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料工业网 - 历史小说 - 宣见716涅槃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章、第一节 寻祖觅踪

第四十六章、第一节 寻祖觅踪

    纪蒲泰:“好,那我们就接着进行。请大王命题。”

    喇嘛王:“行,我就旧话重提。在座的,我们都属黄种人,可我心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华民族,为什么特别崇尚黄色?”

    纪蒲泰:“大王提的问题很有特色。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崇尚黄色的传统。”

    喇嘛众臣:“请你举例说明?我们洗耳恭听。”

    纪蒲泰:“中国的名词中,有如黄种、黄帝、黄龙、黄钟、黄花、黄发、黄土、黄海、黄山、黄河、黄金、黄巾、黄玉、黄鹂、黄梨、黄昏、甚至黄泉等等,都因为加了一个‘黄’字,都成了与黄字有关的名称。”

    喇嘛首相:“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特别看重黄字?这其中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纪蒲泰:“在我国古代,先民们赖以生存的是黄土地,所以,他们非常看重黄色。因此,被称为正色的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中,黄色最尊。因此,在历朝史料和小说戏曲中,常可看到黄色被视为君权神授的象征,和御用色的故事。”

    喇嘛王:“那你就说一下这些事?”

    纪蒲泰:“我举例说明。例如,黄钺(用黄金为饰的斧)曾作为君王权力的象征。”

    喇嘛王:“经你点明,我才清醒。《尚书牧誓》里,就用‘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来描述武王伐纣的英武形象。”

    纪蒲泰:“这些形象还体现在黄龙,是只有帝王的服饰上才能出现的;因此说,黄袍,是只有帝王才能穿的。所以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就是搞了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还有,清朝乾隆皇帝得以立为太子,据说也是因为凑巧披上了一条绣有黄龙的袍子。”

    喇嘛王:“那从什么时候,才有黄袍呢?”

    纪蒲泰:“据宋人王懋《野客丛书》记载,至少从隋朝开始,黄袍就成了只有帝王才能穿的服饰。清朝严禁擅用黄色,据清人蒋良祺《东华录》记载,清雍正时,平定青海叛乱有功的大将年羹尧,后来被判死罪的原因中,就有出门用黄土填道,用鹅黄色荷包,擅用黄包袱等罪状。”

    喇嘛王:“那是年羹尧大胆狂妄,罪有应当,自取灭亡!”

    纪蒲泰:“所以,皇家的围墙、宫殿,可以涂上黄色,一般人则绝对不允许用黄色涂抹建筑物的。”

    喇嘛王:“黄色最为尊贵!所以,在清代,贫民百姓若用黄色,就是死罪!”

    纪蒲泰:“因此,黄色统治者要垄断它,反抗者也要利用它。所以,汉末流行‘黄衣当王’谶语;黄巾起义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并以黄巾缠首,作为标志;唐末黄巢起义,作诗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巾甲’,都有利用黄色、以夺取黄色暗寓夺取政权的含义。”

    喇嘛王:“你这样解释,黄色,与中国文化有这血rou相联的关系。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崇尚黄色呢?”

    纪蒲泰:“有学者在《古代以黄色为重》一文中说明,中国‘古代人民悉为黄种’,因此崇奉黄色。而‘黄帝者犹言黄民所奉之帝王耳’,以中国人的肤色为解。”

    喇嘛王:“是否有人不解乎?”

    纪蒲泰:“反对此说的学者则认为,在对外交流极其闭塞的上古,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是黄色肤种的人。在没有比较、没有鉴别的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去给自己下个定义——黄种人,以区别于白种、黑种人的。”

    喇嘛王:“这也是一家之言,我看并不全面。中国人祖先生活在黄土高原,当然对黄土眷恋,认为自己是黄土色的人,也不过分。”

    纪蒲泰:“对呀。还有学者在《中中庸中和》一文中,又提出了一种看法:‘黄色介于黑白赤橙之间,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央之色。’这种看法,正如《白虎通号篇》所载,‘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

    喇嘛王:“此说颇有见地。对于具有中和性格的中华民族,自然是极其值得崇尚了。”

    偌尔曼:“此说虽颇有见地,但是,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选用黄色,作为黑白赤橙的中间之色,或者说,偏偏选用了黑白赤橙这么四种恰好能放进‘中央之色’的四方之色呢?这是一种巧合呢,还是有意的安排?是上古的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并照此做了呢?还是后人理解出来的?”

