身便袍,身后跟着长孙全绪、高耀以及五六位羽林卫士兵,几个人一起走进了这个异常死寂的村子。 偶尔会有几个坐在树底下晒太阳的老人会带着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们,一些正在说着话的,见到陌生人来,也立马沉默。 一些妇女见到他们,便匆匆的走进了自家屋子,并关上了门。 李玹心中奇怪,便走近了几个原本正在闲聊,如今却沉默地看着他们的老人,对着他们一拱手,说道:“老人家,请问村正在哪儿,我等想去拜会一下。” 其中一个老人满脸厌恶地说道:“你们找村正干什么?我们这儿已经没有地可卖了,赶紧滚!” 李玹一愣,这时高耀走了过来对着说话的老人拱手道:“韩老爹,你看我是谁。” 那位韩老爹定睛一看,不禁惊奇地说道:“是你啊小伙子,你怎么又回来了?” 高耀凑上去,小声地说道:“这位年轻人是我家大人,他是专门来调查土地的事情的,你们有什么冤屈尽管跟他说。” 听到这话,韩老爹不禁嗤之以鼻:“说什么说,你看他那副样子,毛都还没长齐能做多大点官儿?能有这狗刺使大?年轻人,听老头子一句劝,没点本事,别管这些事,趁早走!” 高耀正欲说话,这时李玹走了过来,说道:“这位长者,晚辈这官儿是大是小不如以后再说,大家心中有气,不如说与晚辈听听,晚辈能解决的便尽力为大家解决,不能解决的,大家也就当找到个能说话的人,说出来消消气儿,不知长者们意下如何?” 几个老人皆是一阵沉默,那位韩老爹有些试探地说道:“你……真的是个官儿?” 李玹笑着颔首:“当然。” 听他这样说,大家便放开了心,先是把李玹夸耀了一番,什么这么大点的年纪都做了官,将来定然前途大好之类的。 说着说着便切入了正题,说到了土地之事上面,一位老者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等一辈子都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有的世世代代做着漕运这行,有的年轻时还当过兵,有些还打过仗,谁能晓得这都到老了,却遇上了这种事,唉!” 另一个老者怒骂道:“还不都是这些狗官,平日里不顾百姓死活就算了,这大旱时节,竟然还把赈灾的粮食都给贪污了,这还不算,竟然勾结那些豪强来低价强买我的土地,这世道还有我平头百姓的生路吗?” 老者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李玹大致明白了一些,其中一位老人许是想起自家遭遇,不禁留下了两行浑浊的老泪,其他几位老者也是唉声叹气,气氛忽然变得沉重了起来。 李玹站起身子,对几位老人说道:“不知老丈们可愿相信晚辈一回,将这村中负责漕运的子弟们叫来这里,晚辈一定会帮你们讨回一个公道!” 声音不大,语气却十分的坚定。老者们互相看了一眼,面上仍带着怀疑之色,许久,刚才第一个出声的韩老爹站了起来,怒道:“也罢,就让老头子来做这出头鸟!反正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也不在乎这点,不如为了子孙们再拼一回,年轻人,老头子信你,希望你也要值得我们的信任!” 李玹点头:“那是当然!” 听到他胸有成竹的话语,再加上韩老爹领了头,几名老者便都站了起来,向李玹一拱手,便纷纷跑回自己家去,叫上家人,让他们一起去喊人。 李玹面沉如水,就这样站在那儿,长孙全绪和高耀也是一言不发。 这些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老人绝对不会说假话,既然如他们所说,那么这陈留官场,是该清洗一遍了。 很快,便陆陆续续的有一些年纪不等的粗壮汉子纷纷跑到了这儿,有些还赤裸着上身,露出一身健壮的肌rou。 他们都很自觉地站在李玹他们不远处,时而对他们指指点点,互相之间小声的私语着。 很快,人越来越多,到后来差不多有数百人,黑压压的一片,全都站在那儿,等待着长者们的到来。 这时,只见韩老爹他们几位老者簇拥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了过来,为他们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村庄。” 李玹向村正拱了拱手,老村正还了一礼,问道:“不知您召集村子里的后生有何贵干?” 李玹笑了笑,没有回答,却是从袖中拿出了一样物事。 金色的袋子,里面似乎装了什么东西,袋子上面好像撒了金粉一样闪闪发光。里面装的东西上有着一根紫色的丝结,似乎是用来挂在身上的。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这个东西,唯有村正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之色。 这个东西他见过,那是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出巡的太守大人,他的腰上就挂着这个东西,听人说这只有那些大官才能戴,像司马长史那些的都不够格。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堪比太守大人那样的大官!村正顿时激动地连忙向李玹躬身道:“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人恕罪!” 李玹忙伸出双手扶起了他,周遭的那些后生们见到德高望重的村正竟然对这个年轻人如此恭敬,不禁面面相觑。 