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八章 阳谋

第二百四十八章 阳谋

    弘晢坐在康熙身边,多少有些局促:”回皇玛法的话,家里的书房只有阿玛和额娘可以随便进出,其他人都不行,孙儿也是得了额娘的特许的。有一回,孙儿和哥哥在外间看画册,无意间看见额娘给阿玛斟茶,等到阿玛的视线从书上移开才把茶碗递给他,阿玛喝完茶以后,茶碗不是放在桌上,而是回到额娘手中,如此几次,孙儿记在心里。”

    “如此几次?”康熙沉吟。“嗯,额娘看书的时候,下人们也是这样伺候的,说是阿玛和额娘看书非常专注,端茶递水一定要送到手边,等到他们接了才算,如果主子走神,茶水翻了,便是下人的罪过。”康熙双眼微眯:”晢儿,听说你前些日子,问师傅讨要《三字经》?”

    弘晢点头:“额娘说,《三字经》比较适合我和哥哥来读,《论语》《孟子》太难了。””《三字经》乡野学堂之物,怎可登大雅之堂?你那额娘的话,不可尽信!”身在佛堂的敏芝忍不住一个喷嚏,手一抖,一张小楷报废。

    弘晢被康熙这么一说,脸皮子微红:“皇玛法,孙儿觉得,《三字经》的故事很有趣,而且,孙儿手上这本,是额娘亲手抄的。其中的很多典故,孙儿还是读了之后才知道的。”康熙哼了一声,儿子总是帮着额娘,就算一年也未必能见上一面:“那些典故都是野史,算不得大道理,你要学,就要学正统典籍,那才是真正经世致用的东西。”

    弘晢眨了眨眼:“皇玛法,额娘不是这样说的,额娘知道宫里没有《三字经》特地手抄了一本,还附带了很厚的一本注解,孙儿觉得里面的故事很有趣,孙儿随身带着呢!皇玛法要不要看?”康熙面无表情:“你还带在身边了?拿来给朕看!”弘晏乐呵呵地从角落里捧出一本册子递给康熙。

    然后,小朋友怨念了,直到避暑过去很久很久以后,皇玛法都没有把这本册子还给他,康熙小时候是孝庄文皇后教大的,而孝庄本人也是进了京之后才开始学习汉文化的,康熙登基以后恶补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几乎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他的起点非常高,因为教他的时候,这孩子已经是皇帝了,野史小说什么的当然不敢拿出来说,于是导致一个很偏激的结果,康熙对史书和人物杂记野史什么的反而非常感兴趣,对那些个之乎者也纲常伦理的反而不感冒。这也是为什么,少年康熙头脑灵活奇招不断,绊倒鳌拜一举将朝政收拢在自己手中。

    因此康熙虽然是第一次读《三字经》但是敏芝自创的白话版翻译引起了他的兴趣,尤其在涉及到典故的时候,他更是诧异,敏芝不但将儒家的《二十四孝》故事娓娓道来,甚至还有道家的《山海经》《商周演义》《东周列国志》。甚至连佛家的六识理论和几段公案。

    翻到后面,康熙不能不承认,要是细读,《三字经》还真是集各家经典之精华,包罗万象。尤其是其中有一句:“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敏芝的解释是:“饭要一口口吃,字要一个个的认,等到学有小成基本功扎实之后,再去拜读四书这样的经典,才能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不管郭络罗氏收集这些资料有多少炫耀才华的成分,但她肯为儿子下这番功夫,却也难能可贵了。而且,她的行文浅显易懂,都是加长俚语,也难怪两个孩子读了之后,完全被她拐过去了。

    身在京城的敏芝不知道,就是这本手抄版《三字经注译》改变了上书房老学究的风气,让大清皇室学堂开始分班教学,有了启蒙和精进的区分,而她这种翻译的风格也被康熙宣传到了翰林院,亲自筛选了几种读物,让他们用敏芝这种风格的大白话翻译出来,用作启蒙班的教辅读物。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康熙动了编写一本字典的念头,因为敏芝对《三字经》的抠读是逐字逐句,每个标点符号都考虑进去的。如果有一本书,把所有的字都集中起来,像前朝《字汇》那样,甚至比字汇更完备,以后能代代流传,为朕的文治武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失为一桩美事。

    这个念头萌芽之后,那些乌七八糟的烦心事一扫而空,康熙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政治已经玩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不妨游山玩水闲庭信步。

    在避暑山庄的这段日子,康熙更加宠爱弘晢,两人几乎寸步不离。而其他的小阿哥们也得到了康熙的关照。山庄里到处可见康熙带着孩子们或嬉笑玩闹,或严肃训诫的场景。胤禛和胤禩这两个大的,反而被无视了。康熙根本不召见他们,也不在他们面前出现,仿佛带他们来是放生来了。这让胤禩昏闷不已,他根本不想来避什么暑,家里老婆孩子正等着他关心呢!

