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贤王在线阅读 - 第184章教不会

第184章教不会

    苟参觉得,自己遭遇到了一件比当初在颍川郡如何铲除原、褚等四大家族还要棘手百倍千倍万倍的问题。

    在颍川郡做不好大不了不干县令了,是能力问题,可是和刘敏的事情处理不好,要么深深的得罪了刘敏,刘敏就会嫉恨自己一辈子——女人对你由爱变恨是很恐怖的事情,何况这个女人是公主——要么刘询直接派人砍了自己这个胆敢勾yin大汉公主的小小在家贬谪的待诏!

    “玩火自^焚!”

    以前是苟参竭力的想接近刘敏,最近却是竭力的想法子和刘敏不留痕迹的保持距离,既不疏远她,也不和她亲近。

    这个很难。

    无论是得罪刘敏还是惹怒刘询都不是苟参想要的。

    怎么办?

    自己到底要怎么办?

    隐姓埋名?

    逃出大汉?

    身边的人都觉察不到苟参因为刘敏的事情已经有些寝食难安、分崩离析了,只有苟参自己知道这件事再要找不出解决的办法,他真的就要疯了,他似乎看到了刘询因为自己勾yin刘敏而怒不可遏的天子之怒!

    可是如今最先进的文明就是大汉国,难道要自己逃到四周的蛮夷之地去?

    天下之大,无处藏身,人海茫茫,谁明吾心!

    ——这难道就是破坏别人婚姻,充当第三者的下场吗?

    小^三的日子,真不好过啊。

    事情怎么搞成了这样?

    ……

    大汉国终于迎来了远方的客人:龟兹国王绛宾和他的夫人。还有如今乌孙国国主翁归靡的小女儿,乌孙公主其其格。

    龟兹王及其夫人朝见大汉天子,天子刘询大悦。赐给龟兹王绛宾印信、绶带,封绛宾夫人公主称号,并给予十分丰厚的赏赐。

    然后,乌孙王翁归靡的使节送上了乌孙太子元贵靡求婚大汉公主的聘礼,一千匹良马和西域各式珍宝若干。

    天子刘询准了乌孙求婚,赐大汉相夫公主下嫁给乌孙太子元贵靡,择取黄道吉日派大汉使节将相夫公主送到乌孙国完婚。

    接下来。就是乌孙公主其其格在大汉挑选一个青年俊秀,作为自己的夫君了。

    不过,乌孙公主其其格对天子刘询言明。她要按照乌孙国的风俗,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为自己挑选未来的伴侣。

    在这件事上,乌孙国事先照会过大汉,刘询也做过考虑。同时也问询过大汉朝臣。大家虽然都对乌孙公主的作风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也不便多言。

    但是,关于其其格在哪个范围里挑选未来夫君的问题上,很多人明里暗里都提出了意见。

    这些意见大致的几乎都一样,那就是,不希望自己家的儿郎被乌孙国那个眼睛说不清是蓝色还是绿色,皮肤白的像是没有血色,头发是金黄色。个头倒是七尺有余的乌孙国公主挑中。

    大汉国朝臣们认为历来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纵然有女子自己挑选婆家的,那也是男女双方长期认识,青梅竹马的,双方家长都了解彼此,一切都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媒妁,在这里就只是一个象征的过场。

    另外一种像是天子嫁女这样的,那谁不想要自己家娶到公主呢?

    可是乌孙和大汉本就是两个国度,风俗习惯不同不说,今后谁家的儿子将那个迥乎异同自己审美观念的女子放在屋里,那还不是要天天见面,心里能不别扭?

    乌孙方面倒是简单,要求大汉国男子十五以上,二十五以下,没有婚配的就可以列在其其格公主挑选的范围之内。

    于是,负责大汉国这边为其其格挑选候选人的典属国杨谭就做了难,他根本就完不成任务,没人报名,这事又不能自己出面强派的。

    杨谭无奈,只有将窘境禀告了天子刘询。

    刘询听了很生气,诏令:长安城中,凡是官宦人家子弟,年龄十五至二十五岁,没有婚约的男子,全部限日到典属国那里报名,否则,以不敬罪论处。

    其时大汉国男女婚配的时间都比较早,十六七娶妻的很是普遍,二十岁往上的,就是凤毛麟角了。

    这样以来,杨谭的名单上倒是一下就列出了一百多个人,而且大多数都是刚刚年满十五岁的,杨谭心说,这下终于可以交差了。

    可是下来,这场选亲又有了异端,这让天子刘询大怒。

    未央宫,宣室殿后殿,大汉帝国第十位天子刘询坐在那里,手指在案几上轻轻的弹动着,眉头轻轻皱着,看着站立在一边的太子刘奭。

    大汉国皇太子刘奭面貌俊秀,风^流倜傥,他这没有注意到父亲刘询已经有些不耐烦,自顾的说到:“……当初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保举辛汤为护羌校尉,但是赵充国将军反对,说辛汤此人素有恶名,不能为护羌校尉,于是父皇听了赵充国的奏谏,任命了辛临众。”

