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各有动作
此番耶律大石,耶律阿古哲都远在雄州,赋予了萧余庆军事调动之权,而直领耶律大石亲卫的人便唤作了萧烈,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契丹人和奚人都是极其防范汉人的。 萧烈虽然也懂得用兵,但是手段比起萧余庆自然是有所不足的,赵鹤寿自是心中大定,仔细揣摩之后,行军方略已经是大抵有数了。 说曹cao,曹cao到,赵鹤寿才刚刚换上戎装,萧烈便上门了。 耶律大石和萧余庆虽然都不是汉人,但是起码来说,辽国学习汉家文明已经百年,即便骨子里杀伐果断,但都内敛了不少,身上多多少少都带了一股子温文的气息,而萧烈则不同,走进来之时,便给人一种锋芒毕露的感觉,无论如何都收不住的。 萧烈发饰也未曾更易,还套着鼻环,直像那未开化的蛮夷,可就是这样一员将领,打仗的时候也不是只会蛮干之辈,粗中有细。 “赵指挥使,俺麾下的二郎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不知贵部准顿如何,何时可以开拔”萧烈人如其名,性子也是很烈的,才接到调令没一个时辰的功夫便寻到了自家门上,一时之间,赵鹤寿就只是头痛 这厮就不能让俺喘口气,当真是牲口不成 其实也不怪萧烈急于出兵,斯时耶律大石的真正去向,也只有萧余庆和少数亲信几人知道,萧烈便是其中之一,就连赵鹤寿,郭药师都是被蒙在鼓里。 大石林牙在国中的地位不可谓不重,如此折在雄州,那么大辽江山无异葬送半壁。 赵鹤寿也未能将此事与耶律大石联系起来,但耐不住萧烈询问,“萧大人稍安勿躁,末将也是方才刚接到军令,总得给俺一些时间整顿部下吧,此行带多少粮草,后部跟多少辅军,还有营帐辎重等器物也未曾准备完全,这样,暂且给某半日的时间,便可出发” “半日,太久了些”萧烈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不过赵指挥使所说乃是稳重之言,这样,某部先行,赵将军随后跟来便是,某一路留下哨探,随时与你保持联络。” 赵鹤寿听罢便点了点头,“萧大人此言大善,但是切记不可冒进太远,萧大人乃是此次行军主事之人,某等还需仰仗大人” “某自然是醒得的。”萧烈只是斜看了赵鹤寿一眼,“还望赵将军不要逾时,某在白沟河边等着你” 说完之后便是一番计议,随后各自告辞,依计行事。 杨凌所部渡河之后并未止步不前,而且继续拔营前行,野外结营而居,最重要的便是有所依托。 雷远文在前面将哨探放得更远,大宋对于安营扎寨的功底是极其深厚的,即便是一个什么官职都没有的厮杀汉,但凡在军中混迹了两年,一眼便可以看出此番地势利不利于下寨。 下寨之后有什么便利之处,什么地方容易为敌所趁,需要采取什么样的防范手段,这些都是要经过仔细验看的。 不比得刚刚渡过白沟河时的疲惫不堪,匆匆安好帐篷,只是倒头就睡,稍事将养了一番气力之后,终究还是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毕竟寻找到一处易守难攻,便于依托,可堪下寨之处,并以此地为圆心,哨骑四出,打探寻摸,这才算得上在此地真真正正的站稳了脚跟。 幸好至此时节,还未曾逢到敌人,否则就得上演一场活生生的野地遭遇战了,那个时候不说军中上下有无战心,单单只是仓促应战之下,死伤就得极其惨重。 前面的雷远文和罗延庆将哨探放出去老远,严世臣和一众步卒护卫杨凌为中军,寻着雷远文前哨开道的方向行去。 而岳飞领着几兄弟只是在后方押运粮草缁重。 虽说仓促行军,但也算得上是仅仅有条了,马小英留在中军,这个时候也骑着一匹马儿,姿势依旧是那么飒爽,比起杨凌来少了几分生硬之感,她来此只为照顾杨凌的衣食起居,本来杨凌是不允的,但实在耐不住马小英的软磨硬泡,最后好歹是应了她。 马小英顿时就高兴得眉飞色舞起来,直到这个时候,杨凌才有些明白过来,小英不过是一个女孩,在后世也不过就是在读高中而已,而现在的她经历得也实在是太多太多,忍不住就让杨凌心生怜爱。 虽说马小英跟来,可已经开始长牙的马方旭却是被留在了城南驿站,那里的驿卒答应帮忙照料,且雄州城中条件确实好得多。 当然,其中杨凌也给了不少好处,虽说这个年代民风淳朴,但乐善好施之人并不多见。 处理好这些之后,他才能安心的渡河,杨凌的马术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也很有长进,只是每日骑马,两胯被磨得鲜血淋漓,总是不好受的滋味。 杨凌摸了摸马儿的鬃毛,正在缓行之间,就见前面一员白梃兵轻骑飞马而来。 由于杨凌手下的轻骑哨探实在是不敷使用,所以白梃军来此,就立马让他们脱下了重重的盔甲,充做轻骑使用,也正是如此,在遮护得兵马一路前行无事。 “杨大人,前方已然寻到一处下寨之所,雷指挥让俺前来询问大人,是就此下寨,还是继续向前哨探”这白梃兵军士也是没有丝毫轻慢之色,毕竟仅仅是凭着杨凌敢孤军北上的这份胆气,但为厮杀汉就没有不服气的。 本来这等事物,凭借雷远文征战多年,能够被他瞧得上眼得扎营之所自然是极其合适的,但是他并没有自做决断,依旧要派遣人手前来回报杨凌,不为其他,军中上下有别,若是开了自行决断的先例,杨凌的威信便不复存在,一点一点的被磨得干干净净,到最后还能不能使得动这支骄横的白梃兵,就变成了一个未知之数。 白梃军为西军四路强军之一径源军统属,西军上下都是极重尊卑之分,说一不二,秩序分明,也就是杨可世整日与厮杀汉打得火热,但每个人也是发自心底的尊重这个统帅。 既然杨凌为此次前驱统筹之人,那么悉事都应由杨凌拿捏分寸,他们所能做的不过就是在杨凌指挥失误的时候,稍稍上谏,如此而已。 ps:平日要上课,这段时间还要报考各类证件,实在是有些心力交瘁,只得挤出时间来写,章节少了一些,各位见谅,不过是不会断更的,要相信我写书两年的人品,最后求一声推荐票了,实在惨淡,没有收藏本书的朋友不要忘记加入书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