    然而,康熙却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六月过去,七月过去,眼看中秋就在眼前,老爷子还没有回去的意思。胤禩记得在自己的屋子里转圈圈:皇阿玛究竟怎么了,上元节的家宴取消了,难道中秋节也不过了吗?

    这天晚上,船头一直撑开的胤禛突然来造访,胤禩心里有数,某人也等不及了。客客气气地把他迎进客厅。胤禩皱着眉:“四哥,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了。眼看中秋了,皇阿玛看上去还不打算回宫,你看这……”胤禛顿了一下:“我也琢磨这事,皇阿玛来山庄好些日子了,也不召见我们,每日只和弟弟们玩耍,和以往大不一样,八弟认为,有什么玄机呢?”

    胤禩眨眼:“皇阿玛向来喜欢孩子,这次带来的,除了你我,都是孩子,我看不出什么不妥,也不怕四哥笑话,我的心思根本不在这里。”胤禛眼睛一眯:“八弟,儿女情长可不是皇阿玛乐见的。”胤禩苦笑:“四哥,我与你不同,四嫂温雅贤惠,皇阿玛都赞不绝口,我家那个……哎……却让我成了众兄弟的笑话……我一时半会儿回不去,还不知道她怎么闹呢!”

    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闲扯了一会儿,胤禛忽然道:“十四弟一直试图于你亲近,你却唯独原地探望十三弟,为什么?”胤禩眯眼,他总不能说老婆对十三弟一直很在意吧?而且十三弟这个人古道热肠,对谁都没有歹心,这次的事情明显是被人栽赃陷害的,这些话,一句都不能说。

    不过,胤禩有他的办法,悠然自若地给自己倒上一杯茶,慢条斯理地说:“四哥,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举荐的是你。”言下之意,我选你了,又怎么会和十四乱勾搭。

    胤禛不语,胤禩也不恼。反而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四哥,说一句托大的话,十三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的那个性子,早晚要出事,皇阿玛这次的处罚已经算轻的了。不过,你不担心他想不通吗?”某人的脸僵了,半天才说了一句话:“他已经不是孩子了,不能一味护着他。”

    胤禩仿佛很惆怅地叹了口气:“是啊,但愿他能想通,在家闲着,也是一种恩典!”胤禛横了他一眼:“你要闲着,皇阿玛第一个不依,你忘了他怎么训诫你的?为臣为子就是要为国为家分忧的!”胤禩笑在心里,脸上却全是愁云:“可是……哎……弟弟尽力而为!”

    送走胤禛,胤禩几乎要笑出声来,套用一句现代的话,他真想对胤禛说:“四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满朝文武也信了,你就等着倒霉吧!”

    康熙为什么留在避暑山庄不走呢?其实他已经接到十四在半道上遭到劫杀的消息了,只是这消息尚未散播,五万精兵折损四分之一,粮草更是被抢去一半有余,康熙有些rou疼,尼玛南明一脉下手也太狠了一点,一直不动你们是给江南这盘棋加点不确定因素,好加速官员的腐化更替,你们还真以为自己算根葱了!

    遥望窗外,康熙陷入沉思,胤祯吃了两次闷亏,这会儿该恨死了吧?好面子的他现在就像是被猫撵着的耗子一般,只能往川内急行军,以期摆脱反清势力的围追堵截。这消息来得不早不晚刚刚好,等确认十四安然入川,才是朕回宫重新调兵遣将的时候。

    西藏那边,眼看着内部耗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放策妄阿拉布坦进藏,这是个学问,胤祯没有这个经验,得重新考虑平藏的将领才行。在这之前胤祯必须先吃一次亏,乖乖地跟着新将领一起入藏,这才是最理想的进程。

    现在,一切正向着康熙希望的那样顺利进行,在国家大事面前,中秋家宴,他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停办。整儿子才是大事,身边还有两个闲着的,也要想点事情来给他们做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