李玹扶起村正,对着众人大声说道:“请诸位静一静!” 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看起来挺俊的年轻人一定是个大人物,便纷纷闭嘴,看向李玹。 李玹点点头,大声说道:“本官听闻陈留太守私吞赈粮,强买土地,今天特地过来调查,不知大家可有证据在手,比如买卖土地的契约一类的?” 这时一个长得精瘦的年轻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举手大声说道:“大人,我把契约带来了!” 李玹看了一眼高耀,高耀会意,走了过去将年轻人的契约拿来,李玹不管别的,只看到下面的价钱上,写着每亩三贯。 这时,韩老爹也从怀中掏出一张契约递了过来,李玹接过,内容除了人名,其他皆是一模一样,价格也是每亩三贯。 村正在他边上小声说道:“大人,不只是咱们村,就连周边其他的村子也都是这个价格,而且不能不卖,否则的话会遭到他们的报复,邻村就有几个后生因为此事被打断了腿,现在还养在家里不能动弹呢?” 李玹点了点头,面色愈加的平静,他抬起头看向众人,再次问道:“本官再问两个问题,一是你们是否确定有太守府的差人与买田的人一起,二是你们可知道强买你们田地的人现在何处?” 韩老爹这时站了出来:“老头子敢确定,那些畜生还穿着太守府差人的衣服,腰上还挂着刀,那些人带来的狗腿子也是带着刀的!” 这时一位中年人挤了过来,大声喊道:“大人,我知道那些狗东西住在哪儿,我还可以带你们过去。” 李玹点了点头,转身吩咐身后的几位羽林卫士兵:“你们几个,现在速去城中,调集两百军士,前来此处待命!”
几人同时抱拳道:“遵命!”然后便向他们系马的地方跑去,一跃而上,快马加鞭的向汴州城的方向赶去。 李玹转过身来看着那位自称可以带路的中年人,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这位大哥,待会还请麻烦您带我们过去,今日之内,本官定然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那些年轻的后生们纷纷露出兴奋的神色,连声夸赞着李玹。村正却是有些担心的走上来,小声说道:“大人,这汴州刺使威风大,来收买土地的人背景也不小,听说有可能是京里来的人呢,不知这事儿大人能否管得?” 李玹尚未答话,一旁的高耀便已经朗声道:“我家使君乃是皇帝亲命的河南道采访处置使,在这地界上,什么事情都管得,更何况我家使君乃是当朝安阳郡开国公,乃是皇帝的亲侄儿,能有谁的背景比他更大?” 他的声音很大,显然就是为了让那些心中尚存着疑虑的人放下心来,李玹知道他的用意,便也没再说话。 老人们尚还没反应过来,那些年轻点的人们听到这话当场便沸腾了。他们都是跑漕运的,抛开自身见识不谈,每天接触的都是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对这些官员的了解自然便多一些。河南道采访处置使他们或许不知道是个什么官儿,但是他们至少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河南道,重要的是后面那句,什么郡开国公?皇帝亲侄子? 他们常听那些讲书的先生说过,大唐许多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如秦琼秦叔宝,黑板斧程知节,铁鞭将尉迟敬德这样的天下皆知的大将军,他们的官儿也不过才做到什么国公,如今一看这个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竟然已经是那么大的官了,而且还是圣人的侄子,皇室中人,这样的大人物亲自过问这件事情,难道还有管不了的道理?一想到这儿,他们的心中便充满了信心,再也没有了那些疑虑。 他们却不知道,开国郡公和秦琼那些大将的国公是不一样的,但这却也并没有太多的影响。 一些觉得好奇出来看看的女子,有些听说过这些官的,看向李玹的目光中不禁都多了几分炽热。 毕竟,抛开别的不谈,李玹可也是个丰神如玉的美男子。 众人等待了许久,见李玹这个大官都还站在那儿,便谁也不敢坐下,大家都站着,相互小声的说这话。 这时,远方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听这声音,好像数量还不少,不少人有些惊慌的看向远方,想要瞧瞧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快,便可以见到一直盔明甲亮的骑兵队伍向这儿奔跑而来,大家顿时心中了然,应该是这位大官调来的人。 骑兵队伍在不远处停下,领头一人翻身下马大步走来,在李玹身前单膝下跪,行了一个军礼,朗声道:“左羽林卫郎将马秋参见采访使,参见长孙将军。” 见到羽林卫的士兵已经赶来,李玹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冷冷的笑意。目光冷漠地望着远方,他知道,今天会是他作为采访使在河南道的立威之日,也是河南道官场大清洗开始的宣告。 他从高耀手中拿过了天子剑,横举起来,与双眼持平。剑鞘上装饰着金粉的华丽的雕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天子剑,不出则已,出则必饮血而归! 会有许多人,一辈子都会记住这一天的。 厚颜求收藏、推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