    纪蒲泰:“我举一例。美洲玛雅农民崇拜雨神,和土地的保护神‘恰克’。恰克与一定的颜色和方向联系着,红色恰克居于东方,白色恰克位于北方,黑色恰克在西方,黄色恰克在南方。”

    偌尔曼:“经你一说,我恍然大悟。他们并没把黄色作为一种中间之色,或中央之色看待。虽然他们也划分红白黄黑这几种‘四方之色’,但这四种恰克的划分,与中国的划分黑白赤橙黄五色的动机一样。”

    喇嘛王:“这不能不让人引起联想?”

    纪蒲泰:“对此,还有人从中华民族的农耕经济,及其对土地的特殊眷恋这一点上,来找原因。”

    喇嘛王:“从这一点上,你可以解释一下黄种人?”

    纪蒲泰:“大王可真会联想。这种问答,就象课堂。黄土高原的肥沃,保证了庄稼的丰盛和人畜的兴旺。黄字‘从田,是田土沾于人身之色。’。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华夏族世代息居于黄土高原,对供给他们衣食住行的黄土大地,有一种特别崇仰而依恋的情感,并由此而对黄土之色产生了一种景仰、崇尚的心理。”

    喇嘛王:“是的。《说文解字》云:‘黄,地之色也。’。《淮南子天文训》:‘黄色,土德之色。’。《考工记画绘之事》;‘地谓之黄。’。这些例子,都说明黄对祖先的影响。”

    纪蒲泰:“不错,这都说明了由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敬仰,进而崇尚土地之色的心理基因。”

    喇嘛王:“大概这就是自己称自己黄种人的原因。”

    纪蒲泰:“又有学者以古代文化‘核心区域’理论来解释的。每一强大而有影响的文化,确实存在着客观与主观相对统一的中心,‘客观’是形式的必然和周围的承认,‘主观’则是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自觉和自尊。”

    喇嘛王:“我还有一个疑问,谁是远古文化的核心人?”

    纪蒲泰:“这个问题提得很用心。我国远古文化核心之一是,以炎黄族为代表人的西北黄土高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的思想是自以为身居天地的中央,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一切以我为最尊贵的人,甚至连黄土之神黄帝也成了‘中央之帝’,或‘中央之神’。”

    喇嘛王:“所以,《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里,所反映出来的五行观念,也异口同声地说中央土,其色黄,其神黄帝。这就是我所想的主要问题。”

    偌尔曼:“你们所讨论的问题,使我对中国的远古历史渐渐明晰。中国这种传统的文化中心的观念,使得炎黄族把自己居住的土地视为中央之土,把中央之土的颜色视为中央之色,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也就不足为奇。”

    纪蒲泰:“这也是你不断地学习,才悟出其中的道理。我再告诉你一些古人的论述,《论衡符验》曰:‘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汉书律历志》也说:‘黄,中之色也。’。所以说,黄土高原作为炎黄子孙生活的根据地,是天经地义,无可争辩的,它也必然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偌尔曼:“所以说在中国,黄色作为它的主元素,便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独尊的崇奉,自始之终地愈演愈烈,最后竟成为帝王的垄断色了。”

    纪蒲泰:“但到底怎么解释中华民族崇尚黄色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

    偌尔曼:“可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纪蒲泰:“我们是在讨论,尽管问?”

    偌尔曼:“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已探讨过,可你并未说详尽。中国为什么称华夏,你可得详细地回答?”

    喇嘛众臣:“好哇,我们也想知道的更多呀。”

    喇嘛王:“那就让蒲泰讲得更详尽吧?”

    纪蒲泰:“承蒙大家关心,我尽可能回答大家的提问。我们中国,在古代有过许多称号:如中华、中原等等名称,而较著名,较有意思的,要数‘华夏’啦。”

    喇嘛王:“中国何以又称华夏,这不仅是现在,而是在几千年前,就杂说纷陈,相持不下。可其中的渊源,我也知道的有限,所以,得听一听蒲泰的讲解啦?”

