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灵异小说 - 黑锅鱼头之神奇小警在线阅读 - 第一卷 大学生涯_第八章 黑锅鱼头汤

第一卷 大学生涯_第八章 黑锅鱼头汤

    溧城县公安局在沙河镇与下溪镇交界的军用机场内有个驻点,主要协调军民关系,那里的老警察光荣退休了,于是鱼头老爹便被贬到那儿看守机场。

    机场周边都是解放军,一般谁敢去军用机场偷三盗四,除非这家伙脑子有些问题或者吃了TMD的熊心豹子胆。

    “老鱼头”同志的官帽没了,人也被踢到旮沓窝里,上班就从以前的忙死忙活,一下子变成了朝九晚五,反正就一个人每天在那里瞎转,于是沙河第一锅馆子里不时多了个不称职的老跑堂伙计。

    鱼头老爸不会下厨,也不屑下庖厨,做临时伙计也就是家里忙不过来的时候。老爹虽然从所长的位置上下来了,但是捧场的人更多了。

    有关部门也没人来挑刺,头头脑脑和父亲都熟,再说说不定哪天鱼头老爸又升上去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种事情在官场上也不少见。

    何况,大家都是人精,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不过鱼头老爹这一窝就是十来年,已经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沙河第一锅”生意没有受到影响,但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基本上没有本地公家生意,全靠口碑撑着。

    因为把鱼头老爸整下去的乡长升了党委书记,原来的书记已经变成天目湖区的领导,个中缘由不说大家也明白。

    当时高考分数出来,鱼头老爹气得吹胡子瞪眼。可没办法,分数离苏江省警官学校差的一大截,而且警校又不收自费生。这个填报第一志愿专业可不是鱼头自己填的。

    只留了望子不成龙这样一句话,嘱咐鱼头大学里也得好好学习,不然到时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还可以想办法考公务员考警校!

    鱼头当时心里暗乐,要是能好好学习,我还用上自费大专么!

    再说了,还要考警校,做警察干嘛?看着自己老爸就知道,吃苦吃劳连轴转,工资不高还危险。有阵子觉得做警察的人都是脑子秀逗了。

    有时会有父亲的战友上门聊天,有时也听老妈和周边邻居说过老爸旧事,鱼头逐渐知道老爸有过一段光辉的经历。

    一般人做官,不管升迁速度快慢,总是越做越高,而老爸这警察帽子越做越小。

    别看是贫农出身,但老爸从小读书,初中毕业去了扬州农学院,当时算是中专。九十年代的时候农学院并入扬州大学,原农学院的所有专业都追认为大专,所以父亲履历上的最高学历就变成了大专。

    那时候的大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现在的本科还要牛逼,现在一扩招,只要给钱,总是有大学上的,什么新纽约、夏威夷,连外国野鸡大学都跑进来了多的是。

    十年动乱那个年代,老鱼头参过军,就驻扎在苏江省会金陵市。后来金陵市公安局到部队选人,老鱼头因为根正苗红又有文化,首先被挑中做了警察。据说还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部门,公安局治保科,这可不是一个一般的部门,是专抓间谍特务电侦的特殊部门。

    要知道,国安系统成立都是八十年代末期的事情。

    在五岁那年,中秋节左右,鱼头害了一场大病,肺炎,很严重,一度到了病危的阶段,家里人吓得半死。家里就这么一个独生子,从来不去打扰父亲工作的老妈破天荒拍了加急电报给老鱼头单位,老鱼头也给吓得当天深更半夜就急急忙忙的赶到了家。

    万幸,鱼头命比较硬阎王爷不留人,三天后危险期过去了,鱼头老爹心里藏着事,说了句“单位有事”就奔赴金陵了。

    回去后不知道单位出了什么大事,后来老妈知道了听说分局里一个警察失踪了,一个小战士被杀,丢了一些文物宝贝。

    这个案件消息严密封锁,至今还是无头公案。

    出事的两个人都是老爹的同事兼下属,老爹因此受到了许多牵连,郁闷不得志,一年后干脆就主动要求下调回家乡,回到了溧城县公安局。

    县公安局就在县医院的隔壁,老妈有几次生病去县医院看病,鱼头陪着到过父亲办公室几次,那些叔叔阿姨们很热情。

    鱼头记得有次打开父亲的抽屉,看到一把黑色的手枪,伸进去一抓,结果没抓稳,就听“噗通”一声掉在了抽屉里。

    那是鱼头第一次摸枪,至今记得清清楚楚,知道了枪在手是什么样感觉,原来,手枪,很重!当时吓了一大跳,暗庆没有旁人注意,赶紧关上抽屉,吐了一口气!

