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北洋军编制
一丶编制 进入民国后,编制上一如北洋旧制,只是在1912年9月15日,将新式陆军的镇、协、标、营、队、排、棚的名称改作师、旅、团、营、连、排、班,将原有的“左、中、右”、“前、后、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 此一编制的诞生,是中国陆军史上开天辟地的军制革命,尽管它基本上是仿照德日等国陆军的编制结构,还算不上原创,但毕竟是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中国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就基于此,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随后公布的《陆军平时编制条例》,对基本战略单位——师一级的编制进行了调整。陆军师下辖两个步兵旅、骑兵、炮兵各一团,工程兵、辎重兵各一营。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和1个机枪连;每营辖4个步兵连。 骑兵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4个骑兵连组成,乙种团由3个骑兵连组成,使驻地的情形而定;炮兵团下辖两个野战炮营,一个山炮营。 (1)师 进入民国后的1912年,随着部队名称的改变,北洋六镇、20镇、23镇等8个镇改成了8个师,番号不变。又增建19、27、28师,北洋军实力达到11个师。 1913年,建7、8两个师,达13个师。 1914年,建第10师,为14个师。 1915年,裁23师,又减至13个师。 1916年,建11、12、13师,又增至16个师。 (2)混成旅 混成旅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量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编制。因没有法定编制的制约,混成旅的编成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旅下辖有步兵2至3个团,骑兵1个连至1个营,炮兵1个连至1个营,工兵、辎重兵1个连。编制小一些的有三千兵马,多的则逾万人,如著名的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俨然一个陆军师的规模。从兵种组成上可以看出,混成旅具备战斗、战斗支持和战斗勤务支持全方面功能,可以独立承担作战任务。在袁世凯时期共出现17个。分别是: 第1混成旅 前身是驻山东的5师10旅,1913年11月扩编成第1混成旅,驻地:山东济宁。 第2混成旅 1913年9月成旅,驻地:湖北武汉。 第3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三次: ①1914年8月,以驻河南第6师12旅扩编而成,同年10月,扩编为第7师。旅长:张敬尧。 ②1914年又以彰德招募的湖北省防团改编为第3混成旅,驻地湖北,不久即扩编为14师。旅长:卢金山。 ③1915年12月,以江西省防团改编为第3混成旅,驻地江西信丰。民国13年12月与赣东之第2团合编为江西第1师。历任旅长:黄振魁/陈光魁/唐福山。 第4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驻湖南长沙、岳州之20师39旅扩编而成,民国4年3月随陈宦进驻四川,民国5年,陈宦离川,该旅在宜昌遣散。旅长:伍祥桢。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 第5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冯国璋率至南京之直隶第1混成旅改编为第5混成旅,驻军淮安。 第6混成旅 1914年8月,以驻湖北第2师补充旅改编为第6混成旅,民国7年1月,扩编为18师。 第7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驻京师北苑第一路备补营改编为第7混成旅,移驻河南,民国11年,扩编为14师。 第8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驻保定第二路备补营改编为第8混成旅,民国11年7月,扩编为14师。 第9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8月,以江西第6混成旅改编为第9混成旅,驻军赣县,民国13年12月,以第9混成旅和23混成旅之一部并补充团一团,改编为江西中央第1师,并入五省联军系列。历任旅长:丁效兰/吴鸿昌(赣南镇守使兼)/王永贵/邓琢如。 第10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9月,第4师7旅14团及补充第5团,扩编为第10混成旅,民国12年7月,直系孙传芳率第2师入闽,任福建督理,该旅被解散。旅长:唐国谟。 11、第11混成旅 二次革命后,驻军福建的陆军14师许崇智部被裁减为27混成旅,1914年9月,改称第11混成旅,1923年后列入五省联军系列。 12、第12混成旅: 1911(民国元年)10月,以山西晋军组成第12混成旅,1917年后,该旅改称为山西陆军第3混成旅,后升编为山西陆军第2师。
第13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3次: ①1914年(民国3年)9月,陆军第9师撤消,分立13、14俩个混成旅,1915年9月缩编为第1混成团。 ②1915年(民国4年)1月成旅,陈宦任四川将军时,率该旅入川,民国5年,陈离川,该旅在宜昌解散。 ③1916年(民国5年),李炳之第13混成旅在宜昌解散后,另以第1师步兵一团与第2师一混成团合编为第13混成旅,民国5年,随吴光新入川,民国9年8月,该旅与第21混成旅合编为湖北暂编第1师。 第14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2次: ①1914年(民国3年)9月,陆军第9师撤消,分立13、14两个混成旅,1915年9月缩编为第2混成团。 ②1916年(民国5年)5月,由第10师19旅改编为第14混成旅,民国7年,该旅扩编为福建暂编2师。 第15混成旅 1914年(民国3年)9月,以驻陕西第7师改编分立15、16两个混成旅,民国9年7月,取消建制。 第16混成旅 前后共编成2次: 1914年(民国3年)9月,以驻陕西第7师改编分立15、16两个混成旅,民国4年,随陈宦入川,民国5年,陈宦离川,该旅由陕西北归,驻军廊坊。民国6年,复辟事起,该旅参加了讨伐张勋辫子军的战斗。民国7年2月,屯兵武xue,民国10年,该旅入陕,同年7月,扩编为11师,该师后成为国民军的主要力量。 第35混成旅 1912年初,在新疆的原清末建立的新军35混成协,改称第35混成旅,不久该旅撤消。 第39混成旅 1912年初,陕西新军改称第39混成旅(协),1912年12月该旅撤消。 第47混成旅 1912年2月,在山东的新军第47混成协,改称第47混成旅,驻地:济南。1925年张宗昌督鲁,该旅被张收编,后归直鲁联军第2军。 第75混成旅 辛亥革命后,江苏第4师缩编为第75混成旅,1917年7月,李纯任江苏督军,该旅被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