    纪蒲泰:“那我就班门弄斧啦。华夏二字,最早见于《周书武成》中释:‘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孔顺达疏曰:‘华夏为中国也。’。《说文解字》则这么解释:‘华,意为荣(华部);夏,意为中国之人,古时华夏族居于中央之地,故习称中国。’。《左传》也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谓之华。’。而《尚书》‘华夏蛮貊’注则曰:‘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又是一种解释。”

    偌尔曼:“啊!竟这么多说法。”

    喇嘛首相:“这些说法之外,还一那些说法?我们可都想知道呀?”

    喇嘛王:“怎么看待上述纷岐杂立的说法,又怎么解释华夏二字?这可有重大的意义。”

    纪蒲泰:“我遵从大我的意思,稍再解释。有学者从《左传》定公十年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话里,认为‘夏’常与‘蛮夷’和‘裔’相对。因此,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里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夏从夏水(即汉水)而得名,华从华山而产生。这我已刚才阐明。”

    喇嘛王:“因此我心中不明。我查过《汉书地理志》,夏水只是江汉的一个小支汊。一条小支汊,怎能得到如此厚爱,竟成为一族的代称?”

    纪蒲泰:“是啊,我们确实得很好地研究这个伟大的名称。华山,在《尚书禹贡》里,只作为梁州北界出现,在古书中常与别的山岳相提并论,无甚独特之处。”

    喇嘛王:“所以,我们得看古书。《尔雅》有‘华山有三’、‘华山为西岳’等几条称谓,这些材料都说明,华山的地位并不算高。所以,我想这种称谓,似很难成为一国全境的名号。”

    纪蒲泰:“大王说得很好,一面之词很难解是华夏这个关乎中华民族伟大的名称。所以,我们要深入地探讨,才能逐渐明了。对此,范文澜另有高见。在《中国通史简编》里,他认为,中国西部地区为夏。夏还含有雅、正、大等意思。再比如,宗周诗篇称雅诗,《秦风》诗篇称夏声,夏声即雅诗。”

    偌尔曼:“夏声雅诗是何意?”

    纪蒲泰:“它的其意,就是西方人的声音歌唱的诗篇。”

    偌尔曼:“就这么简单?”

    纪蒲泰:“就是用歌声唱诗篇,就这么简单。”

    偌尔曼:“请往下说?”

    纪蒲泰:“东方齐鲁等国,本从西方迁来,所以,东方诸国称东夏,西方诸国称西夏,东西合称诸夏。”

    喇嘛王:“我也有话。”

    纪蒲泰:“大王,请讲吧?”

    喇嘛王:“我也喜读中原历史。周朝又崇尚赤色,大祭祀时常用骍牛(赤色牛)。晋国大夫羊舌赤字伯华,孔子弟子公西华名赤,都说明华含有赤的意思。按我解意,凡遵守周礼崇尚赤色的人和族,称为华人和华族,通称为诸话。”

    纪蒲泰:“我理解大王的意思啦。华夏这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

    喇嘛王:“啊,按照你所说,我理解其意。在古时,对文化低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按其方位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纪蒲泰:“大王讲的意思正确,我再稍来一点解释。”

    喇嘛王:“那就随你的意。”

    纪蒲泰:“秦汉时期,各族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随着‘中国;范围的扩大,华夏文化也随着发展、扩大,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都纳入了华夏的范畴。”

    喇嘛王:“啊,我终于明白啦。华夏,遂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这华夏二字的名称真好!”

    喇嘛众臣:“经大王、你们一说,我们也都知道了。”

    喇嘛首相:“那还有没有人再提出其他的看法?”

    喇嘛近臣:“是呀,若有的话,我也记下啦。”

    纪蒲泰:“好吧,我再说一下翦伯赞的看法。他在《中国史论集夏族的起源与史前之鄂尔多斯》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看法:甘肃、河南、山西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皆为夏族所遗留。”

    偌尔曼:“他这样说,是为啥呀?他有例证吗?”