    老鱼头在县局里呆了没俩年,就因年轻有为视野开阔被派到沙河镇派出所当所长,说是下来锻炼锻炼再往上提拔。

    出了抓赌一事,仕途就算终止了,到手的天目镇分局局长帽子没了不说,还从所长变成了门卫,级别从年轻时的科级干部做到了普通干警。

    鱼头老爹也越来越沉闷,言语也越来越少,就在机场一亩三分地上向呆,难得一架看到老掉牙的飞机起落。

    这个军用机场也没啥特别保密的,只是一个后勤保养基地,原来机场还有些战斗机,现在留下的只有“运六”等老运输机和维修保养设施。

    这些事情,老鱼头从来没对小鱼头亲自说过,都是鱼头听母亲及父亲的战友闲聊时说起,所以他慢慢也知道老爸心里的憋屈。

    老爹还有一次很好的机遇,刚回到县里没多久,市一级的城市继国家和省之后,都开始陆续成立国家安全部门,数过来整个龙城市公安系统内就鱼头老爹一个有过这种丰富经验。首任龙城国安郭局长多次登门,想请老鱼头出山去市安全局,一方面是县局不肯放人,另一方面也是有那件案子的黑锅压在老鱼头身上,让市安全局无法坚持主见,最后还是黯然放弃。

    ***************

    说起“沙河第一锅”这家店,还是鱼头外公早年就盖起的老馆子了。

    *时期除“四旧四害”,鱼头外公主动交出了家里所有的金银首饰,获得一小笔奖励,于是在这个地方盖了两排小房子,前面做店面后面住人,中间还留了一块大空地,想着以后说不定还要再加一进的,后来干脆盖上围墙做成了硕大的院子。

    沙河水库在筑坝之前全是大小湖塘,鲢鱼多。当地很早就有做鱼头的传统,而用鲢鱼做汤,更是肥硕鲜美。

    外公选用的材料是天然野生的七八斤重的活鳙鱼,当地名“灰鲢鱼”,去鳞去鳃,除去内脏,在头后三公分处将头剁下,煎黄后捞出放入沙锅之中,撇除浮油,辅以八种佐料,用文火煨数小时。

    上桌时,汤色如乳,鱼rou白里透红,细嫩似豆花,绝无土腥味,肥而不腻,美妙绝伦。

    有次无意用了一个黑泥紫砂锅熬制鱼汤,发现味道更好一点。

    沙河乡十几公里开外就是中国最有名的紫砂名都宜兴县。宜兴古名又称“阳羡”,上千年独产紫砂,可不是光有世人所知的紫砂壶,紫砂锅、紫砂花盆、紫砂瓦等种类多的很。

    这两年宜兴因为这紫砂壶火了。去年,紫砂大师顾景舟和民国著名书画家江寒汀、吴湖帆合作的一个“石瓢壶”在台湾宝岛拍出了15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天哪,150万那!这年头,都可以在上海买两三套房啊,不就是一把壶吗?不就是这把壶记载着这帮文人sao客们的基情。

    据说1948年夏秋之际,顾景舟精心做了6把石瓢壶,跟随宜兴窑场运货的船带到上海,直奔吴湖帆家。

    那天吴湖帆正在吃饭,照习惯吴湖帆饭后要小憩片刻的,但是顾景舟的壶坯来了,他睡意全无。

    此时江寒汀也来了,这两人就在6把壶上画了修竹和梅花,配了诗文。然后这6把留有大师墨迹的石瓢壶再次回到宜兴,顾景舟请陶刻高手谈尧坤来镌刻,而属于吴湖帆的一把则由顾景舟自己刻,他当然不会放过与吴湖帆合作的机会。

    半个月后,这6把壶出窑了,可惜烧坏一把。顾景舟带着它们来到上海,在“铁画轩”特设的宴会上将合作推向高潮,上海滩几个名人吴湖帆、江寒汀、来楚生、唐云等人悉数到场。

    第一把“风动疏竹”归了顾景舟,第二把“修篁翠影”给了戴相民,第三把“竹影清芬”给了唐云,第四把“薰风潇竹”给了江寒汀。第五把是江寒汀画的,吴湖帆自题诗并落款“雪梅寒雀”,由吴湖帆自己收入囊中。

    现在紫砂壶的“火”已经烧到了国内。今年6月北京“中国工艺美术精品拍卖会”上,顾景舟又巨火了一把,他的一把“鹧鸪提梁壶”更是拍出了160万的天价。这把壶据说凝聚了顾对妻子的复杂感情,1983年顾徐义宝去上海肿瘤医院治病,医院床位紧张。

    顾景舟与儿子顾燮之那时也住不起旅馆,最后在朋友帮助下,借宿淮海中学传达室旁边一间阴冷潮湿的小屋里,和衣而睡,但也冷得发抖。就在这段凄苦的日子里,顾景舟创作了那把“鹧鸪提梁壶”。

    可以说,这几年顾景舟硬是凭一人之力,把紫砂传到了全中国,甚至海外。搞得连原来一钱不值的紫砂泥也水涨船高,开始被不少人抢购、珍藏……

    紫砂泥也是宜兴的一个传奇,它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紫砂泥的种类很多,有“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黑泥”等。

    紫砂,以宜兴出产最为闻名。紫砂的用途中,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不会夺走茶的香气,还没有熟汤的气味,壶壁呢则可以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问道茶香的余韵。

    黑泥呢,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一些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矿物质,尤其含铁成分多一些,用来制作紫砂黑锅很不错,烧成后砂锅通黑,宜兴当地把它叫做“黑砂锅”,觉得不简练,慢慢的后来就简称“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