    “只是辛临众上任伊始就病了,不能继续为护羌校尉一职,众位臣子就再次保举辛汤。”

    “果然,辛汤上任后多次在酒桩后虐待羌人,轻辄打骂,重辄极刑,原本西域羌人已经不多,不足为虑,但重压之下必有麻烦,果然,羌人再度反叛,到底同赵充国预料的一样。”

    刘询“笃笃”的在案几上弹了两下,看着自己这个长得丰神儒雅的儿子问:“那太子到底要说什么?”

    大殿一边的中书仆射石显不禁抬头看了刘询和刘奭一下,赶紧又低头。

    刘奭看看父亲,鼓起勇气说:“有云:国家之败也。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既然国家的败坏常常是因为官吏的贪赃枉法、邪恶不正引起的,官吏的失德。常常是因为上司的纵容包庇、公开第施恩宠、行贿赂而造成的,那么,父皇却为何仍旧一意的顺应那些大臣的上书,要让辛汤做护羌校尉呢?”

    刘奭这就是在诘问天子刘询了。

    刘询知道太子说的对,可是他就是不喜欢刘奭在说什么话的时候,先引据一些经典著作里的话作为阐述自己观点的论据,那样听起来就算是太子说的对。好像也没有自己的见识。

    “那你说如今如何做?”

    刘奭看着刘询耐心的征求自己的意见,就朗声说道:“里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既然以武力服人不是真正的服人。以德服人才是大道。那父皇为何仅仅的惩戒了辛汤而没有惩处那些保荐他的大臣们?”

    “这是不是有些宽严不济?”

    刘询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己和许平君生的这个儿子,他恍惚的好像在刘奭的脸上看到了许平君的影子,心里的那股刚刚升起的怨气被柔情给冲淡了些,摆手让刘奭坐在自己身边,轻声的说:“朕觉得,太子的意思是说,那些大臣保荐辛汤不力,应该治罪。是不是?”

    刘奭就点头,刘询又说:“还有。太子说赵充国看待问题准确,应该褒奖,对不对?”

    刘奭又点头,刘询叹气说:“那你有没有想过,朕为何只是惩处了辛汤而没有斥责其他人呢?”

    刘奭就看着刘询,刘询说:“你知道不知道‘法不责众’?难道辛汤犯了错,朕就要将所有的大臣都训斥吗?”。

    刘奭就要说话,刘询紧接着说:“那你为何不想父皇是暂且的将这些保荐不力的臣子们过错记在那里,等过一段他们如果再有别的错,而一起责罚呢?”

    刘奭听了一怔,刘询缓和了语气说:“太子,你难道真的觉得父皇已经老得昏愦了吗?”。

    刘奭赶紧低头说:“儿臣不敢……”

    刘询语重心长的说:“辛汤的兄长辛武贤在酒泉做太守,已经多少年了,当年他和徐延寿一起抗击过羌人的反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就算是辛汤能力不行,在西域犯下了错,难道能造成比前些年羌人叛乱更大的乱子吗?”。

    “你刚才也说了,羌人少的已经不足为虑了,就是辛汤在那里胡作非为,羌人能乱倒哪种地步呢?再者,辛武贤看到自己弟弟才难致用,他心里难道不替他弟弟辛汤着急吗?朕到底还是让辛汤去做了护羌校尉,辛武贤当初就是怨恨,也只能怪赵充国,如今就是怨,也只能怨自己的弟弟辛汤不争气,他对朕,对咱们刘家,又有什么怨言?”

    刘奭恍然的点头,一边的石显将头杵的更低。

    刘询在教授太子帝王之术,石显心里有些恐惧,他倏然觉得自己在这里非常的不妥,知道的越多就越是危险,可是天子却没有让自己回避的意思。

    “再说朝中的大臣们,他们当初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保荐了辛汤,到底辛汤也是犯了事的,他们难道对朕的时候,心里能没有愧疚?”

    “然后,朕如今不责罚训斥他们,他们但凡不傻的,今后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尽心一些,力求弥补在护羌校尉上所犯下的错误,你刚才说左传,你可知道左传里有这样一句话‘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以和’?”

    刘奭答道:“是,父皇,这句是出自,意思是治国以宽厚与严峻相结合,互相补充,政事就和美。”

    “是啊,礼记里面也说过,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国方式不一样,但是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

    “所谓的治国就要宽严相结合,处罚一些人,就必须同时的保全另一些人,否则错的全错了,对的全对,那么下面的臣子都是一个阵线,朕的位置,太子的位置,又在哪里?”

    “岂不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