    纪蒲泰:“他认为,在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以前,鄂尔多斯实为夏族人种的孕育、出发之地。后来因为自然环境的变迁,为了求得更好生存,夏族不得不舍弃故乡,去寻找新的根据地。”

    喇嘛王:“他们迁往哪里?”

    纪蒲泰:“夏族的迁徙,是多方向的,同时也不是尽族而行。除转移到甘肃及中原的以外,还有一部分夏族始终停留在鄂尔多斯高原上(在黄土高原北部,河套附近)。其东徙中原的,后来称为东夏又称华夏;其西移甘肃的,称为西夏,又称蛮夏;其始终生活在原根据地的,后来称为大夏。”

    喇嘛王:“你的解释,让我终于明白事理,了解历史。东夏者,所以区别于西夏;华夏者,所以区别于蛮夏;而大夏者,又是用来区别于东夏与西夏的称号。这都是夏族的美称,也是夏族的总称。你们看,我说得中不中?”

    喇嘛众臣:“历史,大王比我们懂!我们只会俯首听命,坐堂诵经,这种远古的事情,那会懂。”

    喇嘛王:“你们还多学学习中国历史,有些事情才能慢慢弄懂。我看,还是让学者继续讲习吧?”

    纪蒲泰:“好吧。还有学者认为,夏字之所以含有雅、正、大等义,但并不是这个字本身具有如此属性。只有把‘夏’与‘中国’的意义合起来考虑时,才能发现雅正之义的真正来历。”

    喇嘛首相:“那你就解释解释?”

    纪蒲泰:“至于周人尚赤,乃是战国时一派阴阳五行家的把戏。”

    喇嘛王:“这话是谁说的?他又是怎样解释的?”

    纪蒲泰:“顾颉刚在《古史辩》说过。他又在《夏与中国》一文里指出,在古史传说中,夏是最早的一个朝代,文化最高,影响也最大,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喇嘛王:“那夏族的根据地在哪里?你是否能说得具体?”

    纪蒲泰:“今天的山西汾水流域,古称‘夏墟’,古代的‘夏’就休息生养于这个地方。《国语周语上》记祭公谋父说:‘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字典无)用失其管,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顾颉刚由此认为周代的农业是直接从夏代传授下来的,它保持着夏的文化。”

    喇嘛王:“周代为什么保持夏文化?”

    纪蒲泰:“周人自称夏,自有道理呀。”

    喇嘛王:“道理据什么?”

    纪蒲泰:“这其中的意思,一来是因为它生活于夏人所生的地方,以夏文化继承者的身份自居,二则也是为推翻商朝的统治做有力的宣传。”

    喇嘛王:“看样子,这个夏字,意义非凡!夏人的后代,恢复先人的基业,推翻商人的统治,另辟新朝——多么言之有里、持之有据!若按字解译,夏、周以中央大国自居,所以‘夏’就有了‘中国’之义,而‘夏人’也就成了‘中国之人’。顺理成章也就成了中国的先民,大概中国人这个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纪蒲泰:“大王的推论也行。由于夏字的频繁使用,渐渐与华字结合了起来。再说,华字古音敷,夏字古音虎,声音相近,可以通用。”

    偌尔曼:为什么通用?你得说明。“

    纪蒲泰:“在中国,古汉语中有一条规律:音同音近字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组合成双音节词。由于华、夏音近,于是就结合到了一块,共同担当起位居中央、文化发达、冕服采章等等褒扬的称颂和美号来。”

    喇嘛王:“我们虽是藏族,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对我们祖国古代的称号,应该有所了解,应该去探寻它的来源。”

    喇嘛众臣:“我们尊听大王所言。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凭我们这些浅薄的知识,离题万里,是多么不容易啊?”

    喇嘛王:“所以,你们得多学中国历史,来充实自己。”

    喇嘛首相:“我们这些黎民百姓,遵从大王的指令。”

    偌尔曼:“黎民二字,从何而来?我可不明白。请给我点拨。”

    喇嘛王:“在生活中,人们常说黎民这个词。汉语中,比如:‘黎民百姓’,这个词是表示‘百姓’的意思。但它是怎么来的?我也说不清楚。”

    外交大臣:“那就问问眼前的这个汉学家?”

