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兄弟之争
智弦身为武者,加上自幼贫穷,所以对生活条件并不讲究,成为了一个势力的boss之后,智弦更在意的是势力的发展,加上自己所住的府邸比较小,需要的下人也不多,所以每年从府库调拨,用来维持日常开销的金钱也并不多。这也就导致整个府邸的人生活水平都不高,身为女主人的丁月华需要精打细算各种开销。 智弦对生活条件不在乎,丁月华出身商贾世家,只有生活条件优越,实在是过不惯这样的生活。加上为了培养刘景和刘晟,也需要大量的金钱开销,但却苦于没有资金,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丁月华的娘家一直在以资金支持她。如今智弦捣鼓出了活字印刷术、报纸,两个可以谋利之物,丁月华二话不说就攒在手中,同时带上了丁家一起发财。 因为知晓府中财政的情况,智弦对丁月华的所作所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将这两项生意收归势力所有。紧接着,智弦发现,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技上。因为印刷术的出现,大量的书籍出现也就意味着大量的纸被消耗。纸的产量跟不上印刷的消耗,而到其它地方采购纸张成本较高,且无法一次性采购太多纸。所以,为了自己军队买书、卖报大业,丁月华暗中支持,丁家牵头,开始倒鼓起生产纸张的改革事宜,智弦自然是乐见其成。 人总是需要竞争对手的,这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成长,所以智弦很喜欢给刘景和刘晟布置任务,让他们一起做事,良性竞争,共同进步,锻炼他们的能力。 二月,智弦将自己所统帅的四万本部兵马交由顾渊统帅,自己不再前往前线,而是在青州坐镇后方。 三月,智弦动员整个青州,开始全州范围内的道路、沟渠修缮,开辟道路等行动,并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四月,智弦暗中的势力完成了对袁氏势力的渗透,智弦于是改变对袁氏战争的策略,高歌猛进,横扫四方。 眨眼间,就到了五月。 时智弦击溃袁尚,平定并州,并将并州让曹C接手后,曹C以别部司马梁习为并州刺史。如今的并州经战乱之后,残破不堪,大量的资金都被智弦搜罗走,同时还士族十不存一,除此之外,智弦的暗部还引导了大量匈奴等少数族又徙居并州,国家编户民为逃避赋税,经常逃匿部落中,且少数部落首领专横跋扈,拥兵自重,并州形势愈发混乱。而智弦的暗部势力就在暗中取利,组建势力。 梁习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到任之后立刻着手解决少数族问题。梁习先礼后兵,先以礼召其族中豪右,荐举他们出任幕僚,然后发丁壮为“义从”,借大军出征之机,招其勇力充当士兵。然后将其家属迁往曹C的政治中心邺城,前后送者数万余口,有不从命者,即发兵征讨,前后斩首千余级,招降万余人。 经过梁习苦心经营,并州境内的少数族问题得以解决,各单于皆拱手服从,其部落民从事生产,形同国家编户。与此同时,梁习劝课农桑,选拔人材,智弦的势力趁机掺沙子,大量的人被选中,出任并州中低层官员,在梁习的努力下和智弦的暗中推动下,于是并州形势大为改观,百姓安居乐业、境内清平、秩序井然,并州大治。 同时孙权平定了麻屯和保屯的山贼,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 在智弦的势力进展顺风顺水之时,智弦的是势力内部却起了波澜。夜幕降临,智弦正于灯下看书之时,一个太监前来禀报。 “主公,市井之间,有异样传闻。”太监将几页纸呈递到智弦桌上,恭敬的退了下去。 纸上所写的是朝臣、市井一些人的言论,如今这太监的情报组织当真如锦衣卫、东厂一般无孔不入,当初青州士族反叛之事成为了他们飞跃的契机。这是一柄无比锋利的利刃,可惜是双刃,智弦不敢轻动,也不敢再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利。 纸上所写的内容很简单,智弦让刘景和刘晟以竞技的方式增长见识、能力,让某些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赞成这种想法,那就是智弦有意让刘景和刘晟竞争,从中挑选出一个能力更杰出的作为继承人。智弦也醒悟了过来,难怪刘晟身后的官员越来越多。 强大的势力往往败在内耗之上,这种事情自然是绝对不能出现在自己的势力里的,但是身为君王,智弦自然不可能一个个去说服他人,很多事情往往也是越描越黑。智弦不是王,他的继任者自然也不是太子,为了避免内乱,智弦于是下达政令,新设一个职位,名为储子,职能等同太子,也就是告诉天下,继任自己的人就是储子。同时智弦下达命令,认命刘景为储子。 对于认命刘景为储子之事,智弦大C大办,并且全方位宣传,意在告诉所有人,自己的继任者就是刘景,投机倒把的人就不要做梦了,还是早点洗洗睡吧,不要在刘晟的身上进行无谓的投资了,也不要妄想兴风作浪。 智弦本以为此事将会就此平息,不过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七月,这种观点竟然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之势。因为智弦在任命刘景为储子之后,依然让刘景和刘晟彼此竞争,互相促进。于是,已经上了刘晟的船,打上了刘晟的印记,再想脱身已经做不到的官员干脆破釜沉舟,认为刘晟依然还有一线希望,于是继续支持刘晟,兴风作浪。 智弦对于这样扰乱他势力秩序的人自然没有丝毫好感,但他们这样的所作所为却不足以给他们定罪,万般无奈之下,智弦只好停止让刘晟和刘景互相刺激,加深学习效果的事宜,改为让刘景单独去做事,但这依然无法最大程度的平息刘景和刘晟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