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时代雷人
在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袋装填泥土,不然用草绳编成的袋子一样可以,在曾志国的建议下,史德威拆除了西城门附近的几十幢民居,然后又调集了大量的丁壮一起动手,用装填好的袋子来堆成炮台,这种方法果然方便快捷,不过半天功夫所有的炮台就搭建好了,只等第二天再把大炮装好就可以了。 “本将今天才知道,曾将军果然是文武全才,才智过人。这么简单的事,本将居然想不到,真是太惭愧了。” 炮台搭好之后,史德威并没有什么不悦的表情,反而诚恳的向曾志国道起谢来。 “这算不得什么……”曾志国很不好意思,自己的思维方式超过对方几百年,如果拿这种事来得意,也未免太过无耻了。 不过一直以无业游民和废物的形象混在二十一世纪的曾某人还是在心底小小的得意了一把……不管怎么样,不管这个时代的人比我聪明的人一抓一大把,比我能打的人肯定也不少,不过拥有开放性思维和超前意识的人就只有哥哥我一个啊哇哈哈哈…… 正在他小得意的当口,城头的鼓声突然响起,代表警戒敌情的军旗也被高高举起,在城下附近休息待命的明军将士在军官的带领下立刻开始列队准备,而原本就在城头的明军将士则开始准备好刀枪弓箭,拉好小帑,配好帑箭,城下的民夫也纷纷待命,预备一会清军攻城开始后往城头运送条石檑木,搬运尸体和伤员。 在敌台上的弓手们已经准备好了火石和引火的物品,如果当真是建奴来攻城,他们就要点起火堆,一会这些弓箭手是否能迅速用火箭燃烧掉敌人的望楼塔车是守城战的关键,如果被敌人用高过城墙的塔车靠近过来,每搭上城头一部,就会有不少建奴精锐从车上跳到城墙上,这样对守军的士气和战斗力都是严重的打击。 史德威与曾志国都是脸色大变,而曾志国在惶恐的同时更有疑惑……他记得扬州是在四月二十五号那天告破的,至于破城的说法有两种,有说是有一股投降的明军冒充黄得功的援兵骗开了西城的城门,最终导致城池失守,而另外一说则是二十四号夜里,清军调来红衣大炮轰开了西城,大队清军入城,扬州乃破。 以曾志国现在来看,扬州之失应当是第一种说法为准,清军的红衣大炮重达三千斤或是更重,在当时没有炮架的情况下,运送极为困难。这些大炮从关外到关内,参加过很多次关键的战役,而潼关战后再一路向南,运送起来比在北方时就困难的多了……想在几天之内把大炮从徐州等地运到扬州,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现在清兵驻扎在扬州城下刚刚几天,而扬州这样关键的城池用上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攻克也是大捷,多铎应该不会这么没有耐性,在现在就会选择强攻城池……这样太愚蠢了! 两人在一边奔跑的时候,史德威还在不停的抱怨自己:“我真是太蠢了,如果现在有大将军炮……唉,我真是太蠢了!” 于是曾志国在一边不停的奔跑着,一手扶着自己的头盔,一边还要安慰他道:“史将军,以末将看来,望台发现敌军攻城的可能不大……多半会是一场虚惊,并不要紧。” 史德威并不敢太相信曾志国的论断,不过还是满怀感激之意的向着曾志国抱一抱拳,然后才专心的与曾志国一起向着城楼处跑去。 等两人赶到的时候,城中负责西城防备的将领们已经大半赶到了城楼附近,不过在史可法的带领下他们并没有躲进城楼内,而是都站在城墙上等候命令,看到史德威和曾志国一起赶到,一群将军纷纷含笑行礼示意,一时间城楼上铠甲甲叶磨擦的份外响亮。 史可法并不是用rou眼张望,手中却是一个造型古朴的单筒望远境,这玩意自从被欧洲人带过来后,明朝的工匠已经能自造四倍或八倍的望远境了……所以想穿越造望远境的同学是注定会失望的了。 “嗯,没事了,不过先不要解除警戒……来的是甘肃镇的李帅。” 史可法看了半天,终于放下望远镜,挤了挤自己眉心后,满脸忧色的向着众将道:“甘肃镇总有四五千的精兵过来,这样城防就更加稳固了。” 曾志国知道,如果自己的记忆没有偏差的话,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带来了四千到六千左右的部下,扬州附近的镇兵有两个大镇,一部是淮扬镇的总兵刘肇基,一部就是甘肃镇总兵李栖凤所部。而李栖凤与他的监军高歧凤早就打定了主意,要以扬州城和史可法来做进献投身之宝,两人入城之后打的就是挟持史可法投降清军的主意……不过还好史可法已经清楚的知道这两人的打算,小心提防戒备,并且明言愿意投敌随便……所以这两人无机可乘,索性又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出城投降去了。 驻扬州的各镇兵都是这些总兵多年的部下,就算不如家丁和亲兵精锐,也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所以曾志国再三提醒,就算明知李栖凤等人要投敌,也要把这一部兵马给吃下来,多了这几千人,守住扬州的机会又大了许多。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史可法显然想起了曾志国的先见之明,而此时史德威又上前几步,在史可法耳边轻声汇报着什么……几乎可以肯定,厚道老实的史德威一定是在向史可法禀报刚刚修筑炮台的事,这个被史可法收为义子的副将为人与他的义父一样忠忱老实,足可依靠。 “来人,派游骑出城,小心戒备建奴全师来袭,如遇侦骑,不必缠斗。等李总兵他们来了,则开城放他们进来。” 在史可法的命令下,一小队轻骑兵被派了出去,他们负责警戒清军的动向,如果发觉对方有异动,那么城内的明军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种信息不通畅的年代,当清军的侦骑发现明军这里有异动再汇报到多铎那里,这几千人的明军早就全部进到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