    纪蒲泰:“汉学家称谓有些大,我只有浅薄地解释一下。一种说法认为,黎民即众民。《诗经大雅云汉》云:‘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郑笺曰:‘黎,众也。’。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

    扎布:“我只知黎民,但不知何意?原来如此!”

    喇嘛王:“我记得大家好像谈论过。按蒲泰的说法,也就是说,黎民就是黑面空的人?不过,我还有疑问,请你再说一些观点,以示大家。”

    喇嘛众臣:“是呀,多讲一些,也好让大家明白呀?”

    纪蒲泰:“那我就接着往下说啦。郭沫若在《奴隶时代》一书里,则提出了另外的观点。他认为,黎民就是古书上的人鬲、鬲或民仪,黎、仪、鬲是同音字。民与人同义。”

    喇嘛首相:“那鬲是什么东西?”

    纪蒲泰:“鬲是后来的鼎锅,推想用鬲字来称呼这种‘自驭至于庶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取其黑色。在日下劳作的人被太阳晒黑了,也就如鼎锅被火(熏?字典无)黑了一样。”

    喇嘛王:“按照他的说法,黎民就是在日下劳动的面色,被晒得象锅底一样黑的白姓?”

    纪蒲泰:“范文澜的看法,则与此完全不同。他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里指出:“居住在南方的人统被称为‘蛮族’。其中九黎族最早进入中部地区。”他说:“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九黎族驱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后来炎帝族联合黄帝族与九黎族在涿鹿大械斗,蚩尤请风伯雨师作大风雨,黄帝也请女魃下来相助。”

    喇嘛王:“这些远古的神话,暗示着一场族斗冲突非常激烈。其结果,蚩尤斗败被杀。后来呢?”

    纪蒲泰:“范文澜说:‘九黎族经过长期斗争后,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后来建立黎国,一部分被炎黄族俘获,到西周时还留有‘黎民’的名称。’。”

    喇嘛众臣:“我们对中国远古历史,几乎是一窍不通,这些部落氏族的故事我们听后,还是似懂非懂。还请进一步说明?”

    纪蒲泰:“范文澜接着指出,夏商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是黄炎夷三族的一百个氏族组合而成的。”

    喇嘛王:“那一百个氏族有何名称?”

    纪蒲泰:“属于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为百姓。”

    喇嘛王:“啊,原来如此!百姓的名称,我算是弄懂。这个范文澜可算是个大学问家!对此,他还说啥?“

    纪蒲泰:“他是这样讲的,与黎族冲突,所得俘虏称为民、黎,或黎民。金文中,民字象一个裸体人露****,足说挂器械的形状。金文民字是从最初的民字沿袭下来的,并非周人新创。民字义训为瞑、为盲、为冥,都含有恶意。”

    喇嘛王:“按范文澜理解:古书称百姓与称黎民,显然有贵贱的区别。”

    纪蒲泰:“《尚书》中,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实际上是用刑法强迫黎民耕种(播百谷)来养活受教化的百姓。”

    喇嘛众臣:“啊,原来百姓与首领相比,低人一等!”

    纪蒲泰:“百姓与黎民的区别,意味着奴主与奴隶的区别。这种事情,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世态炎凉,‘百姓’中很多人沦为‘黎民’,‘黎民’这也有人立了战功,或是靠了别的机会跻身‘百姓’,于是,百姓与黎民的界限渐渐缩小。最后,‘黎民’就用来称代‘百姓’了。”

    喇嘛王:“按你所说的,‘黎民百姓’,放在一起,意思是一样的。但还什么人,对此有别的说法?”

    纪蒲泰:“正是。对于这个问题,众说不一。郭沫若也许认为自己对‘黎民’的解释不够完备不够科学,他也许是想从别的方面加以补充,后来在《十批判书》里,又提出了一种看法。”

    喇嘛王:“他怎么看呀?”

    纪蒲泰:“他认为,虽然现有的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民’字,但《尚书盘庚》篇里,已经一了‘民’字。因此,商朝是有‘民’一类人存在的。”

    喇嘛王:“商朝的‘民’字是啥样子?”

    纪蒲泰:“商朝的民字,因为没见文字,我不得而知。但周朝晚期孟鼎的‘民’字是象形文字,春秋时秦公(?)民的象形文字,都是民字。郭沫若说:“‘民’是横目而带刺。”

    喇嘛王:“为什么这样解释?”

    纪蒲泰:“他的解意是: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全身。——横目是抗命平视,故古称‘横目之民’。”

    喇嘛王:“这种解是也是一种学问。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大概就是这种意思。不知对否?”

    纪蒲泰:“郭沫若认为,民,本是生产奴隶,后也指家内的生产奴隶。在周朝初年,民又称为人鬲。据《大孟鼎》铭文所载,可以推想到‘邦司’所管的人鬲是旧有的奴隶,‘夷司王臣’所管的人鬲,是征服殷室后新归附的夷人。”

    喇嘛王:“人鬲还有啥含意?”

    纪蒲泰:“大我是一问到底。人鬲是把下等的家内奴隶也包含着的。有时人鬲又省称为鬲。”

    喇嘛王:“你能否解释得更详细?”

    纪蒲泰:“周成王时的《作册矢令簋》:‘作册矢令尊宜(进肴)于王姜,姜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臣与鬲相对而言。臣以家言,可见是有家有室的管家娃子;鬲以人言,可见是单身汉的普通奴隶。”

    喇嘛王:“那以他的认识,鬲与黎古音相同,恐怕就是‘黎民’的黎字。因为‘黎’是奴隶,‘民’也是奴隶,所以两者合起来用,就是奴隶的意思。”

    纪蒲泰:“大王真是明白其中的意思。到后来,‘黎民’一词的含义,才渐渐变化,成为‘百姓’的代名词。”

    喇嘛王:“那在汉语里还怎么解释?”

    纪蒲泰:“中国学者岑仲勉在《西周社会制度问题》一书中认为,黎民在早期是生产的奴隶。‘黎’字来源于‘鬲’字,‘鬲’字与众或庶人的意思相同。而‘庶人’、‘庶民’在周代就是农奴的意思。”

    喇嘛王:“那民字是怎么来的呢?”

    纪蒲泰:“《亭林诗文集》卷一有‘庶人无氏,不称氏称民’的说法。所以‘庶人’即‘民’。”

    喇嘛王:“经你再三解释,我也算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这样一种联系,所以‘黎民’两个字合到了一块,到后来成为老百姓、人民的泛称。关于‘黎民’的来历,还有那种解释?”

    纪蒲泰:“这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鬲及獻(獻是献的繁体字),人鬲即人献。因人、民两字可以通用,人献又即民献。”

    喇嘛王:“我翻阅古籍《孟鼎》中曰‘人鬲千又百十夫’的‘人鬲’,与《尚书大诰》中有‘民献有十夫也’的‘民献’是一个意思。那可否进一步解释?”

    纪蒲泰:“尊大王的旨意。献字的原始意义是献戈投降,引申为献纳投降品、缴纳贡物。《尚书洛诰》的‘典殷献民’,即主管殷之降民。”

    喇嘛王:“那意思是说,献民即民献,是献戈投降之民,以区别于不肯献戈投降的‘顽民’?”

    纪蒲泰:“大王说得很正确。周灭商后,也用殷商降人参加政治、这些人渐渐成为周王朝统治集团的一部分。”

    喇嘛王:“大家所有的解释,概而言之,献民最初是投降的人,是胜利者的奴隶,因后来逐渐发生变化,最后与‘百姓’的含义一致。大概就是这些名词延续的本意?”

    纪蒲泰:“古时,‘献’与‘黎’字古音相同,所以‘献民’即‘黎民’的名称逐渐形成。”

    喇嘛王:“上述几种说法,纷述杂陈,难分上下,很难定论。‘黎民’一语,究竟从何而来?我看还得重翻阅中国远古历史,也许能从中找出其中的秘密?”

    纪蒲泰:“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伏羲女娲黄泥造人,接着三皇五帝,延续夏、商、周至,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下接宋、辽、西夏、金、元、明、清——这里面蕴藏的历史秘密,谁也很难一下子说清道明!”

    喇嘛王:“既然这些历史的谜案无法探明,若要进行,那我们就换一下心情,改一下话题,换换脑筋,大